22.第 22 章
  “你這促狹鬼。”一行人笑得前仰後倒,老姑母拍了下她的手,轉過頭,見那小娘子睜著黑白分明的眼好奇看著他們,心下對這孩子也起了憐惜心,一臉愛憐與孩子道:“她是自個兒打趣自個兒,不是說你。”

  蘇苑娘是聽明白了的,自是知道不是笑話她,但長輩特意與她說,她也沒辯駁,當下點頭,當時知曉。

  “哎呀,不行了,”見她是如此乖巧,顏燕娘對眾人放聲大笑道:“我就是那黑芝麻餡做的心,也要心軟了。”

  她把那兩隻內鑲著兩頭飛鳳的玉鐲脫下,稍稍端詳了一下,往小娘子手中塞,笑道:“這鳳鐲一看就喻意非凡,不是凡品,豈能隨便給人?你的心意我領了,快快拿回去。”

  “我娘親給的,”是有喻意,東西也貴重,但蘇苑娘收了人家的禮,給出去的也沒有拿回去的意思,她搖頭,“給你了就是你的。”

  又道:“此物之於我,與你此前予我之物於你同等重要,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重要的換重要的,你看重的換我看重的,理應如此。

  “嘖。”顏燕娘這下真真不知回什麽才好,回頭朝老姑母看去。

  老姑母思忖這是大宗家主夫人的回禮,燕娘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常家人,但也是她常家的親戚,這份禮收了也好,領了這個情,回頭多走動一些就是,更開口做主道:“這也是家主夫人的心意,是貴重了些,但燕娘你就收下罷。”

  “我還是長輩,哪有收小輩如此重的禮的事。”

  “也是你們投緣,你有那份心,她也有那份心,難得。”在場也沒有像她那樣一摘就把身上最貴重的摘下來的。

  “是了。”這種見麵,都是隔著幾層的親戚,沒有那給出貴重見麵禮的說法,皆是意思意思下,顏燕娘也是見到小娘子喜歡,又想自己是借居常家客舍的身份,便把貴重的給出去示個好,這下好得了好,她再推托下去就要讓人多想了,尋思還是見好就收,莫節外生枝才好,便笑著應了。

  這禮她也不會白收,回頭尋機還上就是。

  出了這一檔子事,老姑母有意為侄兒媳婦應付,自行引了話頭說話,與蘇苑娘慈祥道:“剛從娘家出來,到了我們常家,可還習慣?”

  不習慣,地方是熟悉的,不討厭,可人還是有那麽幾個很是不喜的,但也多了幾個見了不討厭的。

  她還要在常家多呆一些時日,也不知何時才走,在別人的家要知禮,蘇苑娘回應老姑母道:“你們很好。”

  是你們很好,而不是習慣、喜歡常家,在場的人一想主府庶長嫂這些日子的上跳下竄,個個皆有所了悟。

  這還真不是個傻的。

  **

  待時辰差不多,不等這內苑說話,寶掌櫃的就來了,說伯老爺叔老爺那邊有請夫人過去見禮。

  蘇苑娘這廂剛與內眷們用過早膳,口還沒漱,寶掌櫃的消息就送來了,不想讓人等,她漱好口就與人告辭,她一走,內苑眾婦三三兩兩的按合得來的坐做一堆說話,難免要評斷這剛見麵的主府夫人一句。

  不傻,是個明白人,那性子是個給幾個好就還幾分好的,之前的事哪怕是她做出來給人看的,一對價值千金的飛鳳鐲說送就送,說明她就不是個小氣的人,絕計要比蔡氏那個見利是圖,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要強百倍。

  常家這次有身份來參加婚宴的內眷都是正妻,皆是在家裏掌著家的,這次大宗少年家長成親,夫婦二人皆來得正式的,一為禮,二也存了點想看看家主夫人的心。

  婦賢,家和,之前老家主隨著性子來,常府還能勉強維持住樣子,托了當家夫人樊夫人是個能忍辱負重的性子的福。

  大前年樊家被派守最西北邊疆,與臨蘇遠隔萬裏,不知何年何月才被召回,樊家已當不了少年家主的後盾,可能還需家主在京都大肆出力運作召其回來,而蘇家很有能耐,但這位蘇氏女不是本家女,她是分家的人,還是被外放出家族當替罪羊羔家出的女兒,到底能幫得了常家幾分還說不定,眼看常家本家有幾分起色,想著常家家族以後的幾位族老們還是更寄希望於這位當家夫人是位能當家的賢婦身上,這才是福至子孫族人的正道。

  如若當家夫人不行,他們也想早就準備。有族老就希望從自己身邊出女進常家,幫著家主打理家事。

  但此為下策,此前常家就是因寵妾滅妻倫常不分,嫡庶不顯,才招來了樊家的大鬧,如若蘇氏女不是一無是處,這讓妾室來分權的下策萬萬不能出口。

  這次常家各分支來的人多,想法也諸多,幾個族老碰麵之後一商量,尤其在見過蘇讖之後,他們也覺得此事還是從長計議,靜觀其變的好。

  當然,這當家夫人還是要見的。

  蘇苑娘過去的時候,那幾個族老已得了自家夫人著人悄悄送過來的話,得知不是個傻的,而且有幾分聰明,五個族老叔伯當中,有那一兩個是明顯滿意的,下人一退,有那與常伯樊走得親近的族叔就對常伯樊坦言道:“你叔祖母送話來,說你得了一個聰慧明禮的妻子,蘇老爺我已親眼見過,如傳言一致,是個氣度極其不凡的大文豪,胸中藏丘壑,筆下有山河。你這福氣著實不淺。”

