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伐庸遇挫(3)
  “嗯,你父親安排得很好。你在敵營呆過幾日,對對方多了幾分了解,你能過來比他來更好。”莊王對這個安排很滿意。

  “剛才你說,你們遇到了猛烈的回擊,似乎是預料之外?知道是什麽原因嗎?”令尹鬥般十分困惑。一般來說,守城會有意識的偏重某一側。他們去的是防守最薄弱的,戰鬥力應該不怎麽樣才對。

  “我被關在軍營時,隱約聽他們提起,似乎是庸國的間諜已經打聽到,我國在四處征兵,準備攻打蠻族。所以,他們便著手加強守備,尤其是平日最薄弱的西門。”

  “庸國的警覺性很高,的確是個不容小視的對手啊。”令尹感歎。

  “你說他們為搶軍功爭執?後來又疏於守衛,才讓你死裏逃生。是不是可以判定,他們內部其實不是很團結?”蘇從對對方內部的情況很感興趣。

  盧揚窗低頭想了想,回道:“應該是的。他們畢竟是眾多蠻族聯合在一起的。各個部族都有自己的首領,相互之間好像都不怎麽服氣。我聽說,本來有位首領要提審我,可是後來也不見來。”

  “如果這樣的話,對我方來說倒是件好事啊。”蘇從若有所思,繼續道:“據你觀察,他們軍容如何?紀律嚴明嗎?”

  “城門攻打我們的軍士,個個英勇善戰。說到軍容——”盧揚窗努力回憶當時的情形,“我被押到軍營之後觀察過,他們不應戰的時候,似乎非常放鬆,平時訓練好像也沒什麽規律。至於紀律,首領既然說要來審訊俘虜,應該戒備森嚴,密切監視才對。可我逃出來那日,帳外的守衛都不見蹤影,可見他們行事還是有些隨性。”

  “如此說來,這些人雖個個是勇士,合在一起卻未必是神勇之師?”蔿賈試著分析盧揚窗給出的信息,得出這樣的推論。

  “嗯,可以這麽說。”盧揚窗想了想,然後點點頭。

  回答幾位大人的提問之後,他腦海中零散的記憶才慢慢拚接起來。之前是急於謀劃如何逃脫,無暇整理散亂的思路。二來,剛剛回到廬地,還來不及好好休養,便一路趕來郢都。人困馬乏,來到大殿見到一國之君和一幹重臣將軍,難免有點緊張興奮。

  冷靜下來之後,他想起了許多細節。把這些細微的信息串聯整理之後,他也總結出了一些結論。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我們在城門激戰時,突然湧現大隊人馬。我聽到有長官下令包圍我們,可是其中有人似乎有反對意見,還發生了幾句爭執。趁他們一閃神,我才有機會掩護父親衝出包圍。現在想想,他們的爭執,除了搶功,應該還有相互指責才對。全賴他們有內訌,家父才得以逃脫。”

  “依你看,下一步我們應該采取什麽樣的對策?”聽盧揚窗所說,對方豈非烏合之眾?匹夫之勇,打架倒是可行,打仗則難成大事。這麽一想,莊王立馬又覺信心滿滿,急著追問對策。

  “請恕小將直言。庸國的大軍雖無接觸,可是從此次的遭遇來看,對方軍士的士氣、軍容、紀律都不夠嚴肅端正,而且內部還有矛盾。如此看來,他們不過是一群各懷心事的蠻夷而已。”

  “我們隻要多派人手,組織大軍前往,加上秦、巴兩國的援兵,多股並進,便可將他們一網打盡。”想不到一國之主竟然問他這無名小將的意見,盧揚窗激動得兩眼放光,臉上的疲憊一掃而光。

  他的話音剛落,人群有些騷動,有人小聲討論起來。

  盧揚窗跟庸國軍隊交過手,又在敵營逗留過三日,庸國的情況他最有發言權。如果真的如他描述,庸國竟如此不堪,直接大兵強攻就能拿下,事情就比他們原先設想的要簡單得多。

  然而事實卻不然。庸國是楚國周圍最強大的國家,西戎都要對他懼怕三分,楚國也被他打敗過。他們占據天險,地形複雜,氣候變化多端。他們軍隊的組織形式與楚國統一由司馬節製軍隊不一樣。他們由部落組成,各部落都有首領和將軍。首領統領整個部落,軍政大權一把抓。將軍負責調兵,管理牙將,逢重大決策仍要聽命首領。

  如果對外作戰,各部落都會派出人手前去。至於聽命於哪個部落,取決於首領開會討論的結果。平時,他們並沒有固定的軍事首領。一旦目標確定,他們馬上合為一體,緊緊包圍在一起。所有軍士都聽命於戰時的軍事首腦,令行禁止,共同進退。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戰鬥力一度令眾國望塵莫及。

  正因為如此,楚國才不敢輕易對它用兵。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誰敢輕易招惹他們?

