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赫赫軍威,滿血朱標
  賽汗山,這是兩軍對壘第二日,雙反還有援軍不斷的趕到加入。

  此刻,奴兒幹、遼東兩地,最後的十八衛,總計十萬兵力也趕到了。

  除此之外,附近九邊城防軍、北境地方軍,府兵,總計二十萬也到了。

  大明如山的糧草延綿不斷的送來,每一隊都配備了火油隊。

  一旦被韃靼偷襲,無法保住糧草就是一把火燒了,氣得韃靼咬牙切齒。

  而大明就是這麽豪綽,燒了再運就是了,多大點事。

  至此,雙方已知曉兵力:

  大明這邊,正規軍,也就是諸王軍和衛府軍。

  當初阻擊恩克時,二十萬騎兵,戰損四萬,寧王放了四萬去馳援東察合汗國邊境的防禦,剩下十二萬,這些全都是騎兵。

  而衛府軍,前後一共征調三十衛,總計十六萬大軍,這都是正規軍,兵種複雜,主要以步兵為主。

  再加上朱標手下重組的一萬騎兵,蒙古和瓦刺剩下的三萬騎兵,兩萬蒙古步兵,正規軍總計三十四萬。

  其中騎兵,因為戰馬得到補充,兩萬蒙古步兵也瞬間一躍成了騎兵,他們本來就是騎兵,隻不過一直受到明廷約束,才被迫改當的步兵。

  所以,其中騎兵總計十八萬,步兵十六萬。

  再加上二十萬九邊城防軍、北境地方軍和府兵。大明總兵力高達五十四萬。

  而韃靼這邊,同樣不弱。

  恩克分兵被阻擊之後,除去戰損,還剩下十四萬大軍,再加上迤都聚集的二十七萬人馬,總兵力也達到了空前的四十一萬,而且基本上全是騎兵。

  雖說良莠不齊,真正的騎兵精銳比大明的多不了多少,但依然非常恐怖。

  這就是韃靼稱霸草原的實力。

  明軍五十四萬對韃靼四十一萬。

  此戰,除開後勤,雙方投入總兵力高達九十五萬。

  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大明勝於兵力,而韃靼優於騎兵。

  這一戰周邊無論大小國都在關注,這些年來,大明和韃靼時有交戰,雙方也是互有勝負,所以沒打之前,沒人敢說誰能贏,沒人敢說誰占據了優勢。

  所有人知道和明確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這一戰將影響到整個北方,乃至大明所有邊境。

  大明邊境,如今隻有這一個最強力的對手,韃靼作為元朝的延續,更是代表著舊勢力的不屈,代表著元朝最後的榮耀。

  強強對決,勝者將如日中天,注定成為這片大地上唯一的王。

  而敗。

  韃靼有滅國之危。

  大明,開國蒸蒸日上的國運將被攔腰斬斷,還能不能再站起來不好說。

  所有人也都看的明白,這一戰,雙方統帥同樣下足了賭注。

  恩克壓上了自己的汗位。

  朱標壓上了自己勢在必得的皇位。

  對於恩克汗,知道內情的都還能理解,畢竟草原部落,再強也得看天氣吃飯。

  一旦遇到想今年這種災荒年,即便恩克愛好和平,草原眾多部落也不會答應。

  所以恩克要打這一戰,是能夠解釋和理解的。

  但是大明太子朱標就讓人看不懂了。

  是個人都知道,大明有個太子,躺著也能稱皇。

  這是一位亙古罕見,皇帝老爹,國柱朝臣,兄弟諸王抬著朝皇位進發的人。

  說的簡單點,這位是個天天呆在家裏批批奏折,睡睡大覺,等著朱元璋嗝屁了,換個地方一坐,再加個皇帝稱號就完事兒的人。

  這種好事,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麽辦,想浪,等幾年,就是浪上天也無所謂啊。

  偏偏這位京城裏待了這麽多年都過來了,隻剩最後一哆嗦的時候,突然就瘋了。

  千裏迢迢跑到這大草原上,拉起五十幾萬人,嗷嗷叫的硬是要錘恩克一頓。

  看傻了周邊列國,也看懵了大明朝堂。

  此刻,賽汗山及四周,五十四萬大軍聚首待閱。

  正主朱標頭戴抹金鳳翅盔,身著魚鱗葉明甲,衣襟、領、肩、底一條條紅金雲龍紋耀眼奪目。

  坐下白飆戰馬高過所有戰騎一頭,威風凜凜。

  周邊黑騎殺氣騰騰,氣勢逼人。

  無數人仰望著,直到這一刻很多人才突然醒悟過來。

  三軍統帥,大明太子。

  這位和他們其中很多人並肩作戰,一起衝鋒廝殺的人,擁有著如此之高的身份和榮耀。

  有著大明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尊崇地位。

  這是大明的戰神,更是大明未來的皇。

  “大明威武!殿下威武!”

  “大明威武!殿下威武!”

  “大明威武!殿下威武!”

  不知道誰帶頭喊了一聲,三軍雷動,聲傳九霄,驚得遠處不明覺厲的韃靼戰馬嘶鳴,一陣混亂。

  朱標抬手,三軍瞬間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