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想對策
  劉寧雅想了想,覺得吧,這個事情,其實真的不難。但是,難的是村子裏各種言論。

  而且,劉寧雅其實一點也不想劉村長去的。萬一,江耀雄想鬧騰什麽事情,那村子裏都麽有個抗事的人啦。

  所以,劉寧雅想了想,直接給大家建議,讓派兩個身強體壯的去。萬一路上有什麽事情,兩個人也有個照應。大家也不要覺得是去串門。

  這第一次出門,那真的是哪裏也找不上,不被人家拐賣了,都算是運氣好了。

  誰以後要是想去了,那以後自己花錢去。這一次,一定要找信譽好的去。

  要不然,過去了,人都請不回來,可直接斷了村子裏的財路。

  村子裏就這麽個事情,還想要吵吵,劉寧雅看著一臉的麻煩。最後,直接自己開始提議。

  就讓劉傑和劉村長的兒子劉強一起去。

  為啥?劉傑吧,那是村子裏公認的有能力的人,而劉強吧,以後也是要接了劉村長的班。

  那這兩個人過去,就沒有什麽問題的。

  要是換個人,隻要他們自己不嫌棄耽擱時間,那他們自己看著辦。

  大家覺得吧,劉寧雅既然說出來了,那肯定就隻能是這兩個人了。

  為啥?因為劉寧雅自己是個傻子,可不代表劉寧雅不會把這個情況,告訴了京都幫忙的人。

  要是對方覺得他們村子裏的人,欺負了劉寧雅,那可咋辦?辦事還能給他們這麽盡心?

  但凡不盡心了,隨便給他們糊弄來一個教授,到時候,賠錢了,他們還能把人家教授咋樣?

  所以,劉寧雅既然說了,那就聽劉寧雅的。他們一個個吹著,說但凡是劉寧雅說的,他們都信。

  劉寧雅嘴角抽搐,直接對著劉村長表示,這些人好虛偽的。

  劉村長覺得吧,劉寧雅這種,得罪人都不知道。不過這樣子也好,要不然,他的位置就不牢了。

  劉寧雅才不管他們怎麽想,怎麽做的呢。自己眼前要做的,那就是靜等江耀雄這個人的歸來。

  他們不是說一家子老小都會回來?那就讓他們這些大都市的人,好好見識見識農村的生活。

  想象一下,他們自己打小在這種地方長大,他們是什麽高貴品質。

  劉村長看著劉寧雅對江家人的回來這麽上心,其實想要勸說幾句,又怕打擊到了劉寧雅。

  想了想,還是等到劉寧雅吃虧了,那再說也不吃的。畢竟,人家肯定是瞧不起他們農村人的。

  哪怕是裝作瞧得上了,那骨子裏也是嫌棄的很。

  已經不一樣了,半生都過去了,哪怕劉成不吃不喝的去追趕人家,也追不上人家的背影了。

  所以,劉寧雅沒必要把希望,寄托在這種陌生人身上。更是沒必要相信,甚至依賴對方的。

  可這種話,他現在真的覺得不好說,還是要讓兒媳婦張華多和劉婷叨叨。

  要是對方對劉寧雅兩姊妹好,那最好,要是不好,也不必難過的。

  整個村子裏的人,都覺得他們兩姊妹挺好的,都會幫襯著他們兩姊妹,會照料他們一二的。

  劉寧雅還以為最近幾天,劉村長一個勁的看她是為了什麽。原來是誤會了,不過,這個誤會挺好的。

  希望多大,失望就有更大。

  自己也可以扮演小白蓮的,又不是一昧的要強硬解決問題呢。

  當然,要是自己伏低做小不頂事,那肯定立刻就會變成那個拿砍刀的形象。

  進退,劉寧雅都想好了。不過就是演戲,最近劉寧碟的演技都提升了很多,兩姊妹配合,不會太差。

  千呼萬喚,終於得到了江耀雄一個星期裏,肯定來的消息。劉寧雅都和劉寧碟兩個人商量了又商量,才最後確定了。

  到時候,她們什麽多餘的言語也不說。就先那麽看著,對方嫌棄農村,那他們就鬧的很多人看出來。

  對方熱愛農村,那他們根子裏,本身就是農民,所以,熱愛農村,那是不忘本,是應該的。

  當然,再深的手段,劉寧雅覺得吧,哪怕自己重生,又不是腦子也跟著一下子就開光了。

  對上江耀雄這種厲害角色,隻能是慢慢的小地方惡心一下。反正,他也不敢把自己一爪子拍死。

  要是誰知道,他居然給人家江家真的血脈使絆子,那他以後的仕途,大半也算是止步於目前的位置了。

  可依照劉寧雅的設想,江耀雄以後肯定不止如此。要不然,前一世,為什麽江家來找劉成的人,瞅一眼就走了呢?

  就以為劉成和江耀雄比起來,完全是雲泥之別。真的認回去了,那不僅僅是不能給他們助力,還添堵呢。

  可具體的手段,劉寧雅覺得吧,自己真的不會。這個真的不是裝作自己會,那就能會的。

  劉寧雅好生氣,生自己的氣,覺得自己上一世,就是瞎活了一場。

  哎,不對,是苦哈哈的活了一場,都是別人手裏的棋子,一點也不懂得怎麽反抗。

  哪怕是現在,她依舊沒有反抗的眼界,反抗的手段。

  一想到如此,劉寧雅整個人都覺得自己好無力。

  可沒有辦法,這個結果是有她自己的責任,但是,也是受到大方麵的局限性。

  既然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不自己給自己製造問題,製造喪了。

  愉快的,劉寧雅帶著劉寧碟去後邊林子,兩個人打算去陷阱裏看看。

  至於家裏,劉婷最近那是抽空做沙發的套子,因為沙發現在,都照著劉寧雅他們家的寬度來。

  很多人,那是直接把靠枕抱在懷裏,又不是抱一個靠一個的。所以,劉寧雅他們家這種,還是最經濟劃算的。

  因為孫彪那一種,還是要加錢的。

  完全的計件工資,也不存在什麽不透明的。

  當然,要是劉六伯耍滑,那劉寧雅以後大不了扔開這一塊。不過,他以後在村子裏的名聲就懷了。

  他可是有兩個兒子,一個還想要去養魚。對木匠手藝,一點也不感興趣。

  劉六伯哪怕是覺得分一半給劉寧雅,心裏不舒服。可想到這個工作,一開始就是劉寧雅鬧騰起來的。

  而後邊,劉寧雅看著劉六伯麽有更多的牢騷,才出了貴妃椅這種組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