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築基成功
  楊牧之把手裏的酒遞給老李頭,快步跟上楚玉。

  兩人走出一段距離後,楚玉回頭拋給他一個小袋子,楊牧之揚手一招,輕輕接住。

  是個錦織小布袋,入手還有餘溫,放到鼻子邊輕輕一嗅,還有少女身上淡淡的體香。

  楚玉俏臉一紅,怒斥一聲:“你,你這無賴……”

  楊牧之嘻嘻一笑,拆開布袋一看,是五顆靈氣盎然的銅錢,外圓內方,一麵刻“雙露生寶”,一麵刻“鬥建酉”,楊牧之將其中一枚拿在掌心左看右看,甚是心喜。

  楚玉見他一副一輩子沒有見過神仙錢的模樣,忍俊不禁道:“這是‘秋露錢’,比之先前答應你的五百顆‘小雪錢’要更珍貴,按照當下的換算,一枚秋露錢能換一百顆小雪錢的。”

  楊牧之小心的將那枚秋露錢放進錦織布袋,紮好袋口收進左手無名指帶著的白色指環裏。

  楚玉瞟了一眼山洞裏公羊前輩給楊牧之的那個白色指環,不自覺又想起山洞裏的一些畫麵,她滿臉嬌羞轉過身去,螓首微低道:“好了,該給你的也給你了,我要回去了”

  楊牧之連忙嬉笑說送她回去,楚玉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沒有拒絕他送自己回家。

  走過一塊塊青石板,已到楚家大院子門口,楚玉停步輕聲問道:“你放棄公羊前輩那三個條件,當真不後悔嗎?”

  這一夜,楚玉徹夜難眠,輾轉反側。

  楊牧之那個家夥怡然自若的神情不時在她腦海中縈繞,那道熠熠生輝的眼神仿佛照進了她的心底,還有始終在她耳邊回蕩著的那句話。

  “欲窮大地三千界,須上高峰八百盤。”

  楊牧之回到鋪子裏,老李頭還在慢悠悠喝著酒。

  楊牧之在他身邊靜靜坐下,呆呆看著巷子盡頭若有所思。

  老李頭低聲說道,“你在礦山之上少年俠氣,嶄露頭角,本不能太過苛求與你……但……”

  老人欲言又止,小酌一口酒後滄桑道:“一節複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楊牧之先是點點頭,接著又搖搖頭,這其中的意思,或許隻有他自己能懂。

  楊牧之剛走到房門口時,身後傳來老人淡淡的聲音。

  “少年人,也不能太過於養愚藏拙,該有的血氣還是要該有的!”

  是啊,少年的人生,就該有江海的波瀾壯闊,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老於病榻不應該是我的歸宿,淩厲出刀,霸氣拔劍,江山笑我,誰敢攖我之鋒……

  楊牧之倒立床前,眼神熠熠。

  四周淡淡靈氣紛至遝來,都被他吸入鼻內,在體內循環一圈,緩緩吐出,楊牧之納三吐一,反複循環。

  寒鴉江畔渡口茅屋裏,老人突然睜開朦朧雙眼,望向馬兒巷香燭鋪的方向。

  大地四周靈氣都紛紛湧向鋪裏,上方蒼穹竟隱隱可見七色霞光,那道霞光一路氣勢攀升,瞬間光芒大盛,照耀得大地竟如白晝。

  老人神色憂鬱,口裏隨著光芒快速攀升的節奏急促道:“築基、凝元、金丹、元嬰、靈寂……玉璞……化神?”

  老人翻身而起,一臉凝重。

  不一會天空雲彩由明轉暗,一抹夜色再次出現,七色雲彩瞬間消失不見。

  老人的神色也由陰轉晴,感受著那股強大的氣勢正在慢慢回落,最終在一個高度定住。

  老人點點頭道:“從‘化神境’再返回‘築基境’,好小子!還知道盈而不滿,缺而不殆……不錯!不錯!”

