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煞孤星之名
  “到了,三姐姐快看,是不是好瞧許多!”

  一聲驚歎打斷了蔣若素遊走了的思緒,此刻的她,心緒紛亂。

  “三姐姐,你沒事吧?看起來臉色有些不好。”

  “沒事,方才園子口的風有些大了,一時吹著了而已。”

  蔣玉聽罷,也不多問,點點頭。

  “那姐姐記得回去了要好生歇息。”

  “嗯。”

  蔣玉知道她的這個三姐姐的感知力超凡,想來,現在也並不是真的有什麽私話要與自己說,而是趁著沒有旁人的機會,好好的觀察自己罷了。

  也許用另外一個詞會更加準確,那就是審視,她在觀察自己有多少價值。

  心頭冷笑,蔣玉沒再注意其他,而是徹底放鬆自己。

  最後,蔣若素果真如想的那樣,什麽都沒有感知。

  “姑娘,聽聞雅院的丫鬟們說,那天三小姐回去後,不小心摔了倆盞瓷製茶杯。”

  聽著這個消息的時候,蔣玉正在廚房往倒好的麵粉盆子裏加著水,一旁還放著待會兒會用上的幹桂花和些許蜂蜜。

  都答應了要給寄兒做桂花糕吃,如今正好有空閑,趁著午時去母親那兒吃飯,趕著他下學給他送過去。免得他又在母親麵前告狀,說自己不信守承諾了。

  蔣玉腦海中不自覺浮現出一個麵上白裏透紅,正撅著小嘴,滿臉委屈氣惱地可勁告狀的情景,不由得搖頭笑了笑,一張還有些稚嫩的臉上帶著與年紀不相符的溫柔。

  在廚房的一側,還站著一位老人,姓張,是陸氏當年陪嫁過來的家養嬤嬤,與陸氏一向親近。

  是前兩天陸氏從寺廟裏回來後送來的,說是她如今大了,該時時注意著規矩了。

  當然,明麵上是這麽說,可蔣玉懂,這是母親看她年紀還小,怕還會受別人欺負,特意把身邊親近的嬤嬤送過來保護自己的。

  對此,蔣玉欣喜不已,現在這個光景,自己若是想報仇,除了必不可少的錢財,更必要的,是人手。

  目前她身邊可用之人隻有春紅一個,可謂是少的可憐。

  如今母親派了嬤嬤過來,倒是能幫她的大忙。而這個張嬤嬤,上輩子她略有耳聞,是個有成算的,而且對母親是絕對的衷心,是個可用的人才。

  蔣玉的想法,站立在一旁的張嬤嬤自然不知道。

  張嬤嬤看著正小心熟練地調著配比的小小姐,心頭一陣欣慰。

  這兩日她也算看明白了,這個小小姐是真的懂事,對母親孝敬有理,對弟弟,是寵愛非常,卻又不會過度溺愛。若是小少爺做錯了事,還不是一味的打說,而是笑眯眯地將道理細細道來。

  對於年紀還小的蔣寄來說,姐姐沒有新來的夫子那般嚴厲,動不動就用戒尺打人,一直笑著,卻讓他莫名地打心眼裏畏懼,所以一向服從蔣玉的管教。

  當然,怕是一方麵,蔣寄對蔣玉,也是沒來由的聽話。

  張嬤嬤原是想著,若是這個小小姐真的是太天真,自己就暗暗幫她解決掉那些危險便是,至於再進一步,就不是她一個嬤嬤所能觸及的了。畢竟,一個人未來的好壞還要自己走才是,而她,隻需按照小姐的要求,細心照料著。

  但是,照如今來看,這位小小姐人雖小,心智倒不弱。

  一時之間,張嬤嬤倒真起了好好幫襯之心。

  “嬤嬤站著無聊,不妨給我講講外麵的趣事兒,我也聽個樂趣。”

  蔣玉伴著粉,一副不在意的形態。

  說來也是悲催,算算日子,她醒來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礙於理教,她跟本就不能外出,院子裏春紅又不能時常出府,所以對外麵發生的事知之甚少。所以,她現在是急需外界消息來確認具體的狀況。

  “姑娘是想聽哪一方麵的?”

  “最近外界發生的一切大事,我都想知道。”

  蔣玉意有所指地看著張嬤嬤,她相信張嬤嬤是個聰明人,不該問的不必她說,不該懂的,心裏知道就好。

  張嬤嬤看了小小姐一眼,滿意地笑了笑。

  “姑娘就是聰慧。”

  蔣玉也笑了

  “不及嬤嬤。”

  “聽說,前日戶部侍郎家的嫡女去寶來寺廟上香,回來路上遇到了土匪截路。”

  話未完,便聽張嬤嬤歎息了一聲,語氣多了幾分無常。

  “這謝家的四小姐說起來也是個可憐人啊,不容易有個好親事,這一鬧騰,怕是日後都不好過了。”

  蔣玉笑了笑。

  這件事她倒是還有些印象,那謝家四小姐謝莞說起來也算是個妙人!

