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連表哥也嫌棄
“聽說書讀多了,會變成書呆。”虞幼窈覺得,表哥就是書讀的太多了,小小年齡,就這樣老成,一點樂趣也沒有。
周令懷哭笑不得,趕情這丫頭是嫌棄他無趣:“可是長本事了,現如今連表哥也嫌棄,看來以後表哥研讀的注書,你也是不需要了。”
虞幼窈瞪大了眼兒,一臉無辜:“我什麽時候嫌棄表哥了?這是表哥自己說得,我可不認,”她討好地看著表哥笑,話鋒一轉:“我這不是心疼表哥,整日裏呆在屋裏看書,一個人呆著憋悶不說,還傷眼睛,所以想讓表哥少讀點書,沒事的時候多出來走一走,養一養神性,對身體也好嗎?”說完了,她還委屈巴巴地瞅表哥:“我也是為了表哥好,表哥可不許冤枉我。”
小嘴兒叭叭地,哄起人來,簡直要命,可把周令懷給聽笑了。
見表哥笑了,虞幼窈蹲到表哥跟前,眼巴巴地看著他:“我很喜歡表哥給我寫的注書呢。”
周令懷搖搖頭,抽過她手裏厚厚的一本書冊,重新塞進她手裏:“女子不考科舉,《四書五經》所學也是有限,學一學也就罷了,這本要仔細瞧了。”
虞幼窈低頭一瞧,藍皮的書封上,寫了四個《資治通鑒》的大字,厚厚的一本書,足有磚頭那麽厚實,頓時連頭皮也麻了:“這麽厚?”
周令懷點頭:“讀史可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明心見智,鑒古知行,這是我從前讀過的書,上頭也都寫了注解,釋義,你讀著大約也不會太費力,這本《資治通鑒》是前朝大儒重編過的一版,裏頭有不少名人名事的小故事,不會枯躁。”
虞幼窈笑彎了唇兒:“謝謝表哥!”
小心翼翼地翻開《資治通鑒》,這本書瞧著有些古舊,書頁也有些泛黃,上頭的墨筆新老交替,字兒也是新舊變化:“這是表哥從前讀過的書嗎?”
周令懷頷首:“嗯,上頭的一些筆墨,有些是我從前留下來的,後來有了新的體悟,便也會寫下來,所以筆墨顯得雜亂,表妹若有不懂的地方,便記下來,我再仔細與你講一講,不過史書見人見智,表妹也該自己體悟才是。”
原也是打算重新整理過了,等過一陣子再送給她的,但今兒她在花會上受了委屈,他難免擔心,便拿了這本書過來哄她開心。
虞幼窈如獲至寶,笑彎了眼兒:“表哥讀過的書,我一定會好好讀。”
見她興致勃勃地翻書,周令懷提醒她:“不是肚子餓了嗎?去用午膳吧!”
虞幼窈這才想到自己還餓著肚子,連忙與表哥一道去用膳了。
周令懷中午用過了午膳,陪著虞幼窈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筷箸,最後,小姑娘又撒嬌耍賴,勉強他用了一碗白玉參湯。
吃完了午膳,虞幼窈抱著《資治通鑒》看得津津有味。
周令懷回了青渠院,去了書房。
取了一張宣紙,鋪於案上,以鎮紙壓平,周令懷一手攬袖,一手執筆,寥寥數筆,已見了菩提輪廓。
菩提樹下,一個隻見輪廓的小人兒,雙手捧著許願錦帛,輕掂著足尖兒,裙裾翩躚,宛如回空舞雪,輕盈的身段兒,仿佛要乘風歸去。
“少主,消息已經送進了宮裏……”
礦植物調配的染料,散發著厚重卻又馨香的氣息,空氣之中,隻有紙墨間細微的“沙沙沙”聲響。
……
壽延宮!
