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第825:一呼百應
  一箭四花,花兒比普通蘭花開得大,色如脂豔,宛如渥丹,同飄逸的蘭葉相映成趣,呈現柔媚與窈窕姿態。

  真正是美不勝收。

  一靠近便覺得花香幽冽、雅正,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

  許嬤嬤讚歎道:“朱砂蘭是春劍蘭花,分為“泡杆”與“鐵杆”,如這一株,便是“鐵杆”蘭,屬於上品,在一眾蘭花中獨占鼇頭,純正的大紅朱砂十分稀少,早些年,彭城進貢過一株鐵杆大紅朱砂蘭,太後娘娘如獲至寶,從此彭城的大紅朱砂,被列為聖品蘭,與雲南色紫紅的寒品朱砂蘭,並例為貢品蘭。”

  蘭花品種較多,個中差別,不懂蘭花的人,很難區分。

  大周朝尚紅,朱砂蘭也更名貴一些。

  虞幼窈笑彎了唇兒:“我對蘭花了解不多,還以為朱砂蘭,已經是難得的名品,沒想到還有這樣多的名堂。”

  她對殷懷璽送什麽東西給她,沒太多要求,難得的是他那份心意。

  大約是知道,她打小就見慣了好東西,尋常東西也入不了眼,殷懷璽也如謝府、祖母一般,不管送她什麽東西,都挑最好的送。

  越好的東西,總歸花的心思也是越多,也代表送禮之人心意越重,總歸令人更加心生歡喜。

  許嬤嬤也道:“蘭花重品種,也重品相,同一個品種的蘭花,植杆、花色都有許多差別,不能一概而論。”

  朱砂蘭的花香,雅正幽冽,實在好聞,虞幼窈心中歡喜,就尋了一本遊記雜書,命人在窗邊置了一張榻,靠在榻上看書。

  春曉端了點心過來。

  野生的薔薇花,香味更濃鬱,虞幼窈做了些花醬,又刨製了幹花,花醬做成花餅,外皮用一層層酥皮做成了鹹甜適口,香脆黃金的酥皮,“哢嗞”一口,咬開外麵的酥皮,流心的花醬鮮豔濃鬱,香甜的滋味溢了滿嘴。

  幹花磨成片粉,加入糯米粉,做成薔薇花糕,粉色的花糕,做成了一朵朵薔薇花樣,吃起來香糯清香,入口即化,也不粘牙。

  虞幼窈覺得很好吃,就吩咐春曉,將做好的花餅和花糕,送一些到謝老太太和王氏屋裏去,給長輩們嚐一嚐。

  采摘的薔薇花,隻做了少許的花醬和幹花,留著做點心,其餘的都讓做成了香藥。

  花膏是用青果油(橄欖油),搭薔薇花瓣,青果油清爽滋潤,也不油膩,做出來的花膏潤麵爽膚,效果極好。

  而且青果油味道清爽,可以任意搭配任何一款脂膏香粉。

  不過,薔薇花露需要大量的花瓣,蒸取精露。

  虞幼窈采摘的大半薔薇花都蒸了花露,最後也隻得了巴掌大一瓶花露,用花露調了口脂,香粉,就用去了小半。

  不過確實好用。

  因為量太少,她也舍不得用,每日沐浴完了,就在養膚用的青果油裏,加兩滴薔薇花露,均勻塗抹全身。

  用完後,渾身清爽不說,還隱隱有一股淡淡的薔薇花香,便是第二日一整天,也是盈香持久。

  ……

  到了第二日,蠶莊上的兩個管事就拿了名冊,給她過目。

  厚厚的七本名冊,每一本上麵都記載了一個縣區,願意合作的散戶名單,還有基本情況,如名下蠶莊大小、位置、產絲量,主養的柞蠶種類等。

  適用養蠶的柞樹有九種,柞蠶的種類也有十多種,每一種柞樹,產的絲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名貴的,就是天蠶。

  天蠶繭不需染色,就帶有天然的瑩綠,並具有獨特的光澤,織成絲綢色澤豔麗,是“貢品綢”,民間少有見到。

  隻是少量的天蠶,也都掌握在士紳手中,散戶自然養不了。

  灰衣的張管事道:“消息一傳開,連城養蠶的散戶們就聞風而動,自己尋上門來,朝廷頒下了國策之後,連周邊一些養蠶地區的散戶,也都找上門來。”

  這些名冊,除了連城外,還包括了丹東、岫岩、鞍山、襄平、鳳城等地,這幾個地區,幾乎是遼東三省最主要地柞蠶產地了。

  由此可見,散戶們是受夠了士紳們的欺壓。

  韶懿郡主在北境,也是一呼百應。

  藍衣的錢管事也道:“可別小看了這些散戶,士紳們把持蠶業,低買高賣,散戶們為了生計,隻能多花些心思,琢磨養蠶技術,提高蠶絲產量和質量,高質量的蠶絲,能為士紳們帶來高利潤,價格也偏高一些,所以這些散戶幾乎個個都養蠶的好手,身懷了不為人知的養蠶手段,說來也可笑,遼東一帶高質量的蠶絲,不是出自養蠶的大戶,而是這些散戶。”

  虞幼窈頷首:“能在士紳的壓迫下,生存下來的散戶,自然是有過人之處,”她翻了幾本名冊,大致看了一些,就差不多了解了,遼東三省散戶們的現狀:“你們拿了我的印鑒,明日去官府定契,讓名冊上願意合作的散戶們按手印即可,有了契約,也能讓人安心,這事兒基本也就正式定下了。”

  契約也隻一個形式,表明了大家互幫互助,共進退的態度。

  由虞幼窈牽頭,保證散戶們出產的蠶絲,隻要質量過關,不論多少,都以大周朝蠶絲的市價收取。

  散戶們也將保證,不會損害虞幼窈,以及其他散戶利益的事。

  並沒有實質性的效力。

  但是,一紙契約,卻在形式上將散戶們的利益聯係在一起。

  張管事和錢管事連忙應下,小姐封了郡主之後,就有代表郡主身份的印鑒,作用於一些重要的契約,尋常還是用她自己印章。

  足見小姐對這事的看重,他們自然不敢馬虎。

  虞幼窈又道:“再以我的名義,去得月樓包場一天,由你們出麵,請名冊上的管事們,三日後在得月樓聚一聚,互相認識,聯絡一下交情,將各個散戶的人脈和渠道整合一起,交流養蠶經驗。”

  這種交流會,以她的名義也算表明了,她和散戶聯合的態度,倒也不必她親自出麵,由她名下的管事,親自持辦,主持,也是給足了,那些散戶們體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