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陰謀敗露(4)
  趙盾通敵的流言傳開後,“五君子”動作頻頻。很快,他們調動的軍隊全部就位。

  獲知消息,臾駢吩咐孫副將,要他去到依縣軍隊的駐紮地,摸清另外三支軍隊的底細。孫副將去後,以認識新朋友為由,要頭領叫上另外三支軍隊的首領,一起吃飯喝酒。推杯換盞之後得知,三人之中,兩人是被騙來的,另外一個則與先都淵源很深。

  借故將他支開後,孫副將把朝中陣營派係、利益糾葛和力量對比等等,告知三人。三人聽後,馬上意識到,絕對不能站錯陣營。畢竟,現下君主年幼,大將軍當政。如果站在“五君子”一邊,賭上前途命運不說,風險太大。最後,三人答應,聽從孫副將的命令,與他共進退。

  至於依附先都的那支,臾駢派人密切監視,隨時保持警惕。

  郤缺得到的消息則是,“五君子”購置的兵器已經到達絳城附近。他們打算以軍械置換之名,光明正大的運進來。

  既然對方要明火執仗,他們就將計就計,請君入甕。趙盾下令,將城中大部分兵力調集到城外。放風說是要開拔備戰,以絕楚國妄想。之前派駐在各城門,負責盤查往來人員的軍士,全部轍回。讓對方以為,他們毫無防備,注意力根本不在此。

  “五君子”此番起事,最為倚重的就是城外的四支隊伍。因為,在趙盾眼皮底下,他們無法調動大軍。再加上臾駢和郤缺的監視,所有絳城軍士都在他們的密切關注之下。有心者,都動彈不得。

  得知城內空虛,他們便命駐守城外的四支軍隊,往城內進發。孫副將聯合依縣軍隊在內的三支隊伍,把依附先都的那支隊伍製服。四支隊伍,三支倒戈。倒戈的成了趙盾的人馬,他們迅速進入城內,馳援趙盾。

  今日一早,趙府的家眷仆從,從後門陸續離開。隻剩下守門衛士和埋伏各處的將士,靜待敵人入套。所以,箕鄭父的人闖進去好一會,都沒見到人。等他們闖進內室,守衛軍士突然出現,把他們團團包圍,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五君子”從各地召集的捕快衙役,被派到城南。這些遠道而來的蝦兵蟹將,平時隻要手持棍棒,就可在手無寸鐵的百姓麵前耀武揚威。久而久之,便以為自己真是個英雄了。

  今日,士榖帶領他們,從城南衝出來。遇到能征慣戰全副武裝的正規軍,個個被嚇得屁滾尿流。此刻才知,自己不過是隻井底之蛙。於是哭爹喊娘的跪地求饒。被繳了械之後,乖乖靠牆而立,大氣不敢出一聲。

  沒了城外的軍隊支持,“五君子”還能依賴的,就是他們的親兵家丁。這些人,雖有一顆忠心,奈何人數太少。遇到趙盾派出的重兵,自然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乖乖投降。

  “五君子”的許多追隨者,都是聽信他們的花言巧語,許以榮華富貴。他們便以身家性命做注,為求名利,孤注一擲。這些誤判形勢的鼠目寸光者,更是不堪一擊。

  事後說起,似乎都是趙盾等人成竹在胸。其實,細細回想,主動權曾一度掌握在“五君子”手上。

  他們將麵臨處罰的地方官員召集起來,聯名上書,對趙盾發起聲討。他們從君主身邊的近臣入手。他們誇張其辭,危言聳聽。說趙盾的強勢會威脅到君權,進而威脅到他們這些寄生蟲的生死。於是,這些人與五人聯手,把君主擺上台麵,逼趙盾退讓。

  采買兵甲利器,這是要把事情做大做絕。這些兵器,是他們殺敵製勝的重要工具。為此,他們花重金,從江湖人士手中購置。特意避開絳城附近的兵工廠,可謂小心謹慎,低調遠慮。如果不是錢老板和賀文來往密切,這件事很可能就不會被發現。或者說,沒有那麽快暴露。如果再遲些,後果不堪設想。

  能將縣衙捕快衙役等人召集而來,可見他們勢力龐大,黨羽眾多。這些人,都是地方官員的親信、馬前卒。他們從不同地方趕來,隻為一個目的——為了他們的主子能繼續為非作歹,他們則繼續助紂為虐。依附其上,吸食百姓膏脂,不勞而獲。如果不是因為被正規軍提前拿下,這些人的破壞力也是不可小視。

  假君主之令調軍隊之事,更是神來之筆。他們自知與趙盾相比,勢單力薄,必須借力。公開無法借,隻能私下借,或者說是偷更恰當。他們隻能偷更大的權力,才能與趙盾分庭抗禮。唯有借君主之令,才能如願。

  借君主之令,必須借之有名。畢竟,趙盾才是中軍元帥,軍隊都聽命於他。君主這小小孩童要親自調動軍隊,必須是天大的事情,才能令人信服。什麽是天大的事?除了君主,當然是和大將軍有關的事。

  於是,在他們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下,流言被適時投放。恰在此時,趙盾下令要退兵。真是天賜良機,恰到好處。他們對軍隊說,要清理君主旁邊的小人。小人是誰?為何要清理?口說無憑。秦軍欺侮晉國,他卻臨陣退兵,不是賣國是什麽?他不是奸臣還有誰?於是,事實俱在,證據確鑿,他們的行為又一次合理化。

  “五君子”的計劃是全方位、立體的。他們差一點如願以償。可是,笑到最後的卻是處處被動,落後挨打的趙盾。

  有時候,當我們回看某件事——小到我們的經曆,大到曆史事件。不禁得出這樣的結論:占據先機者,製人。被人掣肘者,受製於人。可是,占據先機者,這個先機,是有時效性的。當這個先機沒有及時轉化為勝利果實,對方手上卻獲得了更多資源,形勢就會改變。得先機者,失去了機。後發者,積累了足夠的能量,反敗為勝。

  曆史的天空中,曾經稱霸一方,盛極一時的國家,卻在絢爛之際,突然如隕星墜落。跌進茫茫大海,消失無蹤。曾經弱小無依的王國,自強自立,努力突破,為生存四處開拓。日積月累,漸漸強壯,成長為令人不可小覷的領頭羊。

  趙盾,一個牧羊的少年,來到絳城。庶出母弱,父親圓融謙退。起初,他在晉國政壇嶄露頭角的機會,非常之少。同為功臣二代,先且居、狐射姑都比他知名度高,出場機會也遠勝於他。可是,曆史的因緣際會,政治的風雲變幻,將他推上了權力舞台。

  從他登上舞台的那天起,“後發製人”就如影隨形,不離不棄。先有流血死亡,痛失兄弟知音。這些經曆令他痛苦自責,絕望沉淪。之後,又催他奮起。接著,是再一次的椎心之痛,將他逼至角落。甚至最後,差點一蹶不振。被壓至穀底,僅存一線生機。然後,他又一次崛起。

  或者不隻是他,所有生命的起伏皆如此。愛與恨,痛與喜,循環往複。生存是機率,挫折是常態。在不斷的挫折中,從一個失敗潛伏到下一個失敗,才會偶遇一次成功。這次意外的順利,得益於從不放棄,戰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