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重置六卿(2)
  也不等趙穿的反應,趙盾徑直走了出去。他大約猜到,趙穿今日之行的用意。不管是他想為誰打探消息,或是他本人覬覦六卿席位,趙盾都不會正麵回應他。現在還沒有確定人選,就算有意向,也不想提前透露口風。畢竟牽涉重大利益,一不小心為有心人利用,又會驚起一番波瀾。這些年,他學會了小心翼翼,對任何事情都如此。

  如果說趙穿指望依靠他與趙盾的關係,被納入六卿人選,那麽,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恰逢用人之際不假,可是,趙盾剛剛肅清五人作亂,在這節骨眼上,多少雙眼睛盯著他?

  所有人都想知道,趙盾究竟會用什麽人。他口口聲聲說要發揚光大晉國霸業,大力整頓內政。究竟是說說而已,還是真的要付諸行動?大家會依據他提拔什麽人,或是貶斥什麽人,評估他的真實意圖。

  過去,趙盾與“五君子”之間,由於出身、政見不一等曆史遺留問題,相互敵視。現在,這些人已經被處理,再無根深蒂固成見深植的派係橫亙其中。一切聽憑趙盾抉擇。

  一是選擇家族中的兄弟、堂兄堂弟、外家裙帶,予以提拔重用。趙盾是宗族繼承人,他有義務,也有責任,栽培兄弟,光大門楣。可是,目前正處敏感時期,如果這樣做,就會授人以柄,落人口實。殺死“五君子”,已經完全徹底的被人解讀為清除異己,清洗同僚。趙盾不得不顧慮輿論影響。

  當然,“五君子”本就是異於己的另一陣營。他們天然利益衝突,最終必然要決出勝負。隻是由於雙方都步步為營不想退讓,最後都無路可走。隻得選擇這樣激烈極端的方式決出輸贏。這本是政治的應有之義,身處其中者,自然明白遊戲規則。

  如果此時啟用趙姓兄弟,不管是本就懷揣不滿者,或是“五君子”的殘餘黨羽,包括趙盾一向看重的中下級官員小吏在內,他們的積極性會大大被挫傷。所有這些人,都是趙盾實現抱負最寬廣的基石。趙盾不可能一意孤行,完全無視他們的想法。

  另外,趙氏兄弟中,趙穿年紀最長。如果真要重用,自然是他首當其衝。可是他為人隨性,好意氣用事。把他放在身旁,就像裝了顆定時ZHA DAN。不知何時何地,因何事突然捅個摟子,還得派人幫他善後,實在沒必要。

  乖乖做個花花公子,他還可勉強應付。委以重任,萬一惹下什麽事端,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

  至於其餘趙氏弟兄,年紀尚小,更不在考慮之列。

  二是選擇他的親信部屬。目前最理想的人選就在眼前:臾駢和郤缺。

  臾駢跟隨趙家最久。他智勇雙全,能征慣戰。最難得的是,將帥選拔的核心機要——“智、信、仁、勇、嚴”,“信”、“仁”二字,他更是身體力行。他不計前嫌,護送狐射姑眷屬安全去往狄國一事,便是最好的例證。除此之外,他的機智勇敢,治軍嚴格,更是有目共睹。

  郤缺也不用說。與先軫將軍在“箕之戰”中並肩作戰,生擒白狄國首領。戰功赫赫,先君封賞,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他曾流落鄉土,躬耕田間。這些經曆磨礪了他,催他成長。他為人處世冷靜自製,遇事不衝動,不偏不倚,總能平衡各種關係。除了是位出色的將領,勇猛善戰之外,他還沉穩從容,頗有政治家的胸懷。

  如果非要給兩人排名,從感情上來說,臾駢更靠前。畢竟,臾駢是父親在時,一路追隨趙家成長起來的。他的忠心和才幹,趙家父子都十分認同。在謀劃明察暗訪地方實情一事上,臾駢出力最多。他智計百出,多次幫助趙盾化險為夷。趙盾打心眼裏喜歡他,信任他,想要重用提拔他到更高的位置。

  但是,臾駢跟趙家淵源太深,既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此刻的趙盾,終於排除萬難,正要施展抱負。他想要的太多,相應的,他需要顧忌的也不少。

  趙穿之所以不能用,除了性格才能方麵的原因之外,更因為他姓趙。臾駢雖不姓趙,卻已然是半個趙家人。他身上自帶的趙家光環,難免令人揣測。一旦生出種種不利傳聞,勢必會成為趙盾施政的逆風。

