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祥雲木簪
  楚曦飛快地穿過一道道雕花拱門,朝著那府門的方向而去。

  許是步履過快的緣由,小姑娘身上的潔白裙擺與那幕籬白紗由風帶起,向後飄起一抹柔美的弧度。

  然,突然間,那弧度戛然而止。

  楚曦看著那門前站著的一群人,一時間進退維穀,不知所措。

  尤其是當她看見那為首的,站若鬆柏的男子,心中戰戰,卻是動彈無法地呆立當場。

  那男子身著一襲玄黑錦袍,戴有白玉冠,氣宇軒昂,氣勢卓然,讓人無法忽視,隻一眼就能在一行人中看見他。

  隻是這通身泛著貴氣的男子,不知為何卻簪著一支做工粗劣的木簪。

  男子戴著那簪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可卻不知為何又顯得分外和諧。

  那簪被雕成祥雲的形狀,隻那祥雲被雕的坑坑窪窪,做工拙劣地不堪入目。

  旁人乍一看上去,還真看不出那是一朵雲,反而像是被紮了許多小洞的篩子。

  至於為何,楚曦能看出那是一朵雲,而不是木篩子麽,隻因雕成那木簪的貌似、好像就是她……

  一日,天朗氣清,某小祖宗歪斜著身子,在榻上尋了個舒服位子,窩在綿軟的絲綢軟墊上,手上拿著一本書冊正津津有味地品讀著。

  這書冊,可不得了,命運多舛著呢!

  可不,能在太孫殿下的嚴厲管控之下,過三關斬六將地成功到達小祖宗的手中,其中有多少艱辛,唉……

  真真是不可說矣!

  若說是尋常的書冊也就罷了,太孫殿下又哪裏會不讓小祖宗好學讀書呢?

  隻這書冊,便是坊間流傳著的,各家有此興趣的小姐會使人買回,縮在被裏偷看的戲文話本子。

  而小祖宗手頭上的這本,是她三表兄冒著被她大兄發現的生命危險,給她從宮外偷渡來的。

  講得是一個修仙之人,長得風流倜儻,實際上卻是個人麵獸心的。

  極喜愛招惹那些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小姐,虜獲芳心之後,又將她們無情拋棄的故事。

  小祖宗她邊看著書,邊不時拿起一旁小桌上備好的,尚冒著熱氣的花茶輕抿一口,或是撚起桌上精致小碟中碼成小山的桂花糕。

  讀書,品茶,吃糕點,這簡直不能再悠閑愜意。

  這本話本子,她已看了大半,其中她最喜愛的人物,便是那修仙之人的師兄。

  話本之中是如此描繪這師兄的——

  冰肌玉骨,目若深潭,長年身著一襲白衣,盤成髻的發上簪著一支祥雲桃木簪,還係著一條玉色緞帶。

  其每每禦劍飛行之時都會隨風飄揚,從而給人以一種飄飄欲仙之感。

  至於問她為何會單單喜愛這一人物麽……除了他的樣貌確實是俊秀好看之外,隻因那書冊中描寫到了一句——

  “別看師兄整日板著一張臉,端肅非常地模樣,實際上師兄在私底下卻是一個極愛食甜糕的,尤其是那寶珍樓裏的桂花糕,一次能吃十幾塊還算少的。”

  便因了這句,小祖宗便大手一揮地認定了,這話本子裏的師兄定然是與她誌同道合的人。

  否則,他們又何以都喜愛這桂花糕?何以一樣的麵容好看?何以一樣的具有俠義心腸?

  如上種種,便讓小祖宗對這師兄,頗具好感,這許也是後來,她一見到她家大師兄便有好感且愈加喜愛的緣由之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當下目光炯炯的小祖宗,腦海中僅有一個念頭,她想她知道到底該拿什麽東西來送給她大兄,以作為他的生辰之禮了。

  那就是,這話本子中師兄頭上簪著的那隻祥雲桃木簪。

  朝陽閣裏的小祖宗想要刀具,那可是件大事!即便那隻是把小巧的刻刀,那也是又傷到小祖宗的風險在的。

  故而朝陽閣中之人,誰也不敢將那刻刀交到她的手上。

  不然,若是當真讓小祖宗哪裏劃了破了,見了紅了,那責任可是誰都擔當不起的。

  眾人原以為,這小祖宗隻是突然一個熱勁兒上頭,小孩子麽,心大。

  想著她沒拿到這刀具,過個兩三天,碰到其它新鮮事兒了,那熱頭勁兒過了,也就會忘記這茬兒。

  可誰都沒有想到,小祖宗見他們不給刀具,便直接尋到了她阿翁哪兒,將此事給過了明路。

  這下,有了今上應允,誰還敢不將那刀具給她?

  朝陽閣中的眾人隻能每日在她用刀之時,戰戰兢兢地盯著,生怕她一個不小心便會傷到自己。

  那時眾人也是有些許惶惑的,平素裏生怕小祖宗會收到一丁點上傷的今上,何以如此痛快地便應允了她?

  隻眾人不知道是,他們今上實際上也是極其不想答應小祖宗,讓她觸碰刀具的。

  可是再是極其不想不願又如何?小祖宗隻需在他們今上的懷裏撒撒嬌,便是什麽不可以都變成可以了。

  況且,小祖宗那要觸碰刀具的緣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且還處處在理。

  說是想著要親手給她大兄備上一份特別的生辰之禮,這理由讓他們今上如何拒絕?

  總不能不讓她給她大兄準備這份生辰之禮,或是讓她隨意給她大兄準備一份吧?

  但,小祖宗她阿翁倒是有隱晦地給她旁敲側擊過,說是什麽隻要心意到了便好,不用自己動手讓他人動手之類。

  不過這些話語,左耳進右耳出的,小祖宗覺得自己啥都不曾聽到過。

  明帝見自家小阿貊便如此執拗地想要親手雕琢一支桃木簪,最終也是拗不過,忍著心中翻騰的酸意,便隨著她去了。

  他小阿貊還從未給他雕製過桃木簪呢!怎的就如此生生便宜了那小子?

  故而,那段時間朝中各位大臣突然發現,他們今上驟然間對太孫殿下嚴苛了許多,搞的跟對頭似的。

  有些人還以為是太孫殿下犯了什麽大錯失寵了呢!

  看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至使那些時日,太孫殿下常常是被今上使喚地腳不沾地。

  直到後來,當太孫殿下生辰之時,他們小公主拿出了一支極其磕磣的桃木簪之後,些許個有心之人這才明了今上針對太孫殿下的緣由。

  這哪裏是太孫殿下犯了什麽錯哇,這分明是他們今上爭寵不過,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