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不提各位貴女們,一向看久了那些尋常的表演的世家公子哥們,碧海郡主的一曲劍舞都讓他們眼前一亮,紛紛叫好。

  皇後以及幾位娘娘也是被碧海郡主的一段劍舞給驚豔了,都笑著看著碧海郡主,眼裏的滿滿讚賞不言而喻。“姐姐可是能夠猜的出來?”淑妃又看向德妃。

  德妃一如她的稱號,德才兼備,向來以理服人。

  淑妃能夠在後宮之中如魚得水,憑借的是她明善的慧眼和近似七竅的玲瓏心,在宮妃之間遊走自如。而德妃,卻是實實在在憑借著過人的才德,和公正無私的態度,讓一眾宮妃又愛又恨,但輕易,是不會有宮妃主動去招惹德妃便是了。

  “本宮……這蔣五小姐還未展示才藝,本宮倒真是無從評比。”若是這蔣五小姐真的如她所表現出來的那般自信,她們自然也是不會吝嗇一份獎賞,若是這蔣五小姐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托大而已,那到最後,她們也不過是就當看一場笑話,一場針對於世家女的鬧劇罷了,實在是無甚緊要的。

  花亭另一邊,太子等人也皆微微皺眉看著正一步一步,緩緩走上高台的女子。每一步,她都走的那樣莊然,端正,冠不搖,襟不動。每一個動作,都仿佛是映到了骨子裏,一個不經意間便會就流露出來,讓人無故為之所震懾。

  台下竊竊私語的人群也漸漸安靜了下來。特別是在座的貴女們,她們的感觸尤其的深。她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雖說父親納妾也無可厚非,可是就像蔣玉唱詞裏說得好,既無天生憐妾意,何故白馬送飛雁?

  既然當初是因為喜歡母親才會上門提親,那又為何現在卻看不到曾經的一絲郎情妾意?若是當年並不是喜歡母親,又何故送來雙飛雁前去提親,以至於現在白白蹉跎半生。

  可是,這是各個家宅的私事兒,平日裏也不需告訴她人,平白惹了人笑話。看著蔣玉一個人在台上從容不迫地緩緩彈奏著,再一次變換。

  其實,之所以有些奇怪與她的單獨表演,也是有原因的,一來都是說,琴瑟和鳴,並不是說琴與瑟共同彈奏才是好聽,而是說,光琴音,難免孤寂。此時若是能有另外一段樂器相和,想來也是更有味道。

  再者,母親一向注重於他的觀察與自己本身的能力。

  顧明知抬頭看了前方坐著的屬於天生貴胄的幾位皇子一眼,他不相信,他顧明知都能聽出來的琴音裏的另外一層意思,而這幾位從小都學會一事多意的太子皇子們會聽不出來。

  其實,如同顧明知所想,他們的確是聽出來了蔣玉琴音之中的另一層含義。不過不管如何,隻要蔣琛依舊是那個始終堅守的保皇黨就好。

  隻是如今一來,他的那幾個兒子的心思又要活泛了啊。他當年得到皇位不容易,現在自然也是分外珍惜了些,根本就不想這麽快就退位讓人。再者,沒有一個優秀的兒子當繼承人是所有帝王的悲哀,可是,如果優秀的兒子太多,也同樣是所有帝王都可預見的悲哀。

  兒子太優秀,就不甘心自己就這樣簡單的距離那個位置近有一步之地停下。四周一片寂然,皇後娘娘率先拍著掌,眼裏滿是讚歎。

  “好極,蔣五小姐不愧是國公貴女,才藝無雙!”

  淑妃也是笑看著蔣玉,“小小年紀倒是難得了。”

  蔣玉微微一笑,“不過是小女兒家才技,皇後娘娘,淑妃娘娘謬讚。”

  一旁的宮女極有眼色的拿出香囊奉上,蔣玉眉目含笑接過香囊,朝皇後娘娘笑的得體溫婉,還帶著一絲女兒家的欣喜,“多謝皇後娘娘賞!”六皇子始終覺得他的這位五皇兄實在是不適合當一位皇家人,因為實在是太不相像,太不稱職了些。

  身為天家人,再不濟也像他這樣,好歹也能夠肆無忌憚,在許多地方都能夠安然享受自己身為皇子的權益,無懼無畏,除了皇族和重要世家,完成可以目中無人的在整個大明橫著走了。可是他的這位五皇兄卻與他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相對於太子皇兄的君子之風,五皇兄分明便是低調的可怕。。

  都說,蔣國公府的那個女兒是真的變了。時刻關注國公府的人,盯的久了,就會發現,府裏大代價請回的各路名師,總是在不足月半就匆匆請辭。

  一個兩個,倒也是不必放在心上,許是家中急事,又許是性格不合,不能夠做到全心全意教導貴家小姐,才自去請辭。

  蔣國公心疼愛女,便總想給她極好的。

  可是,接二連三,府裏每每為這位蔣五小姐而特意請來的名師,總是不足月餘都以各種理由推脫離去。蔣玉是個美人,還是個容貌極具有張力的美人。

  此時的她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這般,對他人的視覺衝擊力究竟有多強。

  對麵一直默默無聞坐著的穆連城,一時頭垂的更低,指尖下的酒杯被他拿著轉了又轉,耳邊是六皇子的驚呼和不住的喟歎。

  眾人都看不到的角落,神色冷凝。他也察覺到了,蔣玉,或許就是他所有計劃中最大的一匹黑馬。也是一瞬間,她腦海中閃過結交之意。

  皇族都是自傲的,但她畢竟也做過多年的皇子妃,更甚是皇後。以往,她雖裝得愚笨模樣,可到底也是心思剔透,穆連城那時也需要蔣家的甚多,所以許多事都從未想過瞞著她。

  朝中之人向來都是瞧不起所謂的江湖中人,卻不知,皇族想的要比他們遠了許多。

  真到了必要之時,看不上眼的江湖人又如何,身在皇家,重重規章法製下,不管你是名滿朝都的皇子殿下,還是一國之君,不得意十之八九。蔣玉的話,顧曉月聽著了,卻沒有膽子在此時當著兩位天生貴胄給落了單的蔣玉絲毫安慰。

  她又朝這邊縮了縮身子,因著此時有太子和五皇子穆連城兩個外人在場,顧曉月又習慣地恢複了往日龜縮的模樣,太子在前,那是一句話也不敢多說,將外界所說的木訥之情,簡直表現的淋漓盡致。

  若是旁人,蔣玉定要在心裏感歎,又是個心思深沉之輩,但遇到了顧曉月,她卻完全不敢這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