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四兩撥千斤
  楚雲楓離去後,李子丞打電話把方曉駿找來,簡單談了談成立投資公司的事。

  兩人聊了還沒有十分鍾,馮冰豔敲門而入:“李總,追討欠款的客戶上門,見不見?”

  聞言,李子丞愣了愣,笑著說道:“見,必須見。”

  不多時,三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走進李子丞的辦公室。

  李子丞知道,古州裝備製造集團總共有九億八千萬的應付賬款,這些錢如果能夠全部用集團生產的產品或者是一些固定資產抵賬置換出去,那麽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就會縮減八個百分點。

  因此,彼此一見麵,李子丞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葛總、吉總、衛總,三位今天專程來到古州,不知想用古州裝備製造集團欠貴公司的欠款,抵賬置換一些什麽產品。”

  葛天霖笑著說道:“李總,你的英雄事跡我們可都聽說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續追討回總價八個億的欠款,真的是令人佩服啊。”

  李子丞擺了擺手:“葛總過譽了,不是我本事大,是客戶賣麵子。”

  吉喆接口道:“李總您就別謙虛了,說到追討欠款,您若是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李子丞嗬嗬一笑,從大班台上拿起黃鶴樓1916散了一圈:“吉總,不是我謙虛,真的是客戶賣麵子。”

  一直沒有說話的衛鈞健笑著開口道:“老葛、老吉,我認同李總的觀點。客戶是什麽,客戶就是朋友。既然是朋友,那辦起事來才會事半功倍。是不是李總?”

  李子丞點了點頭:“沒錯,朋友是什麽,朋友就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盡管咱們是第一次見麵,但我真的很想跟三位老總交朋友。”

  “好極了。”

  葛天霖輕輕一拍手:“李總,那咱們可說定了,從今往後,咱們可就成了肝膽相照的朋友。”

  李子丞答應道:“沒問題,私下裏咱們是朋友,而且是那種可以坦誠相見的朋友。”

  李子丞的話可謂滴水不漏。私下裏是朋友,言外之意,如果遇到公事,還得公事公辦。

  葛天霖與衛鈞健對視一眼,哈哈一笑:“李總不愧是談判高手,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好吧,既然李總把公私分的這麽清楚,我們仨也不藏著掖著了。

  “不瞞李總說,我們仨這次來,是想用古州裝備製造集團欠我們的欠款抵賬置換一些商品沫煤,不知李總能否滿足我們這一請求。”

  李子丞笑問:“三位老總打算置換多少?”

  吉喆答道;“全換了。”

  聞言,李子丞從大班台上拿起古州裝備製造集團應付賬款清單。

  葛天霖,應付欠款一千九百八十萬。

  吉喆,應付欠款一千三百九十萬。

  衛鈞健,應付欠款一千六百三十萬。

  三個人的應付欠款加起來總共是五千萬。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五千萬可以抵賬置換三十五萬七千一百四十三噸商品沫煤。

  李子丞表情嚴肅地問道:“吉總,你們對煤質有什麽要求?”

  吉喆答道:“李總,對煤質,我們隻對發熱量這一個指標有要求。發熱量大於等於五千五百大卡,每噸售價一百四十塊錢。

  “發熱量大於四千五百大卡,小於五千五百大卡,每一卡發熱量售價兩分三厘。”

  “兩分三厘?”

  李子丞聽後拿起計算器簡單做了計算。如果按照每一卡發熱量售價兩分三厘計算,五千五百大卡商品沫煤的售價是每噸一百二十六元五角。

  李子丞放下計算器搖了搖頭:“吉總,你的這個條件未免太苛刻了。如果按照你每卡發熱量售價兩分三厘計算,五千五百大卡商品沫煤的售價是每噸一百二十六元五角。

  “這麽低的價格即便你跑遍全國,恐怕都買不到一噸煤商品沫煤。”

  吉喆笑了笑答道:“李總,不是我的條件太苛刻,而是東山省的地方電廠都是按照這個條件收煤的。”

  聞言,李子丞拿起電話,撥通了範仝的手機:“老範,慶州發電廠燃料部是怎麽收燃料的?”

  “李總,熱量大於等於五千五百大卡,刨去運費,每噸按一百四十二塊錢支付。發熱量大於四千五百大卡,小於五千五百大卡,刨去運費,每一卡發熱量按兩分三厘三毫支付。”

  “老範,這個規定是誰定的,路途有長有短,運費有多有少,你們怎麽刨去運費,這不是瞎胡鬧嗎?”

