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寧王登基
  自從得知柳扶蘇假死逃走後,寧王蕭翀的臉更加冰冷無情了,他日日勤勉朝政,一心為南嶽朝百姓。

  這年冬天,北風卷地白草折,大雪紛飛,南嶽朝的京城寒冷異於往年。皇帝蕭道成病入膏肓了,宮中的老太後閔玥把持朝政,封鎖了宮中的消息。

  本來當今聖上蕭道成就不是她的親生兒子,當年權衡各方利弊後,要不是蕭道成背後有王府的支持,她肯定不會選擇這個兒子。

  “皇帝保重身體,快擬旨吧!”閔太後在旁邊看著仿若一個慈母般安慰。旁邊站著一位年輕的妃子和一位十歲的皇子,低眉順眼候著。

  皇帝蕭道成激烈咳嗽了好幾聲,“母後,朕是不會擬這道旨的,能繼承大統的隻有寧王蕭翀!”

  閔太後也不惱怒,她隻是緩緩地說,“九皇子蕭炎聰敏伶俐,少學有為,為人孝順,哀家甚是喜愛。”

  “母後若是立我兒炎,那南嶽朝便危矣!你定會排斥外臣,重用母後你母族人,那南嶽朝百年基業豈不毀了?”皇帝蕭道成有氣無力,時不時咳嗽兩聲。

  閔太後大笑幾聲,“皇帝怎麽知道哀家便不能為南嶽朝建萬世功業?怎麽知道哀家便不能為南嶽朝黎民百姓謀福?”

  皇帝蕭道成突然激烈咳嗽了起來,一口鮮血噴出來,“就憑你不容外臣這點便知矣!若立炎兒,朝政必被你所把控,朕是萬萬不能立炎兒!”

  閔太後惱怒極了,她起身頭也不回地說,“既然皇帝想不清楚,那順妃好好服侍吧,哀家入夜了再來。”

  順妃順從拉著九皇子蕭炎跪安施禮,九皇子蕭炎童聲脆語地喊,“皇祖母慢走,孫兒明日帶些紅棗糕給您嚐嚐。”

  閔太後聽此童聲,便笑著走近九皇子蕭炎,蹲下來和顏悅色對他說,“好!都是我炎兒乖,到皇祖母殿中吧,皇祖母給炎兒好多好多的玩兒。”

  順妃望著自己的兒子就這樣跟閔太後離去,她擦幹臉頰上的淚水,跪在皇帝蕭道成的床前,“皇上恕罪,臣妾真的不敢妄自菲薄,是太後命臣妾帶炎兒來此。”

  皇帝蕭道成艱難地點點頭,“順妃!你你起來吧!”

  順妃見皇帝蕭道成沒有怪罪下來,她便起身端來溫水服侍好他。

  寧王府中,一群人在議事廳候著,每個人臉上都是嚴肅的,冷酷的。寧王蕭翀站在前麵,他手按佩劍,臨危不亂,依舊是平靜的語氣講話,“段銘,曹宣,整頓京城的侍衛,我們一共有多少人馬?”

  “回稟殿下,一共隻有三千人可用。”段銘跪下回答,“閔太後手中大約有兩萬人馬,還是我們南嶽朝的精銳部隊。閔太後大部隊主要用於包圍給宮殿。”

  寧王蕭翀點點頭,曹宣上前一步跪下回稟,“稟殿下,如今各宮中被侍衛嚴防死守,禁止出去各宮殿,恐怕難以救出聖上!”

  “殿下我們三千多人馬如何對抗得了兩萬精銳之師?”一位吏官擔憂地對寧王蕭翀說道。

  寧王蕭翀命曹宣拿出宮中的版圖來,細細標注,思索良久,才下令,“京城外王而尋將軍領的軍隊明日便到,隻須與其匯合便可。本王帶十八名大內侍衛去營救父皇,曹宣帶領三千人馬即刻起悄悄出城,壯大軍威,等午時,旗幟招揚,鑼鼓喧天,把這三千兵馬帶入城中。其餘的官員帶領隨從到宮門前逼迫太後!”

  “屬下遵命!”“下官遵命!”議事廳裏所有的人皆接到命令,迅速行動。

  寧王蕭翀帶領的侍衛悄悄地進入了宮中,他順利潛入皇帝蕭道成的寢宮。“參見父皇,兒臣救駕來遲!”

  皇帝蕭道成咳嗽了幾聲,他看著跪在床邊的寧王蕭翀,“不必!翀兒你便是太子,你是唯一有資格繼承大統的太子!”

  “不可能!若如此翀兒你就別怪皇祖母狠心了,你是活不了出去!”閔太後從宮殿的大門進入,她右手牽著九皇子蕭炎,厲聲說道。

  “皇祖母,本王也是你的孫兒,怎麽如此偏心?本王既然能進得來,便也能活著出去!”寧王蕭翀略為哀傷地對閔太後說。他心裏還是有些難過,畢竟那個是養他長大成人的皇祖母,但是她一直隻是當他為一粒棋子。

  宮殿外一名侍衛回稟,“參見太後!他低著頭望了望殿中所有的人,欲言又止。

  閔太後明白了,“無妨,說吧!”

