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蘇老師
  圖書館終究不是聊天的地方,楊正誠在聽完蘇逸的一席話之後,隻認為他對曆史這方麵是有獨特的一番見解,卻不知道他眼前這個人其實是真的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存在。

  “你喜歡曆史的話,我們不如去南山書店,我放了些書在那,正好現在過去拿,你要不要一起?”楊正誠對蘇逸頗有興趣,他也是昨天才把書店賣給葉夏萱,店裏麵還有不少他的私人珍藏沒有帶走。

  那些珍藏當中有不少的野史孤本,自然是不可能用於販賣的,那些野史難以驗證,他也很想知道蘇逸對這些曆史有沒有什麽獨特的看法。

  蘇逸笑道:“可以。”

  昨晚他在南山書店也轉悠了一圈,說實在的,南山書店很多的書籍都挺有趣的。

  楊正誠欣然起身,他隱約覺得,蘇逸會給他帶來驚喜。

  南山書店,葉夏萱抄書就已經抄到手軟了。

  昨晚她就開始抄了,雖然扁鵲那兩冊竹簡內容不算太多,但一千遍可還行?

  剛開始她還覺得沒什麽,但抄到五百遍的時候,手就已經酸了。

  不過她性子堅毅,自小刻苦,說了一千遍就是一千遍。

  從昨天抄到現在,已經八百六十遍,竹簡上的內容便如印在腦中,揮之不去。

  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這個道理很簡單,她也隱約明白蘇逸的用意了。

  頻繁不斷地默寫,這對她也是有好處的。

  唯一讓她疑惑的是,她不是天才嗎?

  蘇逸給她寫的那十三篇醫之秘術內容也不算少的,但她僅僅看了一遍,就如醍醐灌頂,不單單記下了所有的內容,連藥理藥性都全部明悟。

  從難易程度來說,扁鵲的這兩冊竹簡也是言簡意賅,可默寫了八百多遍,也沒有那種效果。

  這一點,葉夏萱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小葉,在寫什麽呢?”

  楊正誠走進書店就看到葉夏萱還坐得筆直地在寫什麽東西,此時,她的身旁已經疊了好幾遝紙了,於是好奇地問了一句。

  葉夏萱慢慢抬頭,看到楊正誠和蘇逸,這才停了下來,起身對楊正誠笑道:“楊老您好,我在寫老師教給的作業。”

  楊正誠跟葉夏萱本就是舊識,他更是好奇地問道,“哪個老師布置這麽多作業啊?”

  葉夏萱出身名門,從小飽讀四書五經和醫書,這樣的女子,自然不可能像普通學生那樣正常地求學,她讀完高中之後就輟學在家。

  葉麟幫葉夏萱請的老師自然是不簡單。

  葉夏萱瞥了蘇逸一眼,笑道:“這老師可厲害了,是我自己做錯了事,被罰了。”

  “能被你稱為厲害的,那肯定不簡單。”楊正誠點了點頭,回頭介紹起來,“這位同學叫蘇逸,你們認識一下,蘇逸,這位叫葉夏萱,你們年輕人可以認識一下。”

  葉夏萱還沒開口,蘇逸就說道:“她是我表姐!”

  “……”楊正誠眼睛瞪得老大,看了看蘇逸,又看了看葉夏萱。

  這一刻,他迷糊了。

  蘇逸是葉夏萱的表弟?

  他怎麽不知道?

  要知道蘇逸來報名可是餘國安打了招呼,餘徽音親自過來辦理的。

  楊正誠一直以為蘇逸是餘家的人,沒想到他竟然是葉夏萱的表姐。

  那蘇逸的人際關係就有些複雜了。

  “既然你們都認識,那我就不介紹了。”楊正誠哈哈笑道,“小葉,我放在閣樓上的那些書,我今天就拿走了,蘇逸,你看看有沒有什麽喜歡的,你就留下來。”

  蘇逸跟著楊正誠上了二樓,這樓上也是放了書架,每一本書都擺放整齊,還有一張三米多寬的橡木書桌,上麵放著文房四寶。

  楊正誠在書架上取下來十幾本書籍,那些書看起來已經很舊了,充滿了曆史氣息。

  “蘇逸,你看看,這裏有唐宋元明清的一些秘史都有……”楊正誠好似獻寶一樣將這些古籍放在桌子上,希望蘇逸能看看。

  蘇逸拿起一本明代寫朱元璋的古籍,上麵的字跡還算清晰,記載著朱元璋的生平。

  然後又翻閱了一下唐代的古籍。

  這些古籍不說學術價值,就單單作為古董,價值也不會低,但蘇逸也隻是簡單地翻閱了一下。

  在別人眼中,這或許是古籍珍藏,在他眼中,沒有任何意義。

  華夏曆代的帝王,他多少是知道些,但卻又不怎麽在意,其中能讓他真正欣賞的帝王將相也是屈指可數。

  蘇逸在上麵翻著書,楊正誠也不說話,樓下卻有人喊了起來。

  “老楊!你果然又跑到這裏來了,今天你是沒來,王一平那些老家夥吵得不可開交。”

  除了一個洪亮的聲音,樓梯間還傳來沉重的腳步聲。

  不過片刻,一個白發老頭走上了二樓,他叫賀軍,是曆史文化研究協會的副會長,也是老學究了。

  “嗯?你還有學生在啊?”賀軍上來後愣住了,還以為蘇逸是楊正誠的學生呢。

  楊正誠連忙說道:“他可不是我的學生!蘇逸同學雖然還在讀大一,但在曆史方麵的研究,我都想喊他一聲老師。”

  “你說什麽?”賀軍以為自己聽錯了,楊正誠在曆史研究這個圈子裏麵可是算得上泰鬥級別,能讓他多看一眼的年輕人或許都應該暗自欣喜了,現在他竟然說,他想喊這個年輕人老師?

  楊正誠再次說道:“我之前有想過拜蘇逸為師,可惜的是,他沒有收。”

  “你瘋了?”賀軍打量了蘇逸兩眼,這年輕人,最多不過二十來歲吧,何德何能讓楊正誠拜師。

  而且楊正誠拜師,他還沒有收?

  賀軍更願意相信是楊正誠魔障了。

  雖然說學海無涯,達者為師,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做曆史文化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的。

  年齡不過二十,就算從娘胎開始學又能學得了多少?

  哪怕蘇逸是天才,考古事業,很多沒真正接觸的人,想學也是學不到的。

  “我沒瘋!你不信就算了。”楊正誠不敢說蘇逸將古碑翻譯出來的事情說出來,但也想趁這個機會吹捧一下蘇逸、萬一蘇逸一個高興,又透露出什麽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