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搗毀
  姚易手上不慢,頃刻間就又是三支羽箭射了出去,又有三個叛軍倒地。盛長梧也終於拉開了弓弦,雖然因為緊張沒有瞄準,但也是射中了其中一個叛軍的大腿。

  張不餓這時候也帶著人竄了出來,叛軍們被打怕了,都不敢反抗,活著的叛軍餘孽便被張不餓帶著的人都給按住了。

  姚易停下了手,卻發現盛長梧渾身抖得厲害,第一次將箭對著人,他有些反應倒是正常。

  “沒事吧。”姚易拍了拍盛長梧說道。

  盛長梧咽了口口水,故作輕鬆道:

  “小意思。”

  姚易見他逞強的樣子有些想笑,但為了他的顏麵,隻能忍住笑意了。

  “元潛,你、你殺過人嗎?”盛長梧問道,他覺得姚易下手果斷,不像是第一次。

  “你不是知道嗎,回來的時候遇到了水匪。”

  “啊,我以為是你手下的人做的呢。”盛長梧尷尬笑道。

  “長梧,你要從武,這一關必須得過。”

  “那、那你第一次殺人時,就沒像我這樣嗎?”盛長梧猶豫地問道。

  姚易一愣,自己第一次殺人是什麽時候?是在禹州的時候,但那時候好像自己有些反應,但一會兒便沒事了。自己在這邊這麽久了,終究還是變了啊,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成長。

  “元潛,元潛,想什麽呢。”盛長梧在一旁道。

  姚易搖了搖頭,說道:

  “走吧,回去。”

  張不餓帶著人將死去的掩埋,最後押著活著的幾個回了縣城。

  明蘭一行人倒是早就回來了,還派人報了官,姚易回來的時候宥陽縣知縣已經是到了。

  “下官見過禦史大人。”知縣是個留著胡子的中年男人,姓李。接到報案之後便親自上門來,倒不是因為他和盛維的交情,畢竟事關國朝禦史,上門混個臉熟也好。

  “李大人有禮了。”姚易行禮道。

  “姚大人,事情我已知曉,我已上報揚州,隻要知曉叛軍巢穴,便可一擊而中。”

  “這事不難,這次這幾個叛軍倒是沒跑掉一個,我還留下幾個活口,隻要李大人查問一番便可知道賊穴何處。”

  “姚大人運籌帷幄,下官佩服。”李大人拍著馬屁道。

  “這次還是多虧了我這妻弟武勇,才能一舉擒獲這些人。”姚易指著盛長梧說道,倒是讓盛長梧鬧了個大紅臉。

  “盛賢侄此番功勞甚大,我必會上報,為盛賢侄求得恩賞。”李大人頗有眼力地道。

  “李大人,這次雖說能問出賊穴,但等揚州那邊派來兵馬,時間太久,我擔心賊人察覺。”姚易轉回正題。

  “這可如何是好,縣衙之中沒有多少人手可用啊。”李大人皺眉道。

  “賊子是敗軍,有人逃走也是可能的,倒也不用太過擔心。我的意思是,不如問出賊穴之後,派遣得力人手看著,要是賊子們跑了,也能知道去哪裏了。”姚易建議道。

  “好,還是姚大人想得周到。”李大人一拍大腿道。

  姚易又陪著李大人一陣客套,這才將他送走。

  “元潛,今日此事過於冒險了。”見李大人一走,盛維便有些責怪道。

  “是,這次是我冒進了。”姚易低頭認錯,這是來自長輩的關愛,姚易自然不會頂他。

  “元潛,你把功勞推到我身上,那你......”盛長梧問道。

  “這功勞對我沒用,給你的話也方便謀個職位。”姚易搖頭道。

  “元潛,多謝你了。”盛維感慨道。

  這件事情之後,品蘭被李氏痛罵了一頓,之後幾天都被關在房間裏沒被放出來,姚易這才得了幾天的清淨。

  不得不說,賀老太太醫術相當厲害,她替淑蘭開了幾幅藥方,又派了幾個她調教的侍女,整日替淑蘭按摩,緩解不適,這幾日淑蘭的日子過得相當舒坦。

  姚易閑著也是閑著,便開始去找賀弘文請教醫術,也算是藝多不壓身。賀弘文是個脾氣好的,見姚易前來請教,也傾囊相授。

  “我聽明蘭說,你這幾日找賀家哥兒學醫術?”淑蘭在姚易的攙扶之下,在院子中慢慢走著。

  “不是常有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嗎。”姚易笑著道。

  “姐夫姐夫。”品蘭這丫頭大呼小叫地跑了進來。

  “你這丫頭,這般瘋癲,以後誰敢要你。”淑蘭板著臉嗬斥道。

  品蘭吐了吐舌頭,也不敢頂嘴。

  “姐夫,揚州那邊派來了兵馬,捉了好多的叛軍回來了。”品蘭說道。

  “你怎麽知道的?”姚易好奇地問道。

  “嘿嘿,我趴在牆頭上看到的。”品蘭得意道。

  “品蘭,你怎麽做出這般事情。”淑蘭在一旁急了。

  淑蘭現在懷著身孕,全家都得讓著她,一看她急了。品蘭連忙道:

  “不是,我打雞的時候勁用大了,花毽飛到牆頭上,我這才爬上去拿的。”

  打雞其實就是踢毽子,別瞧不起,這可是項古老的運動,起源於漢代,盛行於隋唐,特別受到年輕女子的喜愛。

  “好了好了,接著說。”姚易出來打著圓場。

  “揚州知州派人到了前廳,說是要獎勵長梧哥哥。”品蘭道。

  姚易點了點頭,對著淑蘭道:

  “我去看看。”

  淑蘭點了點頭,姚易將她扶到椅子上,這才離開。

  品蘭想跟著姚易一起去前廳看熱鬧,卻被淑蘭叫住,隻得不情不願地待在了姐姐身邊。

  姚易到前廳主要是為盛家站台,免得從揚州來的消息不靈,見是商賈人家想要拿捏。其實也是他多慮了,他是這幾年揚州士子中官位最高的,又怎麽會有人不知道呢。

  這次揚州府衙也不小氣,除了賞了點錢財之外,還給了舉薦名額。宋朝官員是有舉薦資格的,隻是為了防止結黨營私,每個官員舉薦最多五人。

  其實揚州府衙這次大方也是看在姚易的麵子上,姚易在汴京姚易得罪了兩個儲君人選,人人都覺得姚易再風光也就是一時的,但揚州對汴京消息不算靈通,知道的人又不敢多說,所以揚州這邊是不敢對姚易有所輕視。

  姚易又是陪著一陣客套才將人送走,其實姚易一直覺得在北宋當官很是快樂,福利高待遇好,就是應酬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