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群魔亂舞(求月票)
幽王進京,世子殷懷璽“身死”,王府裏護衛所裏大部分護衛,都跟著主子上了戰場,幽王府隻留了區區兩千人。
就在這兩千人悍不懼死,與長興侯的人馬廝殺之際,幽王妃命下人在府裏各處潑了油,四處點火。
待長興侯諸人反應過來時,大火已經覆蓋了幽王府。
他們這才知道了害怕。
原是想給幽王扣上一頂通敵叛國,意圖謀反的大帽,如此一來,他們今兒私闖王府的事,也就順理成章了,皇上也不會怪罪。
可幽王府大火,這通敵買國的罪證,還沒有從幽王府“搜”出來,上麵還沒有蓋幽王府的大印,就沒法順理成章地將罪名扣上去。
迫害皇族,可是誅滅九族的滔天大罪,事已至此,長興侯及北境一幹官員、豪紳們,隻能對外宣稱,幽王妃畏罪自殺。
哪能知道,消息一傳進京裏,幽王未經審理,就在金殿上自盡,兩位閣老擔心皇上追究,聯合朝臣們鼓動皇上,盡早“結案”。
皇上受兩位閣老、長興侯及北境一幹官員、豪紳們的蒙蔽,到底顧念了手足之情,也隻能草草結案,以免這一案子牽連太廣,對幽王殿下更加不利。
卻不知,這些人太著可惡,就是利用了皇上“顧念手足”,算準了皇上,不忍將事牽扯太大,會草草定案,來幫助自己逃脫罪行。
然,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三年後,世子殷懷璽攜了一身的殘病進京,替父鳴冤,這些人掩蓋的罪行,終究還是大白於天下。
殘酷的真相,惹得皇上龍顏大怒,甚至當朝昏厥。
京裏頭也掀起了嘩然大波。
他們都知道幽王是冤死的,卻不知幽王竟被迫害至此,一時間各地的文人學子們,紛紛聯名奏疏,要求嚴懲這些貪官汙吏,還幽王殿下一個公道。
聲勢之浩大,大亞於之前殷世子在山東打了勝仗。
虞幼窈卻隻覺得諷刺:“朝臣們為保皇帝名聲,還真是用心良苦,不惜顛倒是非黑白,強行給皇上扣了一頂,顧念手足的大帽,真正是可笑至極。”
幽王一案的陳案奏表,是三司共同擬定,再交由夏言生修閱了之後,群臣傳看,這才呈到了皇上龍案上。
待皇上看過之後,沒有問題這才公布出來。
真正是字字珠璣,粉飾太平。
幽王冤死,皇上隻是受了奸臣蒙蔽,也是那些奸黨們太可惡了,利用了皇帝對幽王的手足之情,來掩蓋罪行。
由始至終,皇上非但無過,反而成了被奸黨“蒙蔽”、“利用”的受害者。
還有誰會認為皇上誤殺功臣良將,殘害手足?
就是史官也不敢這樣寫。
陳案奏表在史書上記一筆,功過到了後世誰還能說得清?
長安也是一臉憤恨:“簡直太無恥了。”
虞幼窈隻覺得惡心,深吸了一口氣之後,這才平複了心的不平:“不管怎麽說,幽王殿下的冤情總算是審理清楚了,九泉之下也能得已安息,表哥也是了卻一樁心事,今後也能堂堂正正地活著。”
話雖如此,可她心裏並不覺得有多開心。
幽王一案讓她徹底看清楚了,大周朝已經爛進了骨子裏。
一直被她認為是純臣的夏言生,也不是那麽純了。
幽王之事,夏言生至始至終都稱病在府,沒有參與其中,可他包庇黨羽也是事實。
最重要的是,他揣磨聖意,明白了皇上對幽王產生了殺機,明知道幽王是冤枉的,卻沒有盡到為人臣子的本份,不願趟了這塘渾水,選擇了冷眼旁觀,隨波逐流。
虞幼窈心裏堵得慌,喃聲道:“群魔亂舞,何時才能天明地清?”
連群臣之首的夏言生都不過如此,這滿朝上下,還有幾個幹淨的?
從長興侯押解進京之後,皇上的屠刀,就一路從北境幽州,一直殺到京城,真正是殺了一個血流成河,這才因為三司會審,而消停了幾個月。
那些人,有多少是被這些權臣們推出來的替死鬼?
