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建議從他國買糧
“我覺得太子殿下還是要對此事上心一二,我剛才聽饅頭店的老板說,今年雪下的早,好些田地麥種還未曾播種,地就已經被凍住了,隻怕之後也不好再播種,如此一來,來年的糧食也必然有所影響!”尹秋眉眼間染上一抹擔憂。在現代,國家會宏觀調控這些價格,不會出現大量囤積的事情。
可古代條件不方便,很難做到統一調控。
“夫人是什麽意思?”上官清微微皺眉,總覺得尹秋話中有話,似乎在擔心什麽?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們有的吃有的穿,便什麽事情也沒有,可一旦沒有了吃的與穿的,活不下去了,少不得就要聚眾鬧事了!”尹秋歎息著說道,“就像剛才,說了舍饅頭,可一開始這些人第一反應卻是搶。”
上官清微微沉默。
“有人囤積糧食,朝廷的確不方便管,可朝廷至少要對這一方麵有政策,最好能囤積足夠東臨國百姓們之後吃的糧食,如此一來,囤積糧食的人,想要趁機發財,也不會得逞。”尹秋說著自己的想法。
上官清微微深思,在抬頭看向尹秋,忽然間明白,為什麽尹秋會是護國寺紫檀大師覺得有緣之人,雖是女子,但卻心係百姓,能為百姓們做出一些事兒來。
這還是女子,若是男子……
聽說這邊有人舍饅頭,不少災民朝著這邊湧了過來,饅頭很快不夠後麵的人領取:“不好意思,今日舍三百個饅頭,已經沒有了。”
“啊,沒有了,我們好幾天都沒有吃飯了!”有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孩子,頓時就哭了:“老板,我不要饅頭,你給我女兒一個好不好?”
女子懷中的孩子瘦瘦的一團,乖巧的抱著她娘親。
“冬梅,你拿著銀子去別處看看,可還有買饅頭或者包子的,按照她們的人數一人購買兩個,分發給他們。”尹秋看了那孩子一眼,歎了口氣,對著冬梅說道。
左右她有天下第一樓的收入,火鍋店也有自己的收入,暫時施舍他們,也不是不行。
“是,夫人。”冬梅立刻應道。
那女子立刻謝謝道:“多謝夫人,多謝夫人。”
“誰沒有一個難處,往後一切都會好的。”尹秋輕輕安慰女子,也算安慰這些災民,心中一動。
自古以來,除了朝廷賑災之外,其他人賑災一個不好,可是會被災民賴上怨上,所以後來提出以工代賑以後,往後的賑災基本都用這個辦法。
也許……
不過,她的火鍋店,作坊鋪子……
對了,大棚種植還需要人,也許可以接收一部分品行憨厚老實正直的災民。
“將軍夫人,前麵就是天下第一樓,有沒有空一起吃頓飯?”上官清有心想要向尹秋多討教一二關於糧食的問題。
如今北郡雪災,朝廷又要賑災,糧食自然也不多。
國庫,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國庫裏的糧食也不多,如今朝堂之上便是父皇也在發愁怎麽解決這件事情。
“好。”尹秋應聲,二人朝著天下第一樓走去。
進入雅間,上官清便問道:“將軍夫人,不瞞你說,朝廷國庫裏的糧食不多,而今北郡雪災,朝廷又要分派物資,又要賑災,根本顧不過來。”
尹秋沒有想到是這樣,可國庫沒有糧食,她也沒有辦法啊。
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
“不知道將軍夫人對雪災,還有糧食有何解決方法?”上官清帶著幾分希冀,看向這個提出火炕,造福了東臨國百姓的女子。
總覺得她應該是有辦法的!