年愈六十的太後娘娘,穿了紅色刻絲金鳳袍服,梳了一個高錐髻,插了赤金鑲紅寶鳳凰展翅大鳳簪,鳳嘴上銜了一顆打磨圓潤,色澤純正的紅寶石,墜在額頭。
她斜倚在鳳榻上,一手支著額頭,手腕上纏了一條沉香佛珠,一隻手隨意搭在腿上,尾指上套了一根長長的鑲了紅寶的赤金玳瑁指套,正在閉目假寐。
鳳首香爐裏燃了薰香,正一絲不苟地嫋嫋升騰。
偌大的偏殿裏頭,跪在地上的小宮女,正低眉斂目,口齒伶俐地講著長興侯府花會上發生的事。
小宮女精通口技,將虞幼窈與曹七小姐、長興侯夫人,甚至是在場各家夫人的話兒,都摸仿得唯妙唯肖。
大約一盞茶的時候,小宮女說完了話,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跟前伺候的沈姑姑也是垂首而立,大氣也不敢喘一下。
半晌過後,太後娘娘輕顫了下手指,緩緩睜了眼睛,渾濁的雙眼透了常年禮佛的悲憫,眼底深處,卻藏了一抹不動聲色銳利。
太後娘娘伸了手。
沈姑姑連忙端了茶,指尖輕觸了杯壁,這才遞到她手中:“茶溫正好合適,娘娘慢些用。”
太後娘娘接了茶,低頭用了幾口,額前的鳳嘴銜珠輕微顫動,純正的顏色流轉了令人窒息一般的威嚴。
用完了茶,沈姑姑連忙接過茶杯。
太後娘娘雙手疊在腿上,垂眼瞧了手腕上的佛珠:“今兒屋裏用的什麽香,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同?”
沈姑姑瞧了一眼鳳首香爐,連忙道:“也是寧神香,與昨兒燃得是一個香,昨兒的香,是許姑姑出宮前做的,昨兒已經是最後一支,也是太後娘娘聞慣了的味兒,今兒的香,是葉姑姑調配的,葉姑姑是許姑姑親自調教,盡得了許姑姑的真傳,大約是各人不同,做香的手法也有些不同,味道也有些細微的差別,沒想竟叫太後娘娘聞出來了。”
可見,許姑姑伺候太後娘娘多年,主仆情份也是不一般。
太後娘娘聞言,不由一歎:“許姑姑出宮也有兩三個月,她打小就在哀家跟前伺候,哀家吃、穿、用、行,事事都是她在打點著,有一年南方幹旱,哀家最喜愛的紫娟茶產量減少,也是她擔心哀家喝不慣其他茶葉,就費了心思做了口味相似的藥茶……”
紫娟茶是變種普洱,色澤紫黑烏潤,這才得了這名,產自雲南,采摘期隻有十幾天,產量稀少又珍貴。
紫娟茶香氣純正濃鬱,隱帶了玫瑰、藥香的氣息,她喜歡紫娟茶,每年上貢的新茶,幾乎全進了壽延宮。
周令懷哭笑不得,趕情這丫頭是嫌棄他無趣:“可是長本事了,現如今連表哥也嫌棄,看來以後表哥研讀的注書,你也是不需要了。”
虞幼窈瞪大了眼兒,一臉無辜:“我什麽時候嫌棄表哥了?這是表哥自己說得,我可不認,”她討好地看著表哥笑,話鋒一轉:“我這不是心疼表哥,整日裏呆在屋裏看書,一個人呆著憋悶不說,還傷眼睛,所以想讓表哥少讀點書,沒事的時候多出來走一走,養一養神性,對身體也好嗎?”說完了,她還委屈巴巴地瞅表哥:“我也是為了表哥好,表哥可不許冤枉我。”
小嘴兒叭叭地,哄起人來,簡直要命,可把周令懷給聽笑了。
見表哥笑了,虞幼窈蹲到表哥跟前,眼巴巴地看著他:“我很喜歡表哥給我寫的注書呢。”
周令懷搖搖頭,抽過她手裏厚厚的一本書冊,重新塞進她手裏:“女子不考科舉,《四書五經》所學也是有限,學一學也就罷了,這本要仔細瞧了。”
虞幼窈低頭一瞧,藍皮的書封上,寫了四個《資治通鑒》的大字,厚厚的一本書,足有磚頭那麽厚實,頓時連頭皮也麻了:“這麽厚?”
周令懷點頭:“讀史可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明心見智,鑒古知行,這是我從前讀過的書,上頭也都寫了注解,釋義,你讀著大約也不會太費力,這本《資治通鑒》是前朝大儒重編過的一版,裏頭有不少名人名事的小故事,不會枯躁。”
虞幼窈笑彎了唇兒:“謝謝表哥!”
小心翼翼地翻開《資治通鑒》,這本書瞧著有些古舊,書頁也有些泛黃,上頭的墨筆新老交替,字兒也是新舊變化:“這是表哥從前讀過的書嗎?”