  範仝解釋道:“李總,一開始我也以為這是瞎胡鬧,還把燃料部部長狠狠罵了一頓。後來我才知道,所謂刨去運費,隻限定於山南省的兩個城市,一個是平城,另一個是臨州。

  “李總,這兩個城市距離慶州的距離都是四百三十六公裏。因此,燃料部早就把運費計算出來了,不管送煤的大貨車是從哪裏拉的煤,均按照統一的運費支付。”

  李子丞聽後鬆了一口氣:“嗯,我知道了。”

  掛斷電話,李子丞又算了一筆賬,如果東山省的地方電廠按照每一卡發熱量兩分三厘三毫支付,那麽每噸發熱量為四千五百大卡的商品沫煤可以賺取一元三角五分錢的純利。每噸發熱量為五千五百大卡的商品沫煤可以賺取一元六角五分錢的純利。

  不過,發熱量一旦大於或是等於五千五百大卡,每噸商品沫煤可以賺取的純利就變成了兩元錢。

  由此看出,發熱量越高,送煤的大貨車司機賺取的純利也就會越高。

  想到這裏,李子丞又拿起電話:“老常,你來一下我的辦公室。”

  不多時,常鴻遠笑嘻嘻地推門而入:“李總,你找我什麽事?”

  “老常。”

  李子丞遞給常鴻遠一支煙:“隆家莊煤礦生產的商品沫煤發熱量是多少?”

  常鴻遠答道:“五千六百大卡,怎麽了?”

  李子丞再問:“如果咱們提前試生產,一天可以生產多少噸商品沫煤?”

  常鴻遠板著手指頭算了算:“一千噸,最多一千噸。”

  聞言,葛天霖擺了擺手:“李總,每天一千噸,一個月才三萬噸。太少了,太少了。我們要的可是三十五萬噸,而不是三萬五千噸。

  “而且,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進入冬季了,到時候商品沫煤的價格肯定會大幅度上漲,那我們囤煤還有什麽意義?”

  李子丞驚訝道:“你們想囤煤?”

  葛天霖用力點了點頭:“沒錯,煤場我們都已經建好了,隻要貨源不斷,新建的煤場最少可以囤大約十萬噸煤。”

  李子丞聽後笑著提了個建議:“葛總、吉總、衛總,既然你們想囤煤,我倒是有個不錯的建議不知道三位想不想聽?”

  葛天霖答道:“說說看,隻要能夠賺錢,李總的建議我們一定會慎重考慮。”

  李子丞笑道:“發熱量五千六百大卡的商品沫煤,每噸售價一百三十五塊錢。想不想要?”

  吉喆一聽臉都綠了,急切道:“想要,有多少我們要多少。”

  李子丞淡然一笑:“吉總,這可不行,你們仨每人兩萬噸,再多我也拿不出了。不過,這六萬噸商品沫煤你們得掏現金,而且得一次付清,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做這筆生意?”

  葛天霖一手撫摸著自己光滑的下頜,一邊尋思:每噸七塊錢的純利,兩萬噸就是十四萬塊錢的純利。既然如此,那還囤起來做什麽,直接把煤運到東山省賣了不是更好。

  “李總,你的這個提議我願意接受。兩萬噸商品沫煤,每噸按一百三十五塊錢計算,總共是兩百七十萬,我這就通知財務先把錢打到你們集團的賬上。”

  “好極了。”

  李子丞扭臉看向方曉駿:“方總,你立刻去草擬兩份合同,然後拿過來讓葛總過目。

  “一份合同是用現金購買發熱量五千六百大卡商品沫煤的合同。另一份合同是用咱們集團欠葛總的應付賬款,抵賬置換發熱量大於等於四千五百大卡商品沫煤的合同。”

  方曉駿跟葛天霖訂正了幾個合同細節,起身離去。

  等待的時間裏,葛天霖已經通過自己公司的財務把兩百七十萬購煤款打進了古州裝備製造集團的賬戶。

  收到購煤款,李子丞拿起電話打給錢福安:“錢兄,六萬噸煤的生意接不接?”

  錢福安一邊品著香茗,一邊笑著問:“是不是老規矩?”

  李子丞答道:“老規矩,先給錢後發貨,價格還是每噸一百三十五塊錢。隻不過這次不走火運,而是走公路運輸。”

  “接。”錢福安回答的很幹脆,“我儲煤場的存煤大概還有四五萬噸,我再讓他們加班加點多開采一些,應該夠了。”

  李子丞笑道:“好極了,明天我就把購煤款打給你。”

  結束通話,李子丞對著葛天霖說道:“葛總,已經聯係好了,後天你就可以派車隊到國富煤業集團儲煤場拉煤。”

  聽到這句話,吉喆和衛鈞健立刻表態:“李總,這筆買賣我們也接了,我們這就通知公司財務打款。”

  李子丞點了點頭:“沒問題,隻要收到購煤款,你們也可以在後天派車隊到國富煤業集團儲煤場拉煤。”

  這時候,方曉駿拿著草擬好的兩份合同返回來:“李總,合同擬好了,你要不要看看?”

  李子丞搖了搖頭:“我就不看了,你讓葛總過一過目,沒問題的話打印三份,立刻簽署。”

  轉眼間,到了午飯時間。李子丞等合同簽署好之後,邀請葛天霖、吉喆和衛鈞健留下吃頓便飯。三人婉拒了李子丞的好意,各自回去抓緊時間聯係車隊。

  三人離去後,李子丞吩咐馮冰豔到食堂給他買一份盒飯,他則坐下來思考如何解決價值五千萬的商品沫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