  天下修煉者,借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隻有永恒的法身。

  “天下丹祖”陳師道謂之: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大為爐煉作團,最早的通過燒煉金丹,服食來達到長生不死,謂之外丹,其後又以修神煉氣成就金丹大道,謂之內丹。

  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精母血本為凡俗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

  俗語有雲:“有為般般假,無為處處真!”,是以世人都說修煉者是在走一條逆天而行的茫茫大道,前路未知。

  那些登天的先人早就劃出了條條框框,以期後人能有跡可循、順水行舟,早登階梯。

  將修煉者劃分出十五個境界,分為下、中、上三組,每組囊括五個境界,被統稱為下、中、上五境。

  下五境為:煉體、煉氣、煉虛、築基、凝元;中五境為:金丹、元嬰、靈寂、玉璞、化神;上五境為:大乘、合道、飛升,之後的兩境早已失傳,無人知曉。

  約莫這最後兩境便是真正的天上神仙了吧!

  楊牧之翻身下床,發現全身早已是汗水濕透,瞧瞧天色已經魚白,便一口氣跑到寒鴉渡口縱身躍進江裏,半盞茶的功夫才冒出頭來。

  洗淨身上汗水汙垢,隻感覺全身清爽舒暢。

  站立茅屋旁的老人滿臉欣慰,招呼楊牧之上岸後,老人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分別自左右側高舉過頭,十指交叉,翻轉掌心向上拖,類似伸懶腰狀。

  楊牧之一眼不眨,將所有的動作都的記在腦海中。

  老人翻轉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時,再急轉掌心朝上,微低頭,眼隨手動,同時緩緩吐氣納氣。

  “這套‘八錦拳’,你初煉時三納一吐,此套拳法亦拳亦劍,著重吐納,納多吐少。每日子午修習,不可鬆懈,若是修至十八納一吐,是為大成。”

  老人手掌變掌為拳,然後又伸出食指中指,其他三指緊握,頭頸帶動脊柱緩緩左擰轉,再重複往右,納一口氣為一循環,至九個循環止,收勢吐氣。

  楊牧之點頭示意記牢了,老人又緩緩道:“此招著重修煉五勞七傷,何為五勞,即心、肝、脾、肺、腎,旨在內聚五行真氣,七傷是指喜、怒、思、憂、悲、恐、驚,旨在外采天真地靈,直到鑄就‘離宮劍芒’是為大成”,

  老人姿勢又變,兩腳開立,步成馬樁,兩手握拳腰間,拳心朝上,左拳緩緩前擊,出拳時微微擰腰向右,左肩順展變掌臂外旋,再握拳抓回,仰拳回腰間,讓後相同動作換方向一次。

  老人吐出一口濁氣,輕輕說道:“此勢為修煉肺宮金氣,再轉入離宮,以玄火鍛煉九天神劍……”

  “劍芒”,就是天下劍仙所謂的本命飛劍。

  所謂“一劍破萬法”,說的就是這些殺力巨大的劍仙,這些天之翹楚們,不但手中寶劍殺力巨大,還能在自身小天地修煉出用以容納“劍芒”的竅穴。

  一旦鑄就“劍芒”,對敵之時從本命穴竅飛出,斬敵於無形,端的是強橫無匹,是以劍仙比起其他的同境修煉者來,戰力是要高出一籌的。

  有詩雲:“禦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有酒樂逍遙,無酒我亦顛。”是以世間無不以劍仙之風采為最。

  楊牧之收斂心神,開始練習八錦拳,腦子裏過了一遍,從頭到尾,一招不漏。

  緩緩配合著呼吸,吸多呼少,走禪有如龍吸水,立禪好似凰還巢,其實練拳枯燥無比,每日重複就那麽幾下子,何況還是這樣懶洋洋的動作,抬頭是天青,低頭是路長,不僅要定力足夠,還要耐得住性子,才能刻苦堅持下去。

