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179.舊事身份
  安媽媽雖是心中嘀咕,但她瞥見小家夥懷中揣著的肥兔子,也極有眼色地沒有再說些什麽。

  “安媽媽,我記得已逝段將軍膝下無子無女,且其妻段黃氏在段將軍逝後便自行了卻紅塵,遁入空門,去了那帝都遠郊的尼姑庵中做了道姑?”

  安媽媽頗為驚訝地看了楚曦一眼,似乎是在疑惑,好端端的,她為何要提及這件過往之事。

  她斂下目光,壓下心中的惑然,微微頷首,“是的,那段夫人如今確實是在帝都遠郊的水月庵中修行。”

  楚曦聽著點了點頭,“知道了。”

  前些年北方蒙地之人暗中動作不斷,偶有動亂,她阿翁便派了段洪文將軍領兵十萬前往蒙地,去平定蒙地。

  剛開始時,我方勢頭大好,段將軍兵法如神,使得那蒙人被打得節節敗退,捷報便像是如流水一般不斷地傳往帝都。

  但是後來,不知為何前方的哨報卻與帝都斷了消息,帝都之中再也收不到有關與那段將軍的任何消息。

  她阿翁收到的最後一則消息是——

  段將軍攜軍馬五百,望突襲蒙人主力。

  她的阿翁瞞下了這則消息,故而知道這則消息的出了朝中極為重大之臣之外,便也就她一人知道。

  而她也知道,那哨報斷了消息的事想來便該是那段將軍親手做的,與他阿翁壓下最後一則消息的目的一樣。

  是為以防突襲消息泄露,使得敵軍為此有所防備。

  那時,因為消息被她阿翁給壓下,故而這久久未再有消息的,帝都之中便人人暗中猜測,那段將軍怕是已然是為國捐軀。

  然而,這無甚消息的局麵整整持續了一月,一月後,當他阿翁再次收到前線哨報時,收到的卻是那段洪文將軍的死訊。

  段將軍先前確實是率了五百精銳去突襲蒙人主力,但是待他們到了想要設伏的地點時,才發現中了蒙人的全套。

  段將軍與那五百精銳全軍覆沒。

  而她阿翁無法,隻能封兵部侍郎楊遷為帥,前往蒙地支援,此戰又曆時八月有餘,以楊遷大勝,蒙人退居百裏而終。

  楚曦坐在馬車的軟墊之上,望著茶盞中沉浮著的花朵,一雙杏眸宛若秋水深沉。

  當年她便知道,這場戰局段將軍原本已有大勝之勢,可是驟然間卻落得個馬革裹屍的打敗下場,其中定是有什麽貓膩的。

  既然是她都知道的事由,那麽她阿翁那處定然也該是知道的。

  但是奇怪的事,事後他阿翁竟是什麽動作都沒有,對段將軍因何戰敗的事由更是不查不問。

  僅僅是在此戰大勝班師回朝之後,嘉獎了段將軍的妻母。

  雖說她阿翁到後來也是命了大理寺卿去著手調查此事,最後查出此事是段將軍身邊的一名親侍背叛,投靠了蒙軍至使。

  可是帝都中的明眼之人都能夠看出,大理寺卿領命後查案匆匆,如此隻不過是為了走個過場罷了。

  阿翁此舉,便更是連楚曦覺一頭霧水。

  但是她心中亦是明了,以她對她阿翁的了解,她阿翁隱而不發通常是有兩種原因。

  要麽是她阿翁覺得時候未到,尚未到那肅清的時機。

  要麽便是這其中牽連之人,令她阿翁覺得一時之間難以下手,為不打草驚蛇這才隱忍不發。

  依她之見,她阿翁該是屬於那後者的。

  楚曦想著,伸手隨意地從前方小桌子上的青花小盤中,撚起一塊製成花樣的紅豆米糕,遞給了身邊的小家夥。

  小家夥接過那紅豆米糕,緊接著楚曦明晰地見到他眼中隱藏著的繁星閃亮。

  “吃吧。”

  她看著小家夥吭哧吭哧地啃著那紅豆米糕,微鼓的雙頰宛若那啃食鬆果的鬆鼠一般甚是可愛。

  楚曦便不由地柔聲問道:“如何,我這米糕滋味可是不錯吧?”

  回應她的,是小家夥如小雞啄米一般不斷點著的小腦袋。

  見此,她便將那青瓷小盤朝裏拉了拉,拉近小家夥,“既是好吃,便可多吃一些。”

  說完,話語微頓,而後思慮了幾瞬,她又接著說了一句。

  “不過即便是再如何喜歡,也需記得食之適量,否則一會兒到了用膳之時便會覺飽而不食,如此可便是本末倒置了,可懂?”

  小家夥停下啃食糕點的動作,望著身邊的小姐姐認真地點了點腦袋。

  安媽媽見聽聞楚曦對小家夥肅容說教的言語,心中不由地吃笑地搖了搖頭。

  嗬嗬,這言語……可不就是往昔她對小殿下說的勸諫之語麽?

  往昔做這本末倒置之事的,可不就是她家的小殿下麽!

  安媽媽見楚曦不再對那段夫人的事往下開口尋問,麵上雖是不顯,可這股疑雲卻是留存在了她的心底深處。

  她暗中瞥了眼楚曦身旁,坐得極為端正的小家夥,眼眸深深。

  小殿下此番驟然出口,與她尋問那位段夫人的事由,定然不會是為了什麽無中生有之事。

  並且,她心中隱隱覺得,小殿下此番驟然提起那段夫人,該是為了這位被她給帶下山的小和尚。

  楚曦微微斜靠著身子,神情愜意非常地觀賞著那小家夥,鼓著雙頰啃食糕點的小模樣。

  如若她當真要將這小家夥帶入皇宮,帶進朝陽閣中久住,那麽這小家夥便必須要有一個足夠的身份。

  否則,既便她接她阿翁為這小家夥力排眾議,但那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定會在往後埋下什麽禍患。

  所以若真是要做,還是做徹底些的好。

  那段將軍為國捐軀為南楚百姓所尊敬,而那位段黃氏自丈夫逝後便自行絞了頭發,去了那尼姑庵中,自此拜佛誦經不問世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那段洪文與段黃氏此生恩愛非常,自他娶了段黃氏之後,府中未曾納過一房費側室婢妾。

  既便那段黃氏早年間有孕早產傷了身子,大夫斷言怕是難以再有身孕,段洪文也遵循著當年對妻子的諾言。

  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諾言。

  便是後來段洪文的生母,以孝之一字壓其身,逼他納妾,最後也是在段洪文攜妻離府另尋院居而不了了之。

  段洪文這般行事,可不就是要攜妻脫離段府的意思麽?故而從那之後,段洪文夫婦與段府的關係便便降到了冰點。

  所以,直到段洪文為國捐軀之時,這對夫妻的膝下也未有一兒半女。

  白紗之下,朱唇輕勾。

  這,可不就是現成的一個身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