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不要豬肉了
  沈小梅剛剛打爛了碗,本來就嚇了一大跳,又被沈老頭子大聲吼了兩句,心情就變得更加不好了。

  明明這麽多人一起吃飯,憑什麽要她一個人洗碗呢?這根本就不公平。

  “還有,那個幫工幹完這個月,下個月就不用來了。一天那麽長時間,也就挑水煮三頓飯和洗衣服的活。加上現在豬也賣了,以後連豬草都不用打了。請幫工簡直就是浪費錢,又白白添笑話。”沈老頭子冷聲道。

  沈小梅又氣又惱,該死的,為什麽這些活要她做呢?她又不是投胎過來吃苦耐勞的,憑什麽?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斃,她不甘心做一個兢兢業業的粗使丫頭,她要做人上人。

  “你眼睛瞎了嗎?沒看到這碗上還粘著一粒飯嗎?你到底是怎麽洗的?”沈老頭子又厲聲喝道。

  沈小梅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可是又不敢發作。隻能咬牙切齒地洗著滿滿一大盆的髒碗和筷子。

  沈小荷等人遙遙坐著,就那麽看著沈小梅在表演怒火洗碗。她們又不是傻子,才不會那麽好心過去幫忙。

  再說了,以前她們幾個做事的時候,沈小梅從來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還時不時在旁邊評頭論足指指點點。

  現在輪到大家坐著,沈小梅一人洗碗了,大家皆是津津有味地看著,仿佛是在欣賞什麽精彩的表演一樣。

  當然這裏頭看表演的人可不包括陳巧玲,畢竟她可是沈小梅的好姐妹,看到沈小荷幾人坐在那裏,神色幸災樂禍,心裏不由得一怒。

  哼,小人得誌,分家了有什麽好得意的,竟然還好意思眼睜睜看著小梅洗碗,回頭她就告訴舅奶奶聽,讓舅奶奶給小梅出氣。

  而這個時候陳巧玲心目中厲害的舅奶奶,也就是郭氏,正坐在堂屋裏唉聲歎氣。因為她察覺到沈老頭今天的態度十分不好,這進進出出那麽多回,壓根就不看她一眼。

  “嫂子,哥今天這麽生氣,我估摸著是老二和老三媳婦在他耳邊說了什麽,才會讓他這麽反常。”沈桂花唯恐天下不亂,又開始煽風點火了。

  在農村,大多數上了年紀的婦人都是這樣,不管對自己家有沒有好處,隻要看到別人家宅不寧雞飛狗跳,她就會覺得痛快。哪怕對方是自己的親戚,她也巴不得人家沒好日子過。

  “唉,這事不提也罷,你哥最近火氣特別大,我都不敢和他多說兩句,省得又討他的罵,白白給自己添堵。”郭氏歎道。

  沈桂花又道:“嫂子,當年那算命的大仙說了,老大將來可是能冒出頭的,怎麽這老二老三就不懂事呢?都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家隻有和氣,氣運才會上來。這氣運上來了,那什麽都好了。”

  “若是他們兩家事事以老大為先,老大才能安心讀書,以後才能考出個名堂了。我一直就覺得老大比一般孩子聰明,那眉梢一看就不是常人,還有他的額頭又寬又飽滿,十足十的福相呀。”沈桂花繼續說道。

  “你看看這附近幾個村,就我們家老大長得最好。身形俊朗,皮相又好看,做文章也好,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郭氏聽罷,亦是覺得如此,她這麽多年來,一直偏頗大房一家,除了沈定鬆會做人會討她歡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多年前有個算命先生說,沈定鬆將來是大富大貴之命。

  唉,眼瞅著自己已經五六十了,一隻腳都快邁進棺材了,可那算命先生的預言卻還沒應驗,她不甘心呀。

  ……

  除了十來條肉外,其餘的肉都賣給了殺豬匠。當然,這院中的案板上還有一些零散的骨頭和內髒。

  忙完了所有事的沈老頭,坐在院中抽了一袋煙,碰巧沈小梅已經洗好了碗筷。

  “爹,我們還有事要忙,就先回去了。”周氏和朱氏齊聲道。

  “行,你們各自拿兩塊豬肉,再撿幾塊骨頭回去。”沈老頭估計她們呆得不痛快,因此並沒有開口留她們再歇會兒。吩咐了這麽一句後,又回房間拿東西。

  周氏和朱氏先前拒絕收那賣豬肉的銀錢,這會兒倒沒說不要這豬肉和骨頭。兩人取來一個有點破的籃子,墊了塊幹淨的薄板子後,便選了四塊豬肉和七八塊骨頭,放了進去,上麵再蓋上一層布。現在先裝著帶回家,等回去後再分。

  沈小梅眼睜睜地看著她們挑了這麽多肉和骨頭,忍不住嘀咕道:“吃吃吃,最好吃死你們,那就幹淨了。”

  沈小荷當即喊道:“娘,我們不要了,省得吃兩斤豬肉還得被別人詛咒一通。”

  朱氏也說道:“雖然我們窮,但我們也是有骨氣的。這肉和骨頭我們不要也罷,留著你們自己吃吧。”

  說完,周氏便把籃子一放,直接朝屋裏頭喊道:“爹,我們幾個先回去了。”

  等沈老頭出來的時候,發現五人離開了,那裝著豬肉和骨頭的籃子卻還留在院子裏。他二話不說提起籃子便往外追去。

  幸好周氏等人才走了不過幾十米,所以他很快追了上去。

  “這肉和骨頭你們拿回去吧。”他氣喘籲籲地說。

  沈小荷為難地說:“爺,你還是別為難我們了,剛剛小梅姐都詛咒我們死掉,我們哪還敢要呀?”

  沈小菊忙附和:“沒錯,爺,這肉我們不要了。奶本來就不喜歡我們,若是知道我們真的把豬肉拿走了,肯定會不高興的。”

  沈小蘭也跟著說:“爺,算了,為了家裏的安寧,我們少吃一點也不打緊的。倒是你,要多多注意身體,不要隨便生氣了。”

  “不,這是你們該得的,你們沒要那賣豬肉的錢,難不成連區區兩塊豬肉也不要嗎?就當是給我麵子,你們帶回去吧。”

  沈老頭子說完便放下籃子,步履蹣跚地走了回去。其實他現在還不到六十,在農村正是是能幹的年紀,可因為家裏最近的破事太多了,所以他整個人心情沉重,連帶著走路都覺得費勁。

  為什麽?為什麽這個家越來越散,他費勁心思想要把一家人的心聚在一起,可郭氏她們怎麽就不明白自己的苦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