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發動群眾力量
  聽完徐麒的話後,人群再次沸騰起來,大家臉上有不甘,有憤怒,有難過,有悲哀,更多的是不舍。

  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錦繡山莊,若是真的停工了,那麽他們未來一段時間將會麵臨沒有工作的生活。

  而且這裏福利這麽好,他們在這邊習慣了這麽好的待遇,就算是換了新的工作,必然適應不過來。

  小六繼續大聲說道:“不行,我不同意停工,我們在這兒幹得好好的,明明就沒有做任何壞事,為什麽要妥協?再說了,官府的責任不是保護平民嗎?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威脅,官府怎麽可以坐視不理?

  “徐少爺,要不我們集體去官府,向縣令爺請命吧?自古以來,土匪隻有偷偷摸摸過日子的份,憑什麽我們這些受害者要避著他們?反正我不管,這份工作對於我來說很重要,我不能丟了。”

  其他工人也紛紛附和,表示堅決不同意停工。

  甚至還有人表示,若是有土匪再次來襲,他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和土匪作鬥爭,不讓他們損害山莊的一草一木。

  徐麒有些為難,他無奈地說道,“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現在唯一能製服那些土匪的,也隻有官府了。若是官府肯出手幫忙,那我們自然不需要停工。但如果他們選擇袖手旁觀,那我們也無能為力。”

  “大家千萬別記恨我們,停工實屬無奈之舉,我們也是逼不得已呀。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你們還是乖乖回去吧,別再逞強了。”

  小六繼續賣力地說:“都說了停工是不可以的,那縣令爺身為父母官,自然該為民請命。徐少爺,這樣吧,我們三百多人齊心協力,一道向縣令爺請命,他絕對不會不搭理我們。”

  “再說了,那些土匪向來蠻橫無理,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這麽多年來,官府沒能把他們捉拿歸案,也是官府的無能和失職。就算不為了今天這事,官府也不應該袖手旁觀啊。”

  旁邊一位老大哥聽完小六的話後,激動地說:“沒錯,既然縣令爺不重視這個問題,那就由我們三百多個人一道去請命。我就不相信,縣令爺會無視我們三百多個人的請求,而放任土匪囂張。”

  “沒錯,若是縣令爺不肯給我們做主,那我們就去找太守大人請命。這些土匪如此囂張,天理難容,不除不行啊。”

  見工人們越發憤怒起來,徐麒和盧辛相看一眼,高高懸起的心終於放鬆下來。

  隻要這些工人們全部過去府衙門口,輿論一旦爆發,吳縣令自然不可能沒有表示。

  很快便有識文斷字的人拿來筆墨紙硯,提筆在紙上刷刷寫起了請願書。

  這輩子頭一回做托的小六,沒想到自己不過隨口說了幾段話,便讓這些工人們變得如此團結勇敢,心裏也有些小澎湃。

  不多時,這請願書便寫好了,三百多個工人井然有序地排好了隊,依次按下手指印。

  完成這一係列動作之後,甚至都不向徐麒和盧辛請示,那些管理員和小組長們便帶著這300多個工人,慷慨激昂地往官衙方向走去。

  躲在暗處的沈小荷,見事情辦得如此順利,終於安心地鬆了一口氣。同樣忐忑不安的沈秋生和沈定柏,也終於露出了笑容。

  周氏對沈小荷豎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誇道:“小荷,你這主意真不錯。既然吳縣令好意思叫土匪過來搞破壞,那我們就逼他去抓匪,看看他如何收場。”

  朱氏也道:“沒錯,這個反擊實在是夠給力。若是吳縣令不采取行動,必然會有包庇土匪的嫌疑。要是他采取行動,卻抓不到土匪,隻能說明他無能。當然,要是他真的把土匪抓到了,那些土匪也不會放過他。”

  ……

  三百多個人的隊伍實在是龐大,加上這古代的道路狹小,因此這浩浩蕩蕩的聲勢,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

  大家不明白這些人氣勢洶洶地往前走,到底是為了什麽。因此八卦的路人們好奇心起,也三五成群地跟在後。

  慢慢的,慢慢的,這些工人後麵有了一長串尾巴,看上去更為嚇人。等工人們抵達府衙門口的時候,這隊伍已經壯大到了五六百人。

  “大人,大事不好啦,府衙門口出現了幾百個人,他們吵著嚷著要見你。”一個官差見到這轟轟烈烈的場麵,立刻向吳縣令稟報此事。

  “五六百人?他們來做什麽?”吳縣令剛吃飽飯,這個時候正在悠閑自得地剔牙。

  官差立刻說道,“他們是錦繡山莊的工人,今日早上被土匪所傷,所以他們現在集體過來請命,希望你能快速剿匪。”

  “剿匪?”吳縣令反問。

  “沒錯,這些工人聲勢浩大,義正言辭,說這些土匪橫行多年,一直在殘害百姓。請求你這個做父母官的,能夠為百姓解除這個隱患。”官差如實稟報。

  吳縣令擺了擺手,而後吩咐道:“你現在傳話下去,就說我出外辦事還沒回來。請他們先行回去,等我回來後,必然會好好處理此事。”

  官差領命,而後快速出去府衙門口,把吳縣令剛剛說的話交代下去。

  沒想到,這些工人卻怎麽也不肯離去,竟然表示願意守在府衙門口,等吳縣令回來。他們這個時候就怕停工,知道若是土匪的問題一日不解決,他們便不能安心工作。

  吳俊才得知此事後,立刻勃然大怒。想不到這些工人竟然如此膽大包天,居然拿個什麽狗屁情願書,公然給吳縣令施加壓力。

  吳縣令臉色極其難看,他很快就反應過來,這三百多個工人過來請命,要求他派人去剿匪,必然是沈小荷她們的主意。

  看來他還是低估了這幾個年輕人,想不到對方不僅不向他屈服,反而知道用輿論的力量來壓迫他。這事情,不太好辦啊。

  不過他轉念一想,這三百多個工人大多是有家庭的,不可能一直在府衙門口不肯離去。因此他打算就這麽拖著,對眾人避而不見。反正他有的是借口拖下去,沈小荷等人也不能拿他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