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她聽了,偷偷地笑,原來這個公子還是個有閑情雅致的。

  第二日清晨,窗外的鳥雀嘰嘰喳喳的,將她從睡夢中鬧醒,慵懶地梳洗打扮,待最後用唇紙抿出了一抹動人顏色。她靜靜看著鏡子中的女子,本就生的明豔,一經打扮,更是顯得盛世美顏。

  她心情頗好的推開了窗,卻見著那玉蘭樹下,竟是站了一位翩翩白衣公子,正負手立於原地抬頭觀賞著那壓枝的玉蘭。那一刻,她心中忽地一動,因為什麽她不知道,可是她卻知曉,若是時常見著他,她一定會很是開心吧。

  也是那時候,她忽然覺得白衣要比紅衣好看的許多,她就這樣維持著開窗的動作站在窗邊,默默地望著他。

  或是似有所感的緣故,他忽地轉過頭,看見了站在窗邊的她微微一笑,她也忙回他一笑,然後下了樓。

  該走的最終都會走,就像是小院裏的滿院色彩的花期,一年卻隻有一次,花朵開過後便是枯萎落地,是永遠都不可能為了那個失約的旅人而延長的。

  她看著他慢慢地走出小院,心中悶悶地很是難受,看他轉頭來與她告別,再也控製不住心中的情緒,抬手摘下一朵白淨清香的玉蘭,遞了過去,聲音裏帶著絲希冀與懇求,“今日與君相離別,贈君玉蘭勿相忘。錦辰,若是有空,常來坐坐吧。”母親看她笑的開心,用手輕輕撫摸著她的鬢發,目光竟是那樣的悠遠,“九娘長大了,也懂事了。”

  她停止了旋轉,看著母親認真道:“九娘再大也是母親的孩子。”母親忍不住又笑了,笑的那般溫柔,“是,九娘永遠是母親的孩子。”

  “九娘想父親嗎?”

  母親又問。

  她原本泛著星光的眼神暗了下來,雙手不自覺緊緊抓著手中的帕子,“母親常對九娘說,父親是愛這個家的,他從來不曾來看過九娘,隻是因為他不知道九娘的存在。那,他又從不曾來看過母親呢?”

  房中的空氣都忽然變得冷凝,她有些不適地抬頭,卻發現母親早已淚流滿麵。

  “九娘,不要恨他,你不知道他有多麽愛母親,又是曾多麽的期待你的到來。”

  “他,隻是以為母親不在了……”

  九娘沒說話,母親的話她聽懂了,他的父親很愛很愛這個家,隻是她的父親又是那樣的可憐,不僅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的存在,就連妻子,也不知道竟然還在人世。

  “想。”

  她說著,就算她曾經以為她的父親不是個好人,她仍然想。小時候,每每看著窗外,那一個個的小孩子向著父親撒嬌,她都真的好生羨慕,隻是從未對母親說起過。

  那天,母親在她的房間裏坐了好長時間,說了很多話,一些,她有些聽不懂的話。

  第二日清晨,窗外的鳥雀嘰嘰喳喳的,將她從睡夢中鬧醒,慵懶地梳洗打扮,待最後用唇紙抿出了一抹動人顏色。她靜靜看著鏡子中的女子,本就生的明豔,一經打扮,更是顯得盛世美顏。

  她心情頗好的推開了窗,卻見著那玉蘭樹下,竟是站了一位翩翩白衣公子,正負手立於原地抬頭觀賞著那壓枝的玉蘭。那一刻,她心中忽地一動,因為什麽她不知道,可是她卻知曉,若是時常見著他,她一定會很是開心吧。

  也是那時候,她忽然覺得白衣要比紅衣好看的許多,她就這樣維持著開窗的動作站在窗邊,默默地望著他。

  或是似有所感的緣故,他忽地轉過頭,看見了站在窗邊的她微微一笑,她也忙回他一笑,然後下了樓。

  該走的最終都會走,就像是小院裏的滿院色彩的花期,一年卻隻有一次,花朵開過後便是枯萎落地,是永遠都不可能為了那個失約的旅人而延長的。

  她看著他慢慢地走出小院,心中悶悶地很是難受,看他轉頭來與她告別,再也控製不住心中的情緒,抬手摘下一朵白淨清香的玉蘭,遞了過去,聲音裏帶著絲希冀與懇求,“今日與君相離別,贈君玉蘭勿相忘。錦辰,若是有空,常來坐坐吧。”

  錦辰,便是他的名字。她昨晚在知道後,這兩個字在舌尖轉了幾轉,覺得,真是個好名字,與自己的九娘相比,要好得多。

  “好。”

  一個好字,原來就是他的回答,看著他的背影愈行愈遠,她獨自一人站在原地望了許久,直到,隻剩下了那個無人的拐口孤零零的,那一日後,她第一次嚐到了等待的滋味兒。

  春季到了盡頭,小院裏的花都落了滿地。她覺得可惜,一時竟生出了一股憂愁,與侍女一起將落花掃了起來,然後特地跑到了城外那天旱天也不曾斷流過的溪水旁,看著它們隨著流水飄向了遠方,直到再也看不見。

  她坐在溪邊的岩石上,看著溪水就這樣不停歇的流淌,心中莫名惆悵。人生那樣的短暫,自己的一生又會是怎樣的過法?她想起了母親,母親的這一生不可謂不苦,人生短短幾十載,母親十幾年都是自己一個單薄女子在打拚著,有沒有父親在身邊陪伴,母親一定很累吧,還好,她去找父親了,餘生也一定會過的很好。

  林間小道此時空無一人,想想也是,現在的城中,又哪有像她這般整日閑散的人呢。這個世道,大多數人怕是活下去都難,聽說前幾日北地發生了天災,這樣下來,南下的人怕又是要增多不少。這日回去後,便借著花滿樓的名義買了許多糧食。

  年秋,是個成熟的季節,往年城中必定都是張燈結彩,慶勵豐收。而今年,卻是例外,京都太遠,林州城是途經的唯一一座城池,自然也就成了那些南下難民的首選之地。

  林州城太小,安置不了這麽多的難民,便讓一些人繼續南下,隻留了大概一半的人數。

  這年,煙花街的最角落的那座花滿樓出名了。有人說,這花滿樓的主人還是個年紀不到十八的年輕姑娘,倒是能耐,發粥布施,連著朝廷運來的賑濟糧,竟是生生的保住了城中的幾萬難民性命。也有人說,這花滿樓主人是天上的仙人,有著傾國傾城之姿,是天神不忍看他們遭受苦難,特地派了仙子來拯救他們的。一時種種說法都有。

  城中對此議論紛紛,九娘的這小院還是那樣的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