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召見李白
  唐皇帝召見李白,這個消息一下子點燃了長安文壇,有不少人猜測,李白如此詩名赫赫,皇帝此次召他進宮,乃是要綬官。

  不過沒有人知道,這個莫名的舉動,不過是緣由自南書房裏的一場閑聊罷了。

  ……

  當時清晨一大早,門前喜鵲剛從睡中醒來,這一日的早朝,李世民處理得格外焦急,沒一會兒,他急匆匆的過完了奏折,便喝退左右群臣,直接退朝了。

  也不管這停下群臣暗自詫異的目光,唐王邁著大步離開主殿,不一會兒,他徑直走進南書房,麵上還帶著欣喜之色。

  此時,書房內的茶案前,已經坐了一個人,李世民當然認得此人,原來他的老師柯頡還在長安時,曾經帶著他們三人見過穀小滿。

  就是在昨天晚上,穀小滿傳信李世民,內容中說道今天上完早朝,在南書房一見。

  一直以來都在書信中交往甚多,現實卻比較少見,眼下長安城裏,李慎之和柯頡去了遠處,時堅鎮守邊疆,也隻有這一個人,李世民可以有機會與之說說話了。

  看著麵前這個相貌清秀,皮膚秀白的年輕人,唐王不禁心生感慨,這位神人和自己的老師柯頡一樣,數十年如一日,樣貌依舊是分毫不變。

  當下也不怠慢,李世民主動作揖道:“學生見過師祖”。

  “咳咳…”,聞言穀小滿拿著茶杯的手,不動聲色的顫動了一下,不過表麵上控製的很好,看起來波瀾不驚。

  倘若從輩分上來看,柯頡算是自己的徒弟,而柯頡又是李世民的老師。

  話說過來,這輩分是沒錯,但他內心裏畢竟是一個後世的靈魂,真讓李世民喊他師祖,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他此行前來也是有正事的,此時的南書房內除了穀小滿和李世民兩人,其他的人都被支下去了。正是暗中談話的好環境。

  “我今日前來,乃是有一事相求”。

  ……

  “李太白?”李世民也大概聽說過此人:“聽聞此人詩詞歌賦,文采極佳,乃是百年難得一出的天才,師祖既然提到,難道此人有何異常?”

  穀小滿點了點頭:“異常倒是沒什麽,隻不過我個人有一些疑問,須和此人多接觸一番”,於是又將建議告訴了李世民。

  這也就是個小事,李世民想了想,便提議道:“眼下朝中翰林院初設,正是要等到明年開春才會充實人才,現在在翰林院中的,不過是寥寥幾位老文臣”。

  穀小滿讚同道:“這倒也樂得清靜”。

  李世民認真的道:“那學生我便自作主張了,安排師祖和那李太白,屆時一同進翰林院任修撰一職”。

  “好!便麻煩唐王了”,穀小滿還是很有信心的,之前雖然沒能看出李白的底細,但這在一塊工作,朝夕同窗的話,就是一個洋蔥,他自信也能刨出個核來。

  就算那個李白,真是穿越者來的文抄公,主動權也完全在自己的手裏,眼下,曆史的方向並沒有變化,穀小滿完全占了先機。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大唐初定,連皇帝都是他們這邊的人,一個突兀而出的李白,又有何幹係?

  不管這李白是正是邪,還是天界派來的使者,此時的大唐都無所畏懼。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個道理,無論放在任何時候都是適用的。

  如此,在不知情的條件下,穀小滿直接和李太白共事一段時間,任他有什麽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至於這工作,翰林院…倒也是湊巧了,他記得,原來的李白就是在唐玄宗手下,五十多歲的年紀進宮,入了翰林院做供奉,沒想到這次李世民也正好心有靈犀一般,給他準備了這個蘿卜坑。

  這邊朝廷中熱鬧,另一頭的西天取經也沒閑著,卻道孫悟空借著菩薩趕跑妖怪後,便聚攏了許多幹柴,把黑風洞堆滿,然後一把火燒了這黑風山。

  這地方,幾乎成了方圓四處妖怪的大本營,留這也沒什麽作用,全當做是禍害,如今付之一炬也算歸宿。

  大聖回到取經隊伍,唐三藏見袈裟找回了,也是歡天喜地,師徒二人決定明日便啟程,繼續上路,畢竟他們在黑風山已經逗留夠久了。

  第二日清晨,隻見此處香火渺渺,僧人們設香案供奉,整整齊齊的為唐僧師徒二人送行,這幫人還是決定,要在原來的地方重建觀音廟。

  有人幫他們把白龍馬好生粉刷了一遍,梳理行裝,整裝待發。

  “隻要你們其心至純,其誌亦堅,很快就能重建寺廟的,往後若是重建,可切勿再學你們老方丈那般做法了……”,唐僧不停的告誡道。

  先前那個老和尚,原來竟然活了兩百多歲,定然是跟著那個黑風妖怪,得到了什麽好處。

  現在這些僧人們雖然要在廢土上重建家園,但是周圍的妖怪,也都被孫悟空和菩薩那次,全數剿滅了。

  和原來群妖環伺的局麵大不相同,也算是這些僧人們將功補過,救贖於世的一次機緣了。

  眾人們都仔細聽著唐僧的教誨,場麵靜靜的,也沒人敢出言反對。

  於是他們師徒二人,便從此又踏上路,僧人們遠遠送去,眼下正是好天氣,草長鶯飛花木春,柳搖金線影倒斜。

  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但真一步一個腳印,走在這條長路上時,行人也總會暗暗歎息:“長路漫漫,不知何時才能到終點”。

  特別對於大聖來說,這些路程較真來說,左右不過也就他幾個筋鬥的事,偏偏非要一步步走過,過程還是比較壓抑的。

  就這樣,師徒二人走了數日荒蕪路,一路上翻山遍野:卻是一處人家都沒見著,直到這一日,天色不早,他們才遠遠的看到,遠處隔壁似乎有炊煙升起。

  於是唐僧便提議道:“悟空,你看前麵那地方,可是一座山莊吧?不如我們先去借宿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