“我能有什麽辦法?”尹秋微微有些哭笑不得:“雪災,朝廷肯定不會不管,自然是要派人去解決。”
上官清苦笑了一下。
皇上的確派人去賑災,不僅如此也派了專門的盤火炕匠人,讓這些人分別前往東陵過各處教導東臨國百姓盤火炕。
可北郡偏院,又加上北郡那邊的商人早早的就囤積糧食與棉花,導致糧食與棉花價格翻倍,窮苦人家根本負擔不起,隻能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
“昨日最新傳來消息,說是北郡已經餓死凍死了約莫有五六百人,北郡不敢隱瞞,上報之後,父皇大怒。”太子歎氣:“北郡的奸商把持糧食,父皇又不能宰了他們,再耽擱下去,隻怕要餓死更多的人。”
“已經餓死,凍死那麽多人了?”尹秋怎麽也沒有想到,現實情況遠比想象的要嚴峻的多。
她擰眉沉思。
“太子殿下,既然東臨沒有糧食,那麽與東臨接壤其他兩國總有糧食吧?”尹秋想到進口:“您看,能不能找信得過的商人,不動聲色的去其他國家購買糧食,買好之後便離開,縱然別的國家察覺到什麽,但也來不及了。”
“別的國家購買?萬一被發現了的話,隻怕會引來他國虎視眈眈!”上官清皺眉。
“可如果東臨出現暴亂,難道別的國家就不會虎視眈眈?”尹秋反問。
上官清被問住。
尹秋唏噓了一下,抿了抿紅唇:“太子殿下,我是一個女子,也不太懂什麽國家大事,出的主意,你考慮一二。倘若能購買足夠的糧食,不僅能解決眼前,還能解決來錢的問題。那些個奸商若知道朝廷不缺糧,那麽他們囤積在手中的糧食就會賣不出去,必然會降價!對了,棉花也是一樣!”
“這個……”
“太子殿下,您好好想想,如今還隻是雪災,我聽說北郡那邊還有山,萬一雪崩的話,會更遭殃!”尹秋憂心忡忡。
這個冬天,東臨國還真是多災多難。
“太子殿下,不好了,宮中傳來消息,北郡兩個靠山的鎮子發生雪崩,還好公孫世子早前進宮稟告皇上,皇上吩咐人下去有所防備,隻是如此一來,北郡那邊先前派過去的物資就不夠,皇上請您立刻進宮!”太子殿下的護衛憂心稟告。
太子殿下立刻神色一變:“將軍夫人,本宮先走了。”
“恭送太子殿下。”尹秋目送上官清離開,抬頭看向北郡的方向,輕輕歎了一口氣,糧食等物資不解決,東臨國的這個冬天,沒有人能睡好。
可古代條件不方便,很難做到統一調控。
“夫人是什麽意思?”上官清微微皺眉,總覺得尹秋話中有話,似乎在擔心什麽?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們有的吃有的穿,便什麽事情也沒有,可一旦沒有了吃的與穿的,活不下去了,少不得就要聚眾鬧事了!”尹秋歎息著說道,“就像剛才,說了舍饅頭,可一開始這些人第一反應卻是搶。”
上官清微微沉默。
“有人囤積糧食,朝廷的確不方便管,可朝廷至少要對這一方麵有政策,最好能囤積足夠東臨國百姓們之後吃的糧食,如此一來,囤積糧食的人,想要趁機發財,也不會得逞。”尹秋說著自己的想法。
上官清微微深思,在抬頭看向尹秋,忽然間明白,為什麽尹秋會是護國寺紫檀大師覺得有緣之人,雖是女子,但卻心係百姓,能為百姓們做出一些事兒來。
這還是女子,若是男子……
聽說這邊有人舍饅頭,不少災民朝著這邊湧了過來,饅頭很快不夠後麵的人領取:“不好意思,今日舍三百個饅頭,已經沒有了。”
“啊,沒有了,我們好幾天都沒有吃飯了!”有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孩子,頓時就哭了:“老板,我不要饅頭,你給我女兒一個好不好?”
