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待歸來
  朱娘感到身邊靠近了一個小太陽,幫她驅散了所有的陰霾。

  她低頭看著緊抱著她的小姑娘,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寧寧,你可想聽一個故事?”

  育人村是南楚境內的一處極為普通的小山村,雖說這名不經傳的小山村中曾因出過一位狀元郎而名噪一時。

  但自那狀元郎罷官歸鄉後,村裏就再未出過狀元郎,小山村也就逐漸為人所遺忘。

  便因為人所遺忘,與外界接觸少,故而這裏的人都是極為淳樸的農家人。

  有一日,一位滿身鮮血淋漓的男人帶著他將要臨盆的夫人逃難至此。

  育人村的村長本不想惹禍上身,隻讓他們休息一晚後便盡快離去。

  但是村長望著大著肚子的婦人,終是心生憐憫,同意他們留下。

  不過,他要求他們隻能住在附近的林子中。

  男人知曉有了落腳之處,心中自是感激不以。

  後來男人便在村子附近的密林中搭建了茅屋,這對夫妻便如此在育人村安頓下來。

  不久,他的夫人在村中婦人的幫助下安全地產下一個女嬰。

  男人大喜。

  他自覺村中之人助他良多,無以為報,便尋了村長,在村中私塾中教孩子讀書習字來稍作報答。

  村裏的日子是忙碌的,平靜的也是幸福的。

  時間過得很快,那個女嬰也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長大,在長大的日子裏她認識了一個老是跟在她身後的男孩。

  男孩是村中一個寡婦的孩子,眉目清秀性格爽朗,深受村中孩子們的喜愛。

  當男孩無意中見到蹲在野花叢裏,對著一塊小石頭低聲咕囔著的小姑娘之後,便對她上了心。

  於是,每日去林間采花的小姑娘,無知無覺地,在她身後開始跟了某個“心懷不軌”的男孩。

  望著前方的嬌小身影,男孩眉目間的神色是能令人沉溺的溫柔。

  但好景不長,一件事的發生打破了所有的幸福與平靜。

  女孩的娘親不見了。

  便如此突然地消失,沒有絲毫線索地消失,仿佛從未有這麽一個人。

  村長想起男人剛來到這地方時的鮮血狼狽,以為是男人的仇家追來,怕會波及全村人的性命。

  便不再讓男人在私塾中教書,村中的人也開始漸漸地遠離了這對命運多舛的父女。

  男人尋遍了附近的每一個角落,都尋不到他的夫人,望著嗷嗷哭泣的女兒,終是放棄了尋找。

  自那之後,男人便靠林中捕獵維持生計,安心地撫養他的女兒長大,不想其他。

  剛失了娘親的小姑娘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加之村裏人的逐漸疏離,小姑娘便愈加沉默寡言。

  而那個一直跟在小姑娘身後的男孩開始漸漸地走到她的身邊,成為她內心的支柱和暖陽。

  山野的滿山繁花,開了又放,昔日的小姑娘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而跟在她身邊的男孩也成了壯碩爽朗的少年。

  便如釀酒一般,少女與少年之間的情感隨著時光都流逝愈加醇厚,甚是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

  由初時的單純喜歡變成男女之間青澀美好的心悅。

  便在男孩將心中的情感告知他的母親,願她能幫他向少女提親時,少女的父親卻在少女沉睡時,在她的枕邊留書離去。

  這一去,便自此沒了音訊,少女驟然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女。

  而那寡婦本就對少女一家心有不喜,現下又發生了如此事由,又怎會讓她的兒子去那麽個女的進門?

  再說,她的兒子可是村中最聰慧的,將來是有極大的機會考取狀元功名的,她又怎會任由他娶回一個拖累?

  於是,寡婦便在村中四處傳播少女命硬孤寡,克親克近的流言。

  如她所想的一般,少女察覺到什麽後,便開始疏離她的兒子。

  但沒成想,便在那些大人來村中征兵那日,少年瞞了所有人暗中報了名。

  待人反應過來時,少年的名字已然在名單中無法再改。

  那夜,少年跪在他娘的屋外,直至天明。

  他說“娘,孩兒不孝辜負您的期望,但是我定要娶她,待兒榮光歸來定向您請罪。但您能否看在兒的麵上照拂她些許?”

  少年等待許久,屋中仍是未有絲毫回應,這才起身離去。

  可他不知到的是,在他離去之時,木門微開,一雙細長渾濁的眼望著少年的背影,滿目怨恨。

  少年在啟程前,與少女在滿山繁花中緊緊相擁。

  他在少女的耳畔起誓,神色虔誠。

  他說,在這繁花第四次開遍山野時,他會騎著高馬,來迎娶她。

  少女再忍不住心中情感,淚光盈盈,她說,好。

  那日少年與幾個同去的夥伴一道啟程離去,帶著與少女的誓言。

  少女帶著懷著期冀等了一年又一年,當漫山繁花第四次開遍山野時,她換上了最喜愛的裙裝,在林外等著心上人的歸來。

  可是她等來的不是歸人,而是一件沾滿鮮血的布衣。

  來人說他們在回來的路上遇上地龍翻身,那個爽朗的少年被壓在石下,死不見屍。

  其實誰也不知道的是,幾年前在她的父親拋下女兒獨自去尋消失的妻子時,便早已給她留了退路。

  那被放在少女枕邊的書信,除了告訴她父親離去的原因外,還附上了一個地址。

  據說那是她外祖的住處。

  爹爹說,若她去了,她的外祖定會將她照顧得很好。

  可是,少女雖拆了書信,卻並沒有按照她爹爹囑咐的內容去尋她外祖。

  四年前,沒有,是因為她與自小跟在她身後的少年有了相許的約定。

  四年後,也沒有,是因為她堅信那個與她相約的少年終會歸來。

  可是無數次的滿山花開,即便少女長成了美麗溫婉的女人,但她卻是始終等不到她的心上人。

  那個會跟在她身後的男孩。

  那個在花叢中與她相約的少年。

  自從少年的血衣被人帶回後,寡婦痛失愛子,對這個魅惑她兒子的女人更是恨不得喝其血,啖其肉。

  寡婦在村中到處去宣揚女人克親克近,乃是狐狸精轉世的謠言。

  更是每次遇上女人都會撲上前去對她汙言辱罵,甚是動手揮打。

  女人估計寡婦是他的娘親,故而從未反抗,隻默默承受。

  她的忍讓在他人眼中便是做賊心虛。

  漸漸的三人成虎,育人村的人都開始躲避,厭惡於她。

  就怕躲閃不及,惹禍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