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思路決定出路
  六個億的貸款是在飯桌上敲定的。萬分之五的提成李子丞沒要,而是充了公。對一個資產百億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說,三十萬不算什麽,但這是一種態度。

  國家的錢不能動,一分錢都不能動,這是李子丞做人的底線。

  酒足飯飽,李子丞跟廖弘彬握手作別。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李子丞既沒有看電視,也沒有躺下休息,而是坐在台燈下,翻開方曉駿整理出來的集團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明細表。

  十六點三億元應收賬款,雖然不能稱其為呆賬、壞賬,可追討起來難度不小。

  國富煤業集團,六億四千八百萬。

  順河國有控股煤業有限公司,四億六千三百萬。

  長鴻露天煤業有限公司,兩億九千一百萬。

  宏泰鋼鐵集團,一億八千七百萬。

  冀北水泥有限公司,四千一百萬。

  五家企業,兩家國有企業,三家私營企業,都是集團的老客戶,哪一家都不能得罪。

  李子丞有些犯難。他從竹雕筆筒裏抽出一支已經削好的紅藍鉛筆,在順河國有控股煤業有限公司前麵打了一個叉。

  順河國有控股煤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規模跟古州裝備製造集團差不多。這家國有企業目前的處境比古州裝備製造集團還要慘,他們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驚人的百分之九十七。

  這可真是難兄難弟啊。李子丞輕笑一聲,把目光鎖定在了國富煤業集團。

  國富煤業集團是一家大型私營企業,名下有煤礦八座,鐵礦三座,稀土礦一座,鋁礬土礦一座,總資產三十六億,總負債三十二億。

  就它吧。李子丞用紅藍鉛筆在國富煤業集團前麵畫了一個對勾。

  目標雖然選定了,欠款該怎麽要,李子丞還沒有想好。

  六億四千八百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國富煤業集團淨資產隻有四個億,即便李子丞親自出馬,恐怕連欠款的零頭都討要不回來。

  李子丞用力揉了揉太陽穴,拿起座機:“常主任,你準備一下,明天上午的座談會結束後,你陪我去一趟省國土資源廳。”

  常鴻遠在電話那頭問:“李總,有幾個人去,安排幾座車?”

  李子丞笑道:“就你、我和司機三個人。”

  “好的,李總。”常鴻遠答應道。

  放下電話,李子丞又把目光聚焦在了宏泰鋼鐵集團。

  宏泰鋼鐵集團也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是一家省屬國有企業,規模是古州裝備製造集團的兩倍。宏泰鋼鐵集團的經營狀況也不樂觀,總資產一百九十八億,總負債一百七十三億,資產負債率百分之八十七。

  對一個資產一百九十八億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說,一億八千七百萬的欠款雖然不是很多,但這筆錢恐怕是無法以現金形式討要了。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抵賬。

  一念及此,李子丞的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蓋房子是需要盤條和螺紋鋼的,宏泰鋼鐵集團生產的產品中就有盤條和螺紋鋼。等耀華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後,可以從宏泰鋼鐵集團討要一批盤條和螺紋鋼用以抵賬。

  同理,蓋房子也是需要水泥的,冀北水泥有限公司的四千一百萬欠款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抵賬。

  將手裏的紅藍鉛筆扔在明細表上,李子丞把自己圈進老板椅中。

  除了順河國有控股煤業有限公司和長鴻露天煤業有限公司兩家的欠款沒有想出穩妥的討要辦法,其他三家欠款公司,李子丞的心裏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追討思路。

  李子丞目前最關心的就是集團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追討成敗,直接關係到集團的生死存亡。

  可以這麽說,如果十六點三億元的應收賬款近期內無法順利追討回來,即便李子丞辦法再多,點子再好,也會落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地。

  誠然,在全國範圍內,國有企業三角債屬於普遍現象,李子丞沒有必要主動給自己戴緊箍咒。可李子丞就是這麽一個人,越是不容易做到的事他越想去挑戰。

  或許有人會說,李子丞如此迫切的想要追討集團的應收賬款,是衝著那千分之二的提成去的。

  真是這樣的嗎,千分之二的提成多嗎?

  十六點三億應收賬款如果全部追討回來,千分之二的提成是多少,是三百二十六萬。

  如果李子丞真的是衝著三百二十六萬塊錢去的,他為什麽要在班子成員擴大會上主動把銷售人員的提成比例翻了一番。

  又為什麽跟薛明仁再三訂正,集團高層追討欠款的提成比例保持原樣不變。

  李子丞是傻子嘛,顯然不是。他這麽做隻想證明一點,如果銷售部的銷售人員能夠把十六點三億的應收賬款全部追討回來,他寧肯多支付銷售人員三百二十六萬的提成。

  隻可惜銷售部的銷售人員沒有這麽大的能耐,就連分管銷售的薛明仁也沒有,否則集團也不會落到如今難以為繼的境地。

  假設集團的應收賬款為零,說明集團的運轉良好。集團運轉良好,也就不會拖欠集團職工半年的工資,更不會有一千多個職工圍攻集團總部的現象發生。那麽李子丞也不會主動立下軍令狀來接手董貴堂留下的爛攤子。