周令懷頷首:“嗯,上頭的一些筆墨,有些是我從前留下來的,後來有了新的體悟,便也會寫下來,所以筆墨顯得雜亂,表妹若有不懂的地方,便記下來,我再仔細與你講一講,不過史書見人見智,表妹也該自己體悟才是。”
原也是打算重新整理過了,等過一陣子再送給她的,但今兒她在花會上受了委屈,他難免擔心,便拿了這本書過來哄她開心。
虞幼窈如獲至寶,笑彎了眼兒:“表哥讀過的書,我一定會好好讀。”
見她興致勃勃地翻書,周令懷提醒她:“不是肚子餓了嗎?去用午膳吧!”
虞幼窈這才想到自己還餓著肚子,連忙與表哥一道去用膳了。
周令懷中午用過了午膳,陪著虞幼窈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筷箸,最後,小姑娘又撒嬌耍賴,勉強他用了一碗白玉參湯。
吃完了午膳,虞幼窈抱著《資治通鑒》看得津津有味。
周令懷回了青渠院,去了書房。
取了一張宣紙,鋪於案上,以鎮紙壓平,周令懷一手攬袖,一手執筆,寥寥數筆,已見了菩提輪廓。
菩提樹下,一個隻見輪廓的小人兒,雙手捧著許願錦帛,輕掂著足尖兒,裙裾翩躚,宛如回空舞雪,輕盈的身段兒,仿佛要乘風歸去。
“少主,消息已經送進了宮裏……”
礦植物調配的染料,散發著厚重卻又馨香的氣息,空氣之中,隻有紙墨間細微的“沙沙沙”聲響。
……
壽延宮!
年愈六十的太後娘娘,穿了紅色刻絲金鳳袍服,梳了一個高錐髻,插了赤金鑲紅寶鳳凰展翅大鳳簪,鳳嘴上銜了一顆打磨圓潤,色澤純正的紅寶石,墜在額頭。
她斜倚在鳳榻上,一手支著額頭,手腕上纏了一條沉香佛珠,一隻手隨意搭在腿上,尾指上套了一根長長的鑲了紅寶的赤金玳瑁指套,正在閉目假寐。
鳳首香爐裏燃了薰香,正一絲不苟地嫋嫋升騰。
偌大的偏殿裏頭,跪在地上的小宮女,正低眉斂目,口齒伶俐地講著長興侯府花會上發生的事。
小宮女精通口技,將虞幼窈與曹七小姐、長興侯夫人,甚至是在場各家夫人的話兒,都摸仿得唯妙唯肖。
大約一盞茶的時候,小宮女說完了話,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跟前伺候的沈姑姑也是垂首而立,大氣也不敢喘一下。
半晌過後,太後娘娘輕顫了下手指,緩緩睜了眼睛,渾濁的雙眼透了常年禮佛的悲憫,眼底深處,卻藏了一抹不動聲色銳利。
太後娘娘伸了手。
沈姑姑連忙端了茶,指尖輕觸了杯壁,這才遞到她手中:“茶溫正好合適,娘娘慢些用。”
太後娘娘接了茶,低頭用了幾口,額前的鳳嘴銜珠輕微顫動,純正的顏色流轉了令人窒息一般的威嚴。
用完了茶,沈姑姑連忙接過茶杯。
太後娘娘雙手疊在腿上,垂眼瞧了手腕上的佛珠:“今兒屋裏用的什麽香,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同?”
沈姑姑瞧了一眼鳳首香爐,連忙道:“也是寧神香,與昨兒燃得是一個香,昨兒的香,是許姑姑出宮前做的,昨兒已經是最後一支,也是太後娘娘聞慣了的味兒,今兒的香,是葉姑姑調配的,葉姑姑是許姑姑親自調教,盡得了許姑姑的真傳,大約是各人不同,做香的手法也有些不同,味道也有些細微的差別,沒想竟叫太後娘娘聞出來了。”
可見,許姑姑伺候太後娘娘多年,主仆情份也是不一般。
太後娘娘聞言,不由一歎:“許姑姑出宮也有兩三個月,她打小就在哀家跟前伺候,哀家吃、穿、用、行,事事都是她在打點著,有一年南方幹旱,哀家最喜愛的紫娟茶產量減少,也是她擔心哀家喝不慣其他茶葉,就費了心思做了口味相似的藥茶……”
紫娟茶是變種普洱,色澤紫黑烏潤,這才得了這名,產自雲南,采摘期隻有十幾天,產量稀少又珍貴。
紫娟茶香氣純正濃鬱,隱帶了玫瑰、藥香的氣息,她喜歡紫娟茶,每年上貢的新茶,幾乎全進了壽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