  他們對庸國的認識和盧揚窗描述的出入太大。難道從前是高看了庸國?顯然不是。

  周武王分封土地時,最大的宗國不過百裏。當時庸國的占地就比最大的宗國領地還大。後來封爵,庸國封侯,地位僅次於姬姓國。商朝時期,“百濮”一度聽命於它。如今更不得了,開疆拓土,越發強大。

  難道是他們驕傲自大了,不把手下敗將放在眼裏,所以變得不堪一擊了?如果這樣,盧揚窗的建議就有可行性。派出重兵合圍,不用迂回,不用試探,直奔主題,簡單高效。

  如果不采納盧揚窗的意見,要做其他決策,必須收集更多的信息。眼下又暫時沒有。盧揚窗的所見、所聽、所想,的確是目前最有力的情報。可是要支撐他大兵壓境的對策,他給出的理由似乎有點薄弱。

  楚莊王有些猶豫,他看向眾位大臣。他們陷入沉思,拿不定主意。莊王又將目光轉向蔿賈,再看看向令尹、司馬,期待從他們口中聽到更多的想法。

  莊王的目光一直在周圍遊走,司馬鬥椒正要開口,忽聽一個聲音從背後冒出來。“不可。大規模正麵進攻,我方勢必付出慘重代價,而且還未必會贏。”

  眾人一看,打破沉默的是上將軍潘尪。他是太傅潘崇的遠親。潘崇膝下無子,見他聰明伶俐又勤奮好學,便將他接到身邊,認作義子,把他視為接班人培養。他十八歲就上戰場廝殺,數十年時間,已成長為威名遠揚的將軍,在軍中頗有威望。

  他性格沉穩,平素寡言少語,不喜論人是非。隻是論及行軍打仗,用兵用計,他便滔滔不絕。平日裏喜歡和幾位知己好友一道研讀兵法,相互切磋,討論熱烈。過去楚國用兵之前召集文臣武將商議,他總能言之有物,還經常有獨到見解。

  “潘將軍以為不可,不知是何理由?”眾人見到是他發言,都非常期待,莊王更是如此。

  “回大王,末將以為,庸國兵多地險,其人擅長戰鬥,英勇無畏。我方去攻打,深入其腹地,諸多不利。他們占據地利,又擅長遊擊戰。一入山澗叢林,便可瞬間隱藏,無跡可循。我們對地形不熟悉,完全暴露在他們的視線之下,無異於待宰的獵物。全麵進攻,等於白白送命。”潘尪眼神堅定,言辭中肯。

  潘尪說完,好幾個人都點點頭。

  盧揚窗隻跟庸國士兵打過一次交道,他觀察到對方軍士的狀態非常懈怠,很可能僅僅是因為他們暫時沒有作戰任務,所以非常放鬆。也可能是如他所說,對方隻是剛好內部有分歧,所以疏於防範,讓他得以逃脫。

  盧揚窗所說的隻是一時一事,看到的不過是對方的某個劣勢而已。對方的未知神秘之處,才是最致命的。潘尪所說的地形便是其中之一。

  見眾人點頭,莊王似乎也頗有興趣,潘尪便繼續道:“此次攻打庸國,我方攻,對方守。對方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易守難攻。我方長途奔襲,勢必人馬疲敝。對方則是以逸待勞,此其一;”

  “其二,就算我們找到熟悉地形的人帶路前去,摸索總需要時間。山林氣候多變,瘴氣籠罩,易生瘟疫。如果將士無法適應,戰鬥力必定下降。到時,根本不需對方動手,我們自己就會亂了陣腳;”

  “其三,一旦開局不利,定會挫敗將士銳氣,同時助長對方氣焰。我消彼長,更會埋藏隱患。停留時間越久,我方消耗越大,越難攻下。最後,無功而返是小事,無法全身而退才是大憂。”

  “潘將軍將我方的劣勢說得很清楚。”庸國之強,再加此時的楚國又如此之弱,這些都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出兵打仗,如無必勝之計,無疑是把千萬將士往死路上推。如果罔顧事實,隻一廂情願的憑著一股血氣就打,恐怕會把整個國家推入萬劫不複。“如果此仗必須打,而且還要打贏,潘將軍有何良策?”莊王急切的想知道製勝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