  樊家沒了,來了一個蘇家,老天就是要幫他。

  “承蒙叔祖、叔祖母看得起。”常伯樊溫文回道。

  “傳言有假,不是個傻的?”一伯祖父撫須道,傻字一字隨便就出了口,話語頗有些不客氣。

  常伯樊朝他望去,微微一笑,未明真假。

  這位伯祖父輩分雖高,但隻是小宗庶支出來的人,他高的是輩分,不是身份,本家敬他七分他就得七分的敬重,給三分,他也就隻有三分而已,遂常伯樊不答,他心下惱怒,但也隻以麵上不好看,斥責的話卻是不好話,隻是當場拉下臉來表示他的不悅。

  在場的人,誰以後看重,要走動,常伯樊離下定主意已不遠。這伯祖父一家在廣山一帶過的很不錯,為家族中事出過幾次銀錢,加上他的輩分,這幾年在族中很能說得上話,但說得上話和輩分不是常伯樊最為看重的,他看重的,是能聽話跟著他走的。

  這伯祖父一係,看來還是適合守著廣山。

  “六公家的叔奶奶都說是聰慧明禮了,她眼光高,能入得了她眼的想來就是極好的了,”另一位叔祖父笑眯眯地開口,捧了先前說話的六公,又順了常伯樊的心,“老夫都有些等不及要見人了。”

  “是,淩誌叔公。”常伯樊也不避忌太多,府內他會這段時間盡量留在家中幫苑娘過渡過去,府外他也不藏掩對她的愛護。

  敢說她的,開口之前,得先惦量惦量自己的份量。

  “你們這腦子,不是我說你們,這幾日的事是誰操持的?人不聰明,人不賢惠,你當你們這幾日嘴裏嚼的食是天上掉下來的?”這廂,一直在一旁打著盹的另一個簇老睜開眼,咧開門牙沒剩兩顆的嘴笑罵道:“年輕大了,都老糊塗了不是?”

  他牙掉的多,口齒模糊說話不清晰,說話還很不客氣,但諸人一聽明白他的話,就是個個都罵到了,就是那脾氣最硬的,也不敢回一句話頂半句嘴。

  他是常家現在輩分最高的,過年九旬的老壽公常文公。

  **

  這廂他們說著的蘇苑娘在過來的路上,寶掌櫃緊隨在她旁邊,把等會兒她要見的人一個一個說著。

  因要談及的人多,寶掌櫃說的甚快,唯恐少說及一人,蘇苑娘見他這急著走又急著說的,就放慢了腳步。

  沒兩步,寶掌櫃就察覺到了,朝她感激一笑,道:“夫人,不礙事,小的趕得上。”

  蘇苑娘大概能猜到等會兒要見的人,如她所料不假,其中有一個脾氣最暴躁的,還有一個最為陰險的,他們召她,去早去晚他們皆會多想,最是小肚雞腸不過,是以按腳程走是最好,用不著多快,她便與寶掌櫃道:“我走的就是這般快,不用太匆忙。”

  “是是是,是小的著急了。”寶掌櫃著急把人帶過去,忘了夫人是個嬌女子,拍著頭自責了一句。

  “你接著說。”無礙,尤其他還是寶掌櫃,蘇苑娘對與她為善的人,從不計較。

  寶掌櫃就說了,之前隻說到了德高望重的叔曾祖父長壽公常文公,現在就要說到廣山的伯祖父常守成,守成公了。

  守成公之後就是叔祖父常福六,常六公。

  常六公之後是一另個叔祖父常淩誌,淩誌公。

  最後一個是幾位族老伯叔公中年紀最小的常青遠,青遠公。

  他這一說,蘇苑娘心裏有了數,寶掌櫃的說完,他們正好也走到了常家客舍的大外堂外麵,這時候已有仆人迎來,蘇苑娘瞧了滿頭大汗的寶掌櫃一眼,朝他點點頭示意,便朝那些當麵行禮迎來的仆人們走去。

  “這位就是我們主宗夫人了?小的見過夫人……”

  “見過夫人。”

  “見過當家夫人。”

  “你們別過來,”一大群人圍過來,十幾二十個眼看像管事小廝的人一窩蜂地湧過來拱手作揖攏手心,意欲討賞,知春抿著嘴擋在前麵,在後麵一瞧不對的三姐兒就已一馬當先衝在了最前麵,像老母觀一樣張開雙臂攔著身後的蘇苑娘,瞪大圓滾滾的雙眼潑辣地喊:“一群作小的大老爺們往我們娘子麵前擠,還有沒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