  與謝莞結親的未婚夫家,是京都不多的皇恩承澤的安郡王府。據說出了這樣的事後,本是與郡王府次子安風結親的對象,從謝家四小姐謝莞換成了謝三小姐——謝柔。

  想及此,蔣玉嗤笑一聲,那個謝柔,倒是藏的深得很。麵上柔柔和和,任哪一個人,都不會把懷疑的目光放在她身上,與蔣若素,倒是相和的很。

  不過,在眾人都以為這謝莞會傷痛欲絕之下,選擇自盡或是常伴青燈古佛之時,她出乎意料地選擇了從商。

  連她當時聽了,也是驚了驚。

  “這世上,一個人的命運又哪是看的那般簡單易猜?要我說啊,這四小姐是個不認命的。”

  張嬤嬤此時還未放下對謝四小姐的惋惜與悲歎,聽著蔣玉的這番話,心頭有什麽東西忽地沉了沉。張開嘴想要說些什麽,卻是半響無言。

  張嬤嬤總覺得她家小小姐是話中有話,可又不懂為什麽,想了想,但也沒多問。

  蔣玉瞧這模樣,知進退懂尊卑,瞬間對張嬤嬤的好感又增加幾份。

  說來也是好笑,什麽叫該是一家,注定是要成一家人的。

  這謝四姑娘倒是有個經商的好腦子,不過一年光景,便用自己的私房,將這京都商圈,撕了道口子。雖不至於威脅那些經商世家,也還是小有些影響的。

  後來,據說出外遊曆歸來的安郡王府大公子,在街上對謝四小姐一見鍾情。

  大公子安然看著溫潤儒雅,做起事來卻是出乎意料的果斷堅決。當天回府後,便對謝四姑娘展開有計劃的追求。安夫人不同意這門親事,可是耐不過兒子的雷厲風行。

  最終,謝四小姐手著豐厚嫁妝,風光大嫁。

  據傳,連著銀錢都在刻意逛遍整條大街時不停灑著,安大公子滿臉喜意,麵上更加如沐春風,讓不少鄰街大姑娘小媳婦紅了臉。

  蔣玉搖搖頭,拉扯回跑遠的思緒,手上動作不停,心裏卻在沉思。

  這謝家四小姐倒是她從此翻身的好機緣。

  “其他的呢?”

  蔣玉看見張嬤嬤似是想起了什麽,不等她說起,率先問起來。

  張嬤嬤有些期期艾艾。

  “老王爺一家戰死沙場,獨留下了一個病嬌體弱的小公子,聽說近日就要被送離皇城了。”

  老王爺家的獨脈公子?身嬌體弱。

  蔣玉想了許久,終於有了些印象。

  大明朝唯一的異性王爺,自小體弱多病十四歲之時被送離皇城,自此從未有過他的消息。有人說,他已經死在了不知名的角落,還有人說,他還是那般半死不活。

  常有老人家拄著拐杖,念叨著老王爺的好,一旁侍立的小孫女兒偶爾也會紅紅臉,隨即又想起了什麽,方才紅火若驕陽的臉,變的煞白。

  無他,隻因為這位早承父位的小公子雖體弱,卻生的一副真真好的皮貌。

  當年雖不過十四,卻讓四周圍看的百姓驚為天人,人群曾一時間失控。

  但,想到護國寺有名的寂安大師的觀相之批語,失控的人群又很快安靜下來,不少百姓已經開始逃離了。隻因,他是天煞孤星之命,生來便是克星。

  畢竟,連王爺府裏那般貴氣的人都被他克死了,更何況他們這些小老百姓呢?

  想起自己登位一年之後,在一次酒宴上見到的那抹身影,不由得輕歎一聲,皎皎公子,怎奈命非所處。

  據她所知,當時先皇一直都在籌備著一舉端滅戰王爺府,後來穆連城登基,暗地裏也從未置之不理,那年他回京,怕是就是穆連城的詭計了。

  蔣玉低垂著眉眼,莫名有些傷感。

  “可,這戰王爺府與我們又有何幹係?”

  張嬤嬤此時真的是極其為難了。

  “姑娘,這以前小公子無事還好,可如今離朝,就算老爺不去,姑娘礙著情分,也必須去送一送。”

  “恩情?我,怎不知與戰王府還有這等關係?”

  蔣玉聲音有些空洞

  可張嬤嬤並沒有聽出不同,許是事情說出來後就容易了,此時張嬤嬤已恢複了平靜模樣。

  “姑娘,當年夫人生你之時難產,太醫說要用到血蓮救命,是戰王府的夫人,派人送了株血蓮,才平安生下你。”

  頓了下,張嬤嬤有些感激地說道:“戰王府對小小姐有救命之恩,但,去不去,夫人已經與老奴說過,一切,還看小小姐的意思。”

  蔣玉思緒真的有些亂了。

  救命之恩?那她前世怎麽沒去送送?想了想,是了,前世的自己,一聽到天煞孤星,就直接拒絕了母親的提議,哪裏會談送行呢?

  看來,是非去不可了。

  前一世,她就對他有所愧疚了,一恩未報,又添新恨。

  如今,她又怎麽可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遠走,卻連送一送的舉手之勞都不肯為?那樣的皎皎公子,蔣玉莫名為之不舍。

  “嬤嬤,都說生恩重於天,戰王府相當於救了母親與我的性命,無論如何,我都理應去為之送行。”

  “可,小公子有天煞孤星命格,小小姐你不怕嗎?”

  張嬤嬤在高興之餘,想到他的命格,也有些遲疑。

  對此,蔣玉無所謂的笑了笑,

  “隻是一個批語,又如何能代表一生?再者,再造之恩,我怎能因此退縮。”

  聽罷這話,張嬤嬤欣慰地老淚奪眶,

  “小小姐真的是長大了。”

  蔣玉沒在說話,隻是更加認真地做著手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