  相比而言,郤缺追隨趙盾的時日尚短。在趙盾位列正卿之前,郤缺已是威名遠揚,名聲在外。如果重用他,他的才幹必定不辜負所托。他行事果敢,對趙盾忠心耿耿。不用擔憂他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他的德行品格是經得住考驗的。這一點,當年胥臣向文公大力舉薦他時已經證明。

  還剩一個人選,就留給荀林父決定吧。六卿席位,雙方各占三席,這個傳統,暫且保留著吧。“五君子”事件,足以證明,趙盾對整個晉國政壇的掌控力,非同一般。他的殺伐果斷,威懾了所有人。從今往後,根本不必擔心,還有誰敢與他針鋒相對。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荀林父要推舉誰,趙盾都不會反對。“五君子”已經灰飛煙滅,先蔑滯留秦國,隻剩荀林父一人在朝。他從戰場歸來,昔日黨羽已被問斬。荀林父是瞠目結舌,受驚連連。目前,隻能謀求個人發展,哪裏還敢再拉個人興風作浪?

  回到趙穿身上。他今天所來,就是想知道六卿席位人選。有三個席位空缺,其中兩個席位,他猜,一定是臾駢和郤缺。畢竟,這一年多來,趙盾與“五君子”之間,摩擦不斷。這兩人是趙盾的馬前卒。趙盾勝出,他們二人居功至偉,自然是論功行賞,封官晉爵。

  他覬覦的是第三個席位。按照趙穿的邏輯,趙氏兩宗,他們一宗,他是繼承人。趙盾這邊,三個弟弟還小。如果趙盾要提攜趙氏成員,他應該是不二人選。哥哥栽培弟弟,天經地義。更何況,除了是趙盾的弟弟之外,他還是君主姐夫,娶的是公主。將他納入六卿,實至名歸,誰敢置喙?

  趙穿的心思被趙盾看透,趙穿卻猜不透趙盾怎麽想。他這個堂哥,一副謙謙君子老好人的模樣,平時不作聲不動氣的。可是,一旦下定決心做什麽事情,就像頭強驢,拉也拉不回。所以,他既然不想說,他還是不要提為妙。

  人選不可能一直保密。今天不說,將來也會透露。他不相信,第三人,除了他,還能有誰?難道還讓荀林父舉薦不成?

  趙穿隻看到點,卻忽略了麵。

  趙盾的殺戮,是為了大權集於一身,無人再來阻撓。他可以指揮若定,行使手中的軍政大權。但是,他與企圖篡位的奸臣不同,而且是徹徹底底的不一樣。

  從頭到尾,他隻把自己作為大臣。君主在上,臣在下。對君主之位,他從未生出任何非分之想。他是趙衰的兒子,趙衰的夫人——趙府的當家主母趙姬,既是文公的女兒,也是他尊稱為母親的女子。

  晉國是周成王“桐葉封弟”而建。這片土地姓姬,不姓趙。這一點,是明確的,一以貫之的。

  雖然趙盾刺殺了兩位國君人選,但是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自立為君。既然承認身為大臣,又高居正卿這個尊位,平衡各方利益,是他必須考慮的。他可以為趙氏謀福利,可是要區分時間場合,不能時時事事都明目張膽的向著趙氏。

  趙穿看不透這點,因為他並未親身坐在這個位置。他隻是旁觀者,看的是熱鬧而已。

  幾天之後,趙盾和荀林父聚在一起,商討六卿剩餘三席空缺的人選。趙盾提出郤缺和臾駢,荀林父沒有異議。還有一席,趙盾建議,由荀林父推薦。

  荀林父一聽,頗有些受寵若驚。他在前方,得知他的幾個盟友犯下如此大錯,驚出一身冷汗。接著,又聽聞,年紀資曆均比他淺的趙盾,快刀斬亂麻的將他們一口氣全部鏟除,幹脆利落。他受到的震撼,更是前世今生來世都難忘。

  陽處父被殺,趙盾對狐射姑,隻是趕盡,卻並未殺絕。那次舉動,可稱之為一念之嚴,烈日秋霜。這一次,程度遠超其上。一日之內處死五位卿大夫,可謂是一念之怒,震雷暴雨。

  這場雷霆暴雨,令荀林父對眼前沉穩少語的趙盾,又多了幾分敬畏。所以,聽到自己竟還能舉薦一人納入六卿,他驚得好一會說不出話來。當然,他本就有信任且符合心意的人選。提出之後,趙盾點頭讚成。

  兩人一拍即合。把名單提交君主,自然是通過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