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大生意來了
  兩日後的上午,那木工行的老板竟然親自帶人過來,把那兩輛小吃車給推了過來。

  這一路走來,兩輛小吃車格外吸睛,回頭率是百分之百。

  畢竟大家見過推東西的獨輪車,坐人的馬車和牛車,卻沒見過四個輪子,頂上還多了塊東西的怪車。而且,這車板中間還多了兩個大窟窿,也不知道能裝什麽東西。

  “老板,辛苦你了,不錯,我很滿意。”沈小荷看了看這推車,說道。

  雖然這和她理想中的小推車不一樣,但條件有限,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算可以了。再說了,這車隻要行走方便,能擺放東西就可以了,畢竟功能性比外觀重要。

  那木工行的老板見周老頭在弄燒烤,好奇地問這是何物。沈小荷立刻弄了幾串,給他和他的活計。

  “好吃,過癮。想不到平平無奇的蔬菜,被這麽一加工,居然是如此的好吃。”老板讚不絕口的說。

  正好,沈小菊端著一大盆剛弄好的麻辣鹵味,從廚房出來。這金黃誘人的色澤,熱氣騰騰的香味,又吸引了老板的注意。就算沒品嚐過,他也斷定這東西絕對會好吃。

  他隨即從袖中摸出一把銅板,叫沈小菊看著給他裝一些回去。

  沈小荷見兩輛小吃推車已經做好了,因此喊劉氏和大妮再去買些做燒烤和涼菜的食材。畢竟鹵味要花很長時間,燒烤和涼菜耗時少。

  因為木工行的老板走了一路,又吃了幾串燒烤,所以沈小荷端了兩碗溫熱的綠豆湯過來,並從蒸籠裏拿了兩個豆沙包和兩個炸糯米團子給二人。

  說到豆沙包,這也是一個大驚喜。她根本想不到竟然會大受歡迎,因為大家都沒吃過這麽甜的包子。所以隻要吃過的人,都會發展為回頭客。

  因為這小吃推車看起來怪異,又有輪子,體積也不大,怕引人注目,所以鳳丫她們迅速地把它們推進了後院。

  沈小荷正和這木工行的老板閑聊,氣喘籲籲的李掌櫃突然衝了過來。

  “李掌櫃,你好呀。”這木工行的老板時常去清風酒館吃飯喝酒,和李掌櫃也算是熟人了。

  哪知,李掌櫃卻壓根不搭理他,而是氣呼呼地看向沈小荷。“好你個小荷,有這樣的好事竟然不叫上我?你先前不是答應了我,隻要有什麽新鮮好吃的玩意,會優先考慮我嗎?”

  他向來事多,忙碌得很,所以幾乎不逛街。要不是店裏有個活計昨天路過這兒時,見到沈小荷這張熟麵孔開起了小吃店,他壓根就不知道她這東西多麽地受歡迎。

  沈小荷理直氣壯地說:“李叔,你也看到了,我家裏有十多張嘴等著吃飯呢。我總不能一直在你手底下撈湯汁吧?我雖然年輕,但我也得吃肉呀。”

  “再說了,我當初說的是優先考慮,那我考慮的結果就是,我自己開鋪子掙錢更省心。你放心吧,我後邊如果有了什麽主意,絕對會告訴你。”

  “還有,你現在的酸辣粉什麽的,不是火爆全鎮嗎?做人不能這麽貪心,吃著碗裏的又看著鍋裏的。”

  木工行的老板隱隱約約從二人的對話中得到了一些訊息,原來清風酒館那些突然出現的美食,竟然也是出自沈小荷的手筆。想不到,年紀輕輕的她,腦子居然這麽聰明。

  再聯想到沈小荷想出來的這個移動擺攤推車,這木工行的老板對她也變得崇拜起來。

  “我不管,你怎麽不能讓我白來一趟。再說了,你這鋪子小,生意是做不大的,還不如與我協商合作。”李掌櫃不死心地說。

  現在他的清風酒館每天客似雲來,但總是那幾樣吃食,食客們總會膩的呀。加上他家人在打理另一個飯館,若是多幾樣新鮮吃食,生意定會變得更好。

  沈小荷琢磨了一會,然後看了看大家,問道:“你們能不能接受每天的工作量增大一點?”

  大家異口同聲地表示願意,巴不得多點兒事幹才好呢。

  見沒人反對,沈小荷便同意了李掌櫃的要求,表示具體價格等下再商量。木工行老板見他們有要事相商,於是主動告辭了。當然,離開的時候,他並沒忘記把剛買的吃食也帶走。

  李掌櫃進去鋪子,倒也不客氣,直接拿起一串烤好的肉串,一邊吹氣一邊吃了起來。

  “李叔,如果你需要配方的話,恕我做不到,但我可以把成品便宜點賣給你。”沈小荷不待李掌櫃開口,便直接說道。

  “我這鋪子靠的便是這三樣東西,如果方子給了你,我這小店就沒有了優勢。如果你願意,我可以薄利多銷批發給你。畢竟這東西看著簡單,但要提前醃製,還要用特製的香料,講究也不小。”

  李掌櫃說道:“既然你不願賣方子,那我也隻能買你們加工的成品了。不過,你必須保證這味道不能有偏差,而且不能再賣給其他生意人。”

  沈小荷點頭,“行,這個我可以保證。別說賣給別人了,就算是你,我都不是很樂意賣。畢竟,這三樣東西是我暫時能想到的新鮮玩意。。”

  李掌櫃知道她年紀雖小,但是魄力也大,因此也沒再多問。商議好價格,再逗留了一會後,便愉快地離開了。

  這時候劉氏她們也回來了,沈小荷見現在暫時還沒什麽客人光顧,大家又全都在這裏,於是開起了第一次店鋪會議。

  “從明天開始,我們店裏的工作量將會增大一倍,但是這也意味著,我們從此有了固定的收益。而小推車現在也弄出來了,我們的生意也將會變得更加好。”

  “這就要求,我們以後一定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不能像前兩天一樣了,雖然最終都能順利完成。但總會有一些工作沒有落實到位。”

  “這樣吧,每天早上,我和外公外婆先去市場買食材。回來後,外公還是處理肉類,外婆在旁邊打下手。姐就負責熬綠豆湯,燜紅豆,以及蒸糯米飯。大妮二妮姐負責洗蔬菜串烤串什麽的,小菊姐專門熬鹵汁煮涼拌汁的。”

  “至於鳳丫,每天來到這兒的第一件事就是揉麵團。那我呢,看哪裏忙不過來,就去哪兒搭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