  楊牧之已築基成功,這是登天修真的第一個台階,煉體能強身健體,煉氣能益壽延年,煉虛結合兩煉,平衡陰陽,但終究還是沒有脫離凡夫俗子的範疇,而築基境就好比在體內修築一道大堤,內能容納百川,外能禦敵千裏。

  再往後就是逆流而上了,凝真元,結金丹,修成人上人。

  楊牧之每日子午練拳,不敢懈怠。

  築基之後靈力和神識容納量都有所提升,就好比你有一桶水,偏偏隻有一個碗能裝,多餘的自然隻能溢掉。

  而修煉者境界提高後,就好比你已有一桶水,家裏還有一個大水缸能用來裝水,這就是一隻碗與一隻水缸的肚量區別了。

  楊牧之的八錦拳緩慢無華,死氣沉悶,委實說不上有何可看之處,倒是築基練拳後的楊牧之身形更顯挺拔,若是沒有那身不搭身的舊袍,沒有那張麻臉,以身姿來論,也大概算的上一個青年俊彥了吧?

  偶有孩童路過,看楊牧之練拳都是取笑,更有甚者學他的架勢亂舞一通,稱之為王八打拳。

  楊牧之若是練完拳後,就會過去逗弄這幫孩子,總是能從他們手裏騙幾顆糖來吃吃。有時候孩子發覺上當,哭鬧著要他賠糖果來,楊牧之就會說,你們不是有楚玉姐姐嗎?找她拿糖去啊……順便給我也討要兩顆。

  這個時候,那些孩子們就會發現,原來還有人的臉皮比他們更厚。

  楚子鬆過來馬兒巷找楊牧之,一襲華衫,頭戴簪,背古劍,玉樹臨風,相比之下楊牧之的戴簪打慢拳就相形見絀了。

  楚子鬆抱拳作揖,“楊先生,子鬆要回城了,若有閑暇可以來我家做客。”

  楊牧之點點頭,笑道:“下次見麵,希望你已能爽快飲酒。”

  楚子鬆不敢接話,背對楊牧之問道:“楊先生,你在山頂的那些樹樁,初看雜亂無章,細看是縱橫十九道棋盤,再細品明明蘊含劍意,為何你卻練拳而不練劍?”

  楊牧之收起拳勢,笑道:“‘先生’這個稱呼怎麽聽都不順耳,我虛長你幾歲,你就叫我楊大哥吧!”

  楚子鬆回首點頭。

  楊牧之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說起了一個故事:“以前有個老劍仙,收了幾個少年做關門弟子,問了一個問題:‘你們為什麽要學劍?’,有說行走江湖行俠仗義,有的說禦劍逍遙天地間的,其中有一個少年說,是為了弱小拔劍。老劍仙又問,拿什麽行俠仗義禦劍逍遙,保護弱小?眾少年不知作答,又是那個少年說,手中三尺青鋒,隻為弱小拔劍。老劍仙點點頭問道,又如何保證自己手裏的三尺青鋒不被折斷,不被人奪了去?想不到那少年竟然回答,手中無劍,自然就不會斷……”

  楚子鬆點點頭,是啊,手中三尺青鋒,隻為弱小而拔,手中無劍,又如何會斷?

  他知道這個昔日的少年,正是如今的天下前十人之一的齊元化,前十人排譜榜上位列第二,手中三尺淵虹劍,隻為弱小而拔,在雙子洲聲明顯赫,地位超然。

  楚子鬆再次轉身作揖告別,並低低叫了一聲,聲音不大,但很堅毅。

  “楊大哥!”

  楚家四公子沒有任何的看低楊牧之,相反對楊牧之還有一絲絲崇拜,盡管大家都認為楊牧之隻是一介毫無本事的無賴痞子,但楚子鬆內心深處總是認為楊牧之身上隱隱有一種,說不清的大義任俠之感……

  楊大哥,他日你若來彩雲城,我便,請你喝酒,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