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這位長髯大漢扶了扶帽子,他本來是想撓後腦勺的,奈何頭上還有一頂帽子。

  平心而論,就他張翼德自己來示範一番的話,是絕對做不到這個地步的,他頂多可以完成前兩步,躍到半空中進行一個短暫的滯空……

  這一跳,讓周圍人們對他的印象有了些許改觀,雖然地下城中基本沒有鬥毆打架這種事情存在,但不代表武力就沒有用了。

  畢竟大家之所以要研究,要學習進步,也都是為了用知識來武裝自己。

  譬如當化學的技術到了一定程度,其中的部分成果就會轉化成武器,更加先進的武器,意味著更加強大的戰鬥力。

  看起來這個新人果然不簡單,能讓他們的“穀校長”親自設宴款待迎接,又和他一起,坐在那麽中心的位置……要知道在以前,那個位置都是柯頡大人來坐的。

  當然,並沒有人生出什麽別樣的情緒,比如憤憤不平之類的……

  大家都是為同一個目標奮鬥的人,進步求知的信仰高於一切。

  能夠來到地下城,坐在這張餐桌上,每一個人又都是一萬裏挑一的精英人物。

  試問這樣的人中龍鳳們,怎麽可能學畫本子裏的人那樣,人雲亦雲,到最後不知所雲呢?

  於是,大家的目光都逐漸變得嚴肅認真起來,眼前這個叫做李太白的人,所謂什麽詩仙的名頭,他們其實並不在意。

  畢竟坐在這裏的什麽人都有,普通的皇帝,倘若不是開國皇帝,或者功勳卓越,甚至都沒有資格進入火雲洞,區區一個詩仙之名,卻無實績,何足掛齒?

  但李白既然受到穀大人如此的重視,看來絕非凡俗,定然是十分的重要。

  但憑借他剛才漏的那一手,又產生了新的疑惑。

  眾人都是吃過蟠桃的,他們自然都知道,蟠桃固然神奇,但也需要一個吸收和轉化的過程。

  一般來說,這個過程需要數天,可以達到初步的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而更深層次的好處……甚至需要數年、幾十年來消化和領悟。

  最開始的這個時期,一般都是由部分人組織的“迎新營”來教會他們。

  也就是說,凡是新人,一般是在剛吃下蟠桃後不久,就被送進了地下城,斷然不可能有李白這樣的實力。

  況且大多數的人,都是行將就木時被接引而來,在吃下蟠桃之後,才逐漸重回青春。

  像李白這樣,如此年紀輕輕的人,實在是少數中的少數,畢竟人生的學識積累,成就等等,也都是要靠時間和年齡來積澱的。

  除非這個李太白,並不是靠蟠桃,所獲得這超凡之力的。

  而整個世界,或者說整個人間,除了服下蟠桃的他們,還能有什麽人具有這種力量……

  此時,許多人心裏已經隱隱有了猜測:“這莫非是從天上來的?”

  很難得,整個廣場都安靜了下來,或許是大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們中年齡最大的那一批,已經在這個環境裏生活了五百多年。

  但是這個人的出現,是前所未有的,這也代表著,李白定然和以往的新人不同。

  地下城中所有的人,可以說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他們如今生活在土地之下,等於是在老天爺的眼皮子底下躲藏,所以像這樣的集體聚會,一百年才有一次,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在各自的道路上行走著。

  眾聖都知道,穀先生之所以如此,就是在積蓄力量,也在等待時機,而如今李白來了,他會是哪個期待已久的變數嗎,

  很難不期待。

  不過穀小滿還沒有打算,把李白的真實身份介紹給大家。

  在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和李白達成了共識,李白也早就說過,他想要進入地下城,就隻是為了幫助他們的發展。

  用李白的話來說,他有著很多的知識,很超前的知識,絕對可以幫到大家,給地下城的進展提速。

  站在穀小滿的角度,也並沒有理由拒絕,如果要說原因的話……也許是因為李太白所說的,和他自己所了解的事實是吻合的。

  也許是因為他是“李白”,寫出了大河之水天上來,舉杯邀明月的李白,這一句句詩句之中,穀小滿能夠體會到那文字間的情感。

  不論是他對百花仙子花玲瓏的思念,還是對華夏大河的讚美……

  穀小滿能夠看出來,從那文字中看出來,李白和他們是一類人,什麽樣的人?

  足夠熱愛生活,也足夠留戀人間。

  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時,卻沒有看天,他看的是人間。

  在那本太白詩集裏。

  有“白玉盤”的忍俊不禁。

  有“雲想衣裳花想容”的不可方物。

  有“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的悠然。

  有一幅“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的美麗畫卷。

  更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渾然天成。

  ……

  最重要的是,穀小滿在剛開始的時候和李白一見如故。

  而最為觸動他的,卻是一雙眼睛。

  雖然那是在阿染的記憶中所見,但對於當時,長久不見星空的穀小滿來說,這並不影響他和萬年前的李白,一同仰望星空。

  他覺得,情緒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會騙人,李白一定是很喜歡星空的,而現在沒有了星空,隻有一輪明晃晃的月亮。

  這月亮是盤古,也是李太白的故人,雖然穀小滿沒有親眼見過盤古女媧這些遠古英傑,但這也並不妨礙他想象。

  想象著萬年前,萬籟俱寂。

  唯有明月上高樓,從此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白既然選擇了在初唐時期出現,又來到了自己的麵前,主動進入地下城,大概……這就是他做出的選擇。

  他既然身為天界的戰神,眾仙的領袖之一,偏偏又身處在人間。

  至於這萬年以來,李白究竟經曆過怎樣的思想鬥爭,或者心路曆程,穀小滿並不想知道。

  一萬年太久,他隻爭朝夕,朝夕就是現在,現在就是未來,未來就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