女子懷中的孩子瘦瘦的一團,乖巧的抱著她娘親。
“冬梅,你拿著銀子去別處看看,可還有買饅頭或者包子的,按照她們的人數一人購買兩個,分發給他們。”尹秋看了那孩子一眼,歎了口氣,對著冬梅說道。
左右她有天下第一樓的收入,火鍋店也有自己的收入,暫時施舍他們,也不是不行。
“是,夫人。”冬梅立刻應道。
那女子立刻謝謝道:“多謝夫人,多謝夫人。”
“誰沒有一個難處,往後一切都會好的。”尹秋輕輕安慰女子,也算安慰這些災民,心中一動。
自古以來,除了朝廷賑災之外,其他人賑災一個不好,可是會被災民賴上怨上,所以後來提出以工代賑以後,往後的賑災基本都用這個辦法。
也許……
不過,她的火鍋店,作坊鋪子……
對了,大棚種植還需要人,也許可以接收一部分品行憨厚老實正直的災民。
“將軍夫人,前麵就是天下第一樓,有沒有空一起吃頓飯?”上官清有心想要向尹秋多討教一二關於糧食的問題。
如今北郡雪災,朝廷又要賑災,糧食自然也不多。
國庫,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國庫裏的糧食也不多,如今朝堂之上便是父皇也在發愁怎麽解決這件事情。
“好。”尹秋應聲,二人朝著天下第一樓走去。
進入雅間,上官清便問道:“將軍夫人,不瞞你說,朝廷國庫裏的糧食不多,而今北郡雪災,朝廷又要分派物資,又要賑災,根本顧不過來。”
尹秋沒有想到是這樣,可國庫沒有糧食,她也沒有辦法啊。
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憑空變出糧食。
“不知道將軍夫人對雪災,還有糧食有何解決方法?”上官清帶著幾分希冀,看向這個提出火炕,造福了東臨國百姓的女子。
總覺得她應該是有辦法的!
“我能有什麽辦法?”尹秋微微有些哭笑不得:“雪災,朝廷肯定不會不管,自然是要派人去解決。”
上官清苦笑了一下。
皇上的確派人去賑災,不僅如此也派了專門的盤火炕匠人,讓這些人分別前往東陵過各處教導東臨國百姓盤火炕。
可北郡偏院,又加上北郡那邊的商人早早的就囤積糧食與棉花,導致糧食與棉花價格翻倍,窮苦人家根本負擔不起,隻能餓死的餓死,凍死的凍死。
“昨日最新傳來消息,說是北郡已經餓死凍死了約莫有五六百人,北郡不敢隱瞞,上報之後,父皇大怒。”太子歎氣:“北郡的奸商把持糧食,父皇又不能宰了他們,再耽擱下去,隻怕要餓死更多的人。”
“已經餓死,凍死那麽多人了?”尹秋怎麽也沒有想到,現實情況遠比想象的要嚴峻的多。
她擰眉沉思。
“太子殿下,既然東臨沒有糧食,那麽與東臨接壤其他兩國總有糧食吧?”尹秋想到進口:“您看,能不能找信得過的商人,不動聲色的去其他國家購買糧食,買好之後便離開,縱然別的國家察覺到什麽,但也來不及了。”
“別的國家購買?萬一被發現了的話,隻怕會引來他國虎視眈眈!”上官清皺眉。
“可如果東臨出現暴亂,難道別的國家就不會虎視眈眈?”尹秋反問。
上官清被問住。
尹秋唏噓了一下,抿了抿紅唇:“太子殿下,我是一個女子,也不太懂什麽國家大事,出的主意,你考慮一二。倘若能購買足夠的糧食,不僅能解決眼前,還能解決來錢的問題。那些個奸商若知道朝廷不缺糧,那麽他們囤積在手中的糧食就會賣不出去,必然會降價!對了,棉花也是一樣!”
“這個……”
“太子殿下,您好好想想,如今還隻是雪災,我聽說北郡那邊還有山,萬一雪崩的話,會更遭殃!”尹秋憂心忡忡。
這個冬天,東臨國還真是多災多難。
“太子殿下,不好了,宮中傳來消息,北郡兩個靠山的鎮子發生雪崩,還好公孫世子早前進宮稟告皇上,皇上吩咐人下去有所防備,隻是如此一來,北郡那邊先前派過去的物資就不夠,皇上請您立刻進宮!”太子殿下的護衛憂心稟告。
太子殿下立刻神色一變:“將軍夫人,本宮先走了。”
“恭送太子殿下。”尹秋目送上官清離開,抬頭看向北郡的方向,輕輕歎了一口氣,糧食等物資不解決,東臨國的這個冬天,沒有人能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