  可假設畢竟是假設,李子丞既然接下了董貴堂留下的爛攤子,他就不會讓這個攤子繼續爛下去。

  利用一頓飯解決了六個億的貸款,李子丞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他完全可以拿著這六個億做很多很多事。

  可李子丞卻覺得六個億遠遠不夠。對於一個年銷售收入五十個億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說,六個億的現金流僅僅能夠維持兩個月。

  生產、銷售、回籠資金是有周期性的,正是因為有周期性,大型國有企業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資金鏈斷裂。

  可為了不使集團資金鏈斷裂就不生產,不銷售了嗎,顯然是不行的。如果那樣做的話,市場就會萎縮,客戶就會流失。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本質區別就在這裏,在市場經濟體係中,競爭無處不在。你後退一步,別人就會前進一步。

  為了保持原有的市場份額,為了留住那些老客戶,不給錢不發貨的行為是斷然不可取的。

  因此,李子丞需要大量的現金流,而且是越多越好。

  對李子丞來說,他有兩個月的時間追討欠款,每追回一筆欠款,集團就會多延續幾天生命。哪怕追討回來的欠款不是現金,而是實物。

  實物也是錢啊,比方說成品煤,比方說螺紋鋼,比方說袋裝水泥。

  這些實物產品沒有市場嗎,當然有。隻不過市場給出的價格太低,遠遠超出了生產廠家的銷售預期。

  每一種實物產品都是有成本核算的,一旦市場銷售價格低於銷售成本,生產廠家寧肯囤貨也不會賠錢銷售。

  可李子丞卻不怕賠錢銷售,因為他了解市場,並仔細核算過生產成本。

  相比於成品煤、螺紋鋼和袋裝水泥,古州裝備製造集團生產的大型礦山設備、大型挖掘機,甚至包括那些成套的水泵、閥門,產品附加值明顯要更高一些。

  這就好比德國生產的數控機床,這就好比美國生產的大型客機,人家一台機床,一架飛機的產品附加值,遠遠高於國內生產並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服裝、陶瓷、農產品等等。

  這就是差距,科技實力的差距。

  所以,即便通過努力,追討回來的是實物產品,李子丞也有辦法讓它們變現。

  短期內,李子丞能做的就是讓集團正常運轉起來,隻要能夠不賠錢或者是少賠錢,李子丞都是能夠接受的。

  因為李子丞有三年時間,第一年少賠錢,第二年不賠錢,第三年扭虧為盈,這就是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

  至於說九點八億元的應付賬款,九十個億的銀行貸款,李子丞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考慮。

  沒錯,他是來給別人擦屁股的,可兩位前任留下的大窟窿,他隻能慢慢填。他不是神仙,沒有點石成金之術,那怎麽辦呢,隻能拖著,能拖一天是一天。

  李子丞不是救世主,他也做不了救世主,他能做的,就是在三年後實現自己許下的諾言。至於其他的,愛誰誰吧。

  點燃一支煙把自己追討欠款的思路在腦子裏重新梳理一遍,李子丞掐滅煙頭,走進衛生間。

  衝了一個熱水澡,李子丞圍著浴巾躺在床榻上,拿起手機撥出一個電話號碼。

  “菲兒,幹嘛呢?”

  “在圖書館看書。”電話聽筒裏傳來一個嬌媚的聲音。

  “想我沒?”

  “想,想的人都瘦了。”

  “瘦了好啊,省的減肥了。”

  “討厭,你會不會聊天。”

  “是啊,我是理工男,怎麽能跟你們文藝女青年相比呢。”

  “理工男怎麽了,我就愛理工男。對了,換了新的工作環境,心情怎麽樣?”

  “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不過------”

  “不過什麽?”

  “沒什麽,我的性格你還不知道,越有挑戰越興奮,就像當初追求你一樣。”

  “嗬嗬,我有那麽難追嗎,我記得你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把我追到手了。”

  “錯了,確切的說是三個月零七個小時。”

  “噗嗤”一聲,電話那頭笑了:“討厭,三個月跟三個月零七個小時有區別嗎。”

  “怎麽沒區別,整整多了七個小時啊。你知道七個小時能幹嘛,可以睡一個舒服的懶覺,可以看四場電影,可以開車從古州到京城去看你,可以------”

  “好啦,好啦,說不過你行了吧。對了,後天我就放暑假了,我想到古州去看你,行不行?”

  “後天啊,好吧,我開車去接你。”

  “真的,不許騙我。”

  “不騙你,騙你是小狗。”

  “小丞,愛死你了。”

  話落,聽筒裏傳來一陣親吻手機的聲響。

  結束通話,李子丞的思緒瞬間回到了十八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