如今東窗事發,田閣老一幹人等,如此目無法紀,無視天家之威,這已經不單單是迫害皇族,而是公然挑釁皇帝的威嚴。
想來待表哥回京之後,京裏頭又有一陣腥風血雨。
虞幼窈心裏直歎氣,連肥美多汁的水蜜桃也吃不進去了,春曉端來了銅盆,伺候虞幼窈淨手,之後又拿膏,幫她潤手。
這時,夏桃匆匆跑進了屋裏,連氣也不帶喘一下:“小姐,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
虞幼窈站起身,整了一下衣裳,讓夏桃又拿了,昨兒才做好的人參養榮丸,去了安壽堂。
秋季宜進補,人參養榮丸的做法,與尋常方子有些不同,用十年野參入藥,輔以各種藥材,香料成藥,藥性比起尋常方子要更溫和一些,有養血益神之功效。
原是入了秋,做來給祖母養身用的。
她還做了一些二十年野參的,是留給表哥用的。
到了安壽堂,虞幼窈見祖母坐在榻上,斜歪著身子養神,這個時候應該在衙門裏的虞宗正,竟然也坐在堂中喝茶。
虞幼窈上前請安:“見過祖母,父親。”
虞宗正點點頭。
虞老夫人瞧了春曉手裏,笑得見牙不見眼:“瞧瞧這丫頭,一個屋裏住著,可每一回過來,就跟上門做客似的,就沒空過手來的,每回拿來的,還不是隨便什麽東西,都是自個兒親手做得頂好的東西。”
看似隻是隨口一說,仿佛不經意地話,卻也是大有深意。
虞宗正突然對這個女兒改觀,虞老夫人也是功不可沒。
虞宗正每回過來請安,老夫人都是假裝不經地提一兩句,虞幼窈是如何長進了,知道孝順人,如何出息了。
諸如這話,聽得多了,總有一兩句能聽到心裏頭去。
潛移默化之下,就給虞宗正灌輸了一種,大女兒小小年歲,也是顯盡了嫡長風範。
老人家的智慧由小見大,不著痕跡。
楊氏那種裝腔作勢地糊弄人,挑弄的是一時情緒,可老夫人洗的卻是腦殼。
書屋小說首發
就在這兩千人悍不懼死,與長興侯的人馬廝殺之際,幽王妃命下人在府裏各處潑了油,四處點火。
待長興侯諸人反應過來時,大火已經覆蓋了幽王府。
他們這才知道了害怕。
原是想給幽王扣上一頂通敵叛國,意圖謀反的大帽,如此一來,他們今兒私闖王府的事,也就順理成章了,皇上也不會怪罪。
可幽王府大火,這通敵買國的罪證,還沒有從幽王府“搜”出來,上麵還沒有蓋幽王府的大印,就沒法順理成章地將罪名扣上去。
迫害皇族,可是誅滅九族的滔天大罪,事已至此,長興侯及北境一幹官員、豪紳們,隻能對外宣稱,幽王妃畏罪自殺。
哪能知道,消息一傳進京裏,幽王未經審理,就在金殿上自盡,兩位閣老擔心皇上追究,聯合朝臣們鼓動皇上,盡早“結案”。
皇上受兩位閣老、長興侯及北境一幹官員、豪紳們的蒙蔽,到底顧念了手足之情,也隻能草草結案,以免這一案子牽連太廣,對幽王殿下更加不利。
卻不知,這些人太著可惡,就是利用了皇上“顧念手足”,算準了皇上,不忍將事牽扯太大,會草草定案,來幫助自己逃脫罪行。
然,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三年後,世子殷懷璽攜了一身的殘病進京,替父鳴冤,這些人掩蓋的罪行,終究還是大白於天下。
殘酷的真相,惹得皇上龍顏大怒,甚至當朝昏厥。
京裏頭也掀起了嘩然大波。
他們都知道幽王是冤死的,卻不知幽王竟被迫害至此,一時間各地的文人學子們,紛紛聯名奏疏,要求嚴懲這些貪官汙吏,還幽王殿下一個公道。
聲勢之浩大,大亞於之前殷世子在山東打了勝仗。
虞幼窈卻隻覺得諷刺:“朝臣們為保皇帝名聲,還真是用心良苦,不惜顛倒是非黑白,強行給皇上扣了一頂,顧念手足的大帽,真正是可笑至極。”
幽王一案的陳案奏表,是三司共同擬定,再交由夏言生修閱了之後,群臣傳看,這才呈到了皇上龍案上。
待皇上看過之後,沒有問題這才公布出來。
真正是字字珠璣,粉飾太平。
幽王冤死,皇上隻是受了奸臣蒙蔽,也是那些奸黨們太可惡了,利用了皇帝對幽王的手足之情,來掩蓋罪行。
由始至終,皇上非但無過,反而成了被奸黨“蒙蔽”、“利用”的受害者。
還有誰會認為皇上誤殺功臣良將,殘害手足?
