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明朝版的南極科考
  移民的組織工作還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老皇帝也已經確定在明年的科舉考試當中,小皇帝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環節裏,無論是真的還是冒充的。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有了基本的解決方案。唯獨那個躲在波斯灣沿岸的神廟當中的貝寧,還是創業者們心中解不開的一個疙瘩。

  為此僅因為最終決定提前派一批人到朱壽的封地去開展先期的偵查工作,並幫助他進一步確立在那裏的地位。

  而這一批人當中,是不可能沒有穿越者的。

  當然考慮到忠誠可靠一類的因素,通州係的創業者們並沒有太多人入選,然而除了他們以外就隻剩下科考係的人數還比較充裕。

  而那條巨大的南極科考船,雖然流量還夠前往南極,但經過多次往返日本以及朝鮮的航行之後,他們的油料已經無法支撐從南極返航的航程。

  考慮到他們對於明朝的忠誠,以及穿越者們未來的規劃,還有科考船本身太過招搖等等原因,老皇帝最終艱難的答應了他們前往南極一趟的行程要求。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這次執行科考任務的同誌當中,有一些是第1次前往南極的,雖然他們在半路上就穿越了,但如果不去南極看一看的話,似乎是對不起自己的使命。

  老皇帝對於他們的這份執著是給予了肯定的,所以才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但這也是有先決條件的,首先因為燃油不夠的緣故,科考船隻能半路永遠的停留在某地,這意味著明朝將會失去這個重要的運輸力量,好在他們的運輸事務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

  通州係的那些先進裝備,隻有兩成左右,需要運送到朝鮮和日本去安家,而且由於日本那邊的情況還不明朗,加上明朝從陸路前往朝鮮的路途,也並非就那麽不可靠,所以科考船的運輸任務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樣誇張。

  何況有些裝備還是留在北京附近,比較讓老皇帝放心。

  就算要運到杭州、漢中,或者幹脆是四川去,也比放在朝鮮邊境上要讓他安心。

  當然前往內地的運輸任務和科考船就沒有什麽關係了。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名將就沒有使用這條科考船的需求來,他若沒有朱厚照這檔子事的話,或許這種需求確實是已經大大減少了,但既然有了皇帝這樣重要的人物,客居海外那麽科考船,就必然會承受一些意想不到的任務。

  比如運送一批物資人員過去。

  因此在科考隊員矢誌不渝的這次南極航程之中,伊朗竟然離奇地成為了他們必須要前往的一站。

  當然,他們這次客套也因為穿越而擁有了與眾不同的意義。

  21世紀的人們可沒有多少人見識過16世紀的南極洲是什麽樣子的,在環境還沒有汙染的年代,能夠對南極洲展開一次野蠻時代的考察極有可能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即便這種意義也有可能無法讓後世的人得知。但隻要他們知道,似乎就已經得到了巨大的滿足。

  雖然不能揚名立腕,但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其實都是在求知欲的催生之下,演變成了與眾不同的性格。

  甚至有些人提出建議,由於從伊朗直接南下前往南極洲並不是一條特別安全的航程,因此他們似乎應該挨著海岸線,從非洲的東海岸,通過好望角前往南極洲。

  那樣的話他們甚至可以在非洲東海岸看一看,當時還沒有滅絕的渡渡鳥。

  這個提議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讚同,不過,那也意味著他們在返程的時候,更加缺少燃料,而不得不停留在更南的位置上。

  按照明朝的計劃,穿越者們計劃開發菲律賓群島和澳大利亞,主要是為了搶占那上麵的銅料和鐵礦石。

  菲律賓他們恐怕是顧及不上了,但澳大利亞的南海岸或許可以成為他們以後的家。

  沒錯,他們雖然不是第1批前往伊朗的移民,但是是第1批前往澳大利亞的移民。

  他們一旦到了那裏,短時間內是沒有希望再回到明朝了。

  可這是他們不得不接受的結局,因為他們的油料已經不夠了。所以如果還要執迷不悟的前往南極洲的話,那麽澳大利亞已經屬於他們較好的歸宿了。

  雖然還有南美洲的巴西海岸可以選擇,但是那裏已經在幾年之前就出現了葡萄牙的殖民者,到時候一場腥風血雨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而非洲的東西海岸更是遍布殖民者的貿易點,對於他們來說更加不友好。

  所以澳洲的袋鼠們是他們必然的朋友。

  不過這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距離到達澳洲也還有很遠的航程,至少在他們的船隻裝滿貨物之後,他們的第1個目的地是那個曾經在新聞上經常和美國對抗的地方。

  波斯灣的石油儲藏在500年之後是很多人都覬覦的資源,但是現在這些石油都無法成為他們船隻的油量,因為他們大部分還都躺在地底,少數冒上來的家夥們收集起來也不算容易,即便能夠收集到手放在郵箱裏也不見得能夠用,即便能夠用,恐怕對發動機的傷害也會很大,到時候半路拋錨的,他們可能就隻能在海上活活餓死了。

  總之一句話,在沒有現代工業體係幫助的情況之下,這群人想要獲得油量不濟,除了使用通州係的那些除藏品之外,短時間內是沒有別的選擇的。

  但通州係穿越者的夾子其實已經被他們掏空了,明朝在這方麵對他們是極為慷慨的。左右,他們也沒有能夠燃燒這些油量的船隻。

  因此在兩個月之後,航速似乎占據著一定優勢的科考船,竟然來到了朱壽的封地之中。

  此時的小皇帝還在外打仗,聽傳回來的消息,他在前不久的一次圍城戰當中,險些被一塊石頭打中躲避的時候,不慎掉進了坑裏,據說摔傷了膝蓋和胳膊,但傷勢並不算嚴重。

  隻是從皇帝的處境來看,他的身份似乎發生了改變,從一名負責戰功審計的官員,變成了前線督戰的要員。

  這讓人有些食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