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聯合開發(下)
  李子丞把郭家峪煤礦的勘探圖平鋪在茶幾上:“梁師傅你看,郭家峪煤礦的一千萬噸煤炭儲量有三分之一壓在獅背山下,有三分之二壓在郭家峪村的村民居住的民宅之下。

  “我還聽說,郭家峪村的村民在挖菜窖的時候,經常能挖到煤。由此可見,郭家峪煤礦的煤層相對來說比較淺,那麽露天開采的成本就不會太高。

  “因此,咱們可以用節省下來的開采成本,幫郭家峪村建造一個統一規劃、幹淨整潔、漂亮舒適的新村,讓郭家峪村的村民集中起來居住。

  “如此一來,郭家峪村的村民既分享到了改開開放的勝利果實,咱們也能如願把郭家峪煤礦一千萬噸的煤炭開采出來,這可是雙贏的局麵。”

  我靠,還能這樣操作?

  梁昌榮聽後心裏猛地一跳,如果李子丞說的方案能夠得以實施,那麽他和毛學仁就可以分別拿到五個億的純利。

  當初離開村裏的時候,梁昌榮曾經當著村裏父老鄉親的麵表過態,在兩到三年內,他會讓村裏的父老鄉親的家庭收入增加兩倍。

  五千萬增加兩倍是一億五千萬。刨去答應給村裏父老鄉親的一億五千萬,他可以淨獲利三億五千萬。

  這是什麽概念,這是搶錢的節奏啊。

  當然,一千萬噸的煤炭儲量,兩三年內是挖不完的。可五年總能挖完吧。

  也就是說,五年後,他就可以成為坐擁三億五千萬的億萬富豪了。

  坐在梁昌榮身邊的毛學仁同樣也在想這個問題,五年賺五個億,平均每年一個億。

  也就是說,到了後年的年底,他就可以把籌措來的五千萬和答應給村裏父老鄉親的一個億全部兌現。那麽剩下三年賺到的錢可就都歸他一個人了。

  梁昌榮扭頭盯著毛學仁開口問:“小毛,幹不幹?”

  毛學仁用力一拍手:“梁叔,必須幹,不幹是傻子。”

  梁昌榮聽後點了點頭:“李總,我們幹了。”

  “好極了。”

  李子丞立刻拿起電話把方曉駿和馮冰豔叫進自己的辦公室,讓兩人立刻起草一份合作協議。

  領到任務,方曉駿和馮冰豔去起草協議,李子丞則坐下來跟梁昌榮和毛學仁聊起了閩東省的風土人情。

  大約一個小時過後,方曉駿和馮冰豔拿著起草好的合作協議請梁昌榮和毛學仁過目。

  梁昌榮很仔細地將合作協議通讀一遍,拿起簽字筆在合作協議的最後一頁簽上自己的名字。

  等毛學仁也在合作協議上簽字完畢,李子丞站起身,對著梁昌榮伸出手:“梁師傅,合作愉快。”

  分別時,梁昌榮再次向李子丞發出了邀請。李子丞告訴梁昌榮,他會好好考慮的。

  把梁昌榮和毛學仁送到樓下,李子丞掏出電話打給謝昶榮:“老謝,半個小時後到我的辦公室開會。”

  謝昶榮最近和李子丞走的很近,李子丞明白謝昶榮這麽做的用意。

  自李子丞到古州裝備製造集團履職後,重用了不少人。謝昶榮身為分管人事的副總經理,聽著權力不小,可真正的人事權還是牢牢掌握在李子丞的手裏。

  謝昶榮沒有什麽大的理想,他隻想嚐一嚐當一把手的滋味。

  李子丞提拔重用的幾人中,論級別、論資曆,常鴻遠、曲祥和、焦東聞、範仝都不如他。

  可形勢比人強,不如他的人都當了董事長了,他若是再不努力,等到什麽時候才能熬出頭。

  謝昶榮算是看明白了,李子丞這個人不喜歡按常理出牌,他提拔重用人不看資曆,不看學曆,隻看能力。

  謝昶榮自忖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他之所以沒有入了李子丞的法眼,主要還是因為他沒有主動跟李子丞拉近關係。

  李子丞不收禮,整個集團上下都知道。那麽送禮是打動不了李子丞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和李子丞接觸,在李子丞麵前混個臉熟。

  這一點,謝昶榮做到了。可李子丞並沒有委以他重任的打算,謝昶榮很鬱悶。

  因此在接到李子丞的電話後,謝昶榮並沒有想到,李子丞給他打電話,竟然是重用他的前奏。

  返回辦公室,李子丞又分別給楚雲楓、馮冰豔和柳兮兮打了個電話。

  打電話的目的隻有一個,李子丞準備帶著謝昶榮、楚雲楓、馮冰豔和柳兮兮去閩東做客。

  梁昌榮和毛學仁的到來,讓李子丞看到了古州裝備製造集團盡快還清欠銀行貸款的希望。

  李子丞仔細算了一筆賬,兩座年產六萬噸的煤礦,如果把兩座煤礦所擁有的兩千萬噸的煤炭儲量全部開采出來的,可以得到二十個億的純利。

  也就是說,古州裝備製造集團一分錢都沒有出,在三到五年後就可以獲得十個億的純利。

  這筆買賣怎麽算怎麽劃算。兩座年產六萬噸的煤礦已經被勒令關閉了,如果繼續用洞踩的方式開采,上級有關部門肯定不會同意開工生產。

  那麽兩千萬噸的煤炭儲量僅僅是掛在賬麵上的數字,並不能變成集團真正的資產。

  況且,露天開采後的恢複治理,也能給古州裝備製造集團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根據桃林圃煤礦和郭家峪煤礦的地質勘探圖,若想把兩座煤礦兩千萬噸煤炭儲量全部挖出來,就得挖掉壓在煤層上麵大約八平方公裏的蓋山。

  換言之,八平方公裏的的土地得到恢複治理後,古州裝備製造集團可以得到一萬兩千畝耕地。

  按照有關規定,新開墾的耕地也能賣錢。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國內各省、各市、各行各業都在積極規劃建設用地。

  可建設用地畢竟有限,而國家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絕對不能碰的。為了鼓勵各省、各市、各行各業積極投入到改革開放大潮中,上級有關部門出台了耕地占補平衡政策。

  所謂耕地占補平衡指的是,非農建設用地經批準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

  這項製度出台後,沿海城市的規劃管理部門經常跑到西部購買耕地占補平衡指標。

  依照目前的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價格,一畝旱地可賣二十六萬塊錢,一畝水田可賣三十二萬塊錢。

  李子丞覺得,露天開采後恢複治理得到的一萬兩千畝耕地肯定不能跟種植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耕地相比,但如果連續用有機肥料養上幾年,一樣可以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