就是史官也不敢這樣寫。
陳案奏表在史書上記一筆,功過到了後世誰還能說得清?
長安也是一臉憤恨:“簡直太無恥了。”
虞幼窈隻覺得惡心,深吸了一口氣之後,這才平複了心的不平:“不管怎麽說,幽王殿下的冤情總算是審理清楚了,九泉之下也能得已安息,表哥也是了卻一樁心事,今後也能堂堂正正地活著。”
話雖如此,可她心裏並不覺得有多開心。
幽王一案讓她徹底看清楚了,大周朝已經爛進了骨子裏。
一直被她認為是純臣的夏言生,也不是那麽純了。
幽王之事,夏言生至始至終都稱病在府,沒有參與其中,可他包庇黨羽也是事實。
最重要的是,他揣磨聖意,明白了皇上對幽王產生了殺機,明知道幽王是冤枉的,卻沒有盡到為人臣子的本份,不願趟了這塘渾水,選擇了冷眼旁觀,隨波逐流。
虞幼窈心裏堵得慌,喃聲道:“群魔亂舞,何時才能天明地清?”
連群臣之首的夏言生都不過如此,這滿朝上下,還有幾個幹淨的?
從長興侯押解進京之後,皇上的屠刀,就一路從北境幽州,一直殺到京城,真正是殺了一個血流成河,這才因為三司會審,而消停了幾個月。
那些人,有多少是被這些權臣們推出來的替死鬼?
如今東窗事發,田閣老一幹人等,如此目無法紀,無視天家之威,這已經不單單是迫害皇族,而是公然挑釁皇帝的威嚴。
想來待表哥回京之後,京裏頭又有一陣腥風血雨。
虞幼窈心裏直歎氣,連肥美多汁的水蜜桃也吃不進去了,春曉端來了銅盆,伺候虞幼窈淨手,之後又拿膏,幫她潤手。
這時,夏桃匆匆跑進了屋裏,連氣也不帶喘一下:“小姐,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
虞幼窈站起身,整了一下衣裳,讓夏桃又拿了,昨兒才做好的人參養榮丸,去了安壽堂。
秋季宜進補,人參養榮丸的做法,與尋常方子有些不同,用十年野參入藥,輔以各種藥材,香料成藥,藥性比起尋常方子要更溫和一些,有養血益神之功效。
原是入了秋,做來給祖母養身用的。
她還做了一些二十年野參的,是留給表哥用的。
到了安壽堂,虞幼窈見祖母坐在榻上,斜歪著身子養神,這個時候應該在衙門裏的虞宗正,竟然也坐在堂中喝茶。
虞幼窈上前請安:“見過祖母,父親。”
虞宗正點點頭。
虞老夫人瞧了春曉手裏,笑得見牙不見眼:“瞧瞧這丫頭,一個屋裏住著,可每一回過來,就跟上門做客似的,就沒空過手來的,每回拿來的,還不是隨便什麽東西,都是自個兒親手做得頂好的東西。”
看似隻是隨口一說,仿佛不經意地話,卻也是大有深意。
虞宗正突然對這個女兒改觀,虞老夫人也是功不可沒。
虞宗正每回過來請安,老夫人都是假裝不經地提一兩句,虞幼窈是如何長進了,知道孝順人,如何出息了。
諸如這話,聽得多了,總有一兩句能聽到心裏頭去。
潛移默化之下,就給虞宗正灌輸了一種,大女兒小小年歲,也是顯盡了嫡長風範。
老人家的智慧由小見大,不著痕跡。
楊氏那種裝腔作勢地糊弄人,挑弄的是一時情緒,可老夫人洗的卻是腦殼。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