  此時,那名侍衛幹脆利落地說,“稟太後,皇宮大門前文武百官逼宮,城中有王而尋將軍帶領三萬兵馬欲攻擊!請太後定奪!”

  閔太後頓覺大勢已去,她跌坐在龍椅之上,嘴中一直說出來,“不可能!不可能!哀家是不會輸的!”

  寧王蕭翀命人將閔太後囚禁宮中,宮中的人馬迅速控製住了,皇宮外王而尋的軍隊已經占領了,迅速控製了閔太後的人馬。

  寧王蕭翀肅清了閔太後宮中的勢力,他安之好九皇子與順妃。

  皇帝蕭道成還剩下一口氣,他吊著口氣,麵對文武百官,他堅決地說,“寧王蕭翀治國安邦有術,救駕有功,立為儲君!”

  皇帝蕭道成說完,眼睛定定地望著天空,回想他這一生,為國為民,勤勉當政,一口氣過了,他再也無能為力留著性命,他眼角落下了一滴淚。

  皇帝蕭道成駕崩了,舉國哀傷,寧王蕭翀正式登基成為南嶽朝的皇帝。

  南嶽朝皇帝蕭翀站在宮殿前,靜靜地望著遠方,這遼闊的天與地是屬於他,隻是心上那個女子不知身在何方?

  這一次能夠成功地平定了宮中叛亂,王而尋的功勞也有苦勞,被皇帝蕭翀封為大將軍鎮守邊境。

  王而尋內心是崩潰的,自從做了那件錯事導致相府被毀,他內心深處時常愧疚。

  王而尋是庶子不得重視,長期以來想要出人頭地,得到了他爹王王景天的勸告,便到邊城從軍。幸而得到當時還是寧王蕭翀的幫助,在軍營中英勇殺敵,一步一步升遷,最後因進宮勤王得到了封賞。

  皇帝蕭翀即位臨朝前授意王而尋等幾位官員提議平反“相府一案”。

  皇帝蕭翀坐在龍椅上,俯視大殿中文武百官,他終於君臨天下了,可惜的是他的至親沒有看到。

  “臣王而尋有事稟報!”王而尋身披盔甲,上前行跪禮。

  皇帝蕭翀麵無表情地點點頭,旁邊的公公高聲喊道,“準!”

  王而尋他努力壓製住心中的激動與不安,他今天的成就全是仰仗他父親用生命換來的。“當日,相府蒙難因一個府中奴婢所牽連,不過是那個奴婢納蘭容若是夜郎國密探,此事與宰相府無半點關係。若說有關係,也隻是監管不周,何止於罪要至抄家滅族?望皇上明察!”王而尋跪在大殿前,一字一句地說道。

  又有幾名官員上前一步請求,“臣等皆附議!望皇上能恩準重查此案件!”

  皇帝蕭翀望著下麵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他就冷眼看著他們,細細觀察每個人臉上的表情。

  有更多的官員跪下附議重新審理相府一案,此時他才下旨意,“眾愛卿所言甚是,相府一案交由吏部重新審理!”

  公公在一旁說,“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皇帝蕭翀下了早朝,便走到禦花園裏,禦池中出現一隻大烏龜,它時不時地探個頭出來,見到蕭翀便將頭縮進龜殼裏。

  皇帝蕭翀苦笑一番,“看來這龜也是要躲著朕了。”沒錯那隻烏龜便是柳扶蘇最喜愛的玄武了,它出現在相府外河,蕭翀也是偶然遇到,並將它帶回宮中養,也算是個念頭。

  旁邊的公公看見醒目地對蕭翀說道,“玄武大烏龜看來是見了皇上的神武,大概是不敢朝覲。”

  皇帝蕭翀並沒有理會,他漫步走想起那日春日暖陽,想起與柳扶蘇初次見麵的場景,柳扶蘇依欄在喂玄武,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那樣吸引人。

  他想起了那日在宰相府中偏僻的園湖南邊,旁邊有一棵挺拔的梧桐樹,柳扶蘇姍姍到來,一身湖藍色衣衫,迎風飄揚,如同一個美麗的仙女從天而降。

  他思慮再三,連那日想要與她說的話都在腹中打好稿子,最終想到“姑娘甚淑甚美,初見已傾心;吾傾慕已久,願聘汝為婦;若餘為動心,則相攜白首。”

  尤記得柳扶蘇說的那句“阿翀如此,謹白頭之約,吾取簪子為書。”當日,他滿心的歡喜,心底被最柔軟地撞擊了一下。柳扶蘇便取她頭上那支簪子遞給了他,他心裏暗暗生喜。他也取了隨身佩戴的漢白玉玉佩給柳扶蘇,兩人相對視而笑。

  那日的場景仿若隔世,不知道何年何月得嚐所願。

  皇帝蕭翀遠遠望著天空飄來的幾朵雲彩,他喊道,“來人,立刻八百裏加急到邊城,傳朕的旨意讓王嘉爾與柳扶青回京稟報邊城情況。”

  隨身的侍衛領了旨意便即刻快馬加鞭出了皇城。

  皇帝蕭翀從懷中那出柳扶蘇那支簪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