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金榜題名
  前幾日我去市集,正見一群紈絝打馬而過,眼看著一個小姑娘在行人躲避之間被推到路中間一個趔趄,再晚一步便要葬身馬蹄。

  我從馬腿下搶出這個小姑娘的時候,小姑娘一身衣裳都濺了泥,還刮破了好幾處。

  此時便跳出這麽一個少年來,恰好有女童的新衣,原本是買給自家妹妹的,眼見這一幕便順手給了我。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事被我搶了先,這少年現在過來搭一把手也算是善舉,我便替小女孩收下換上了。

  我壓根就不知道他是什麽米行二公子,也沒當回事。

  昨日上街,沒想到又恰好碰上他,我的本意是隻打個招呼,沒想到這少年卻紅著臉與我攀談起來,倒也沒聊別的,問的是那小女孩怎麽樣了。

  我隻實話實說,那小女孩隻受了點擦傷,我親自給她送回家,如今估摸著餘驚未消,好生在家養著呢。

  說著說著,少年便托我給小女孩帶些傷藥,我想著這少年也是好意,便接下了,緊跟著就給人家小女孩送過去了。

  就這一事,就沒了,實則是再正常不過。

  但眼下重點不在這。

  楊恭這小子,不好好念書,跟著夫子上課的時辰,怎麽就跑街上,還看見這一幕了?

  莫不是逃學了吧,如今正是男孩子頑皮的年紀,雖說這幾年我將楊恭帶大時便發覺他比一般的十歲男童穩重了不曉得多少,終究也是少年,總會有少年心性。

  我反問道,“你是如何看見的?往日裏這個時辰你該在學堂,怎麽會在街上?若是因為關心這些小事荒廢學業可不好。”

  楊恭卻道,“你想嫁人,這不是小事。”

  我哭笑不得,“誰說我想嫁人了?小腦袋瓜子都在想寫什麽,行了,你放心,我還沒這個心思,你且安心好好讀書。”

  說著,便將前因後果給楊恭講了一遍。

  他這才臉色好看了些,卻仍舊帶著警惕。

  “你看看,我都好好解釋與你聽了,你卻還是不放心,還不信我,你若不好好讀書,將來未能金榜題名,以前許我的內有仆俾服飾,出則香車寶馬可就全是空話了。”

  楊恭低著頭,“我並未荒廢學業,前日是恰巧山長要帶我去府衙謁見學政,從街上路過。”

  我倒是來了好奇,“那後來呢,可見著了?”

  話題順利被我一筆帶過,楊恭道,“見著了,學政很喜歡我,誇我博知好學。”

  我喜道,“那是好事,能得學政青眼,說明你學問的確做得好,來年秋闈有望拔得頭籌。”

  楊恭對這些誇獎倒是沒什麽反應,隻淡淡笑著應了,又十分鄭重道,“玉葉,你等我幾年,我說的那些話,一定會兌給你,必不會讓你失望。”

  如今楊恭說話的語氣神色,看著已經完全不像是十歲的孩童,倒是有種二八少年的明朗。

  眉目如畫,實在賞心悅目。

  我心情極好,破天荒應了他,“行,我等你,你若金榜題名當了狀元,我便嫁給你。”

  楊恭猛然抬頭,大抵是頭一回聽見我如此肯定的答複,眼中星星點點,閃爍著如琉璃般清澈透亮的光,似乎得到了極大的鼓舞,他十分認真點了頭。

  隨後,他緩緩走到我跟前,紅著臉抱了我一下,飛快拿起書篋,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我失笑,開始燒火做飯。

  如今楊恭的三魂六魄已經恢複大半,原本每個月一度的發燒,如今頻率也變少了很多,改為半年一次。

  想來養足歲數,便能好起來。

  既然如此,我便親自生火做飯,拾起之前在地府的老手藝。

  實在,我的廚藝還算不錯,隻是更多的天賦點在了造幻境上。

  自那日以後,楊恭讀書越發刻苦,每日下學卻依然比其他學生早。

  我卻曉得,他並非學的時間少,而是把學的地點從學堂挪到了家裏,大約是那日我說閑著無趣,如今楊恭便是讀書,也時常是在我跟前陪著。

  日子簡簡單單過去,倒也和諧得很。

  ...

  ...

  隻是楊恭的讀書天賦,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

  秋闈之後,便是春闈。

  一路竟沒有他考不過的考試。

  我陪他搬了幾次家,從縣裏,到府裏,再到都城天子腳下。

  直到金榜題名那日,楊恭才堪堪十二歲。

  眼看著楊恭打馬禦街前,一路有人敲鑼打鼓吹拉彈唱,我仍舊恍如在夢中。

  這回,楊恭算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出了個十二歲的狀元郎,還是連中三元,這是多少年沒有過的事。

  想要榜下捉婿的“老丈人”們已經排成長隊,甚至連宰相都動了心思。

  楊恭卻是堅定,義正言辭拒絕了所有的“好意”。

  給的理由大抵是,“一則我年齡還小,未曾為國家立下寸功,立下偉業之前,不願成家。二則他已經有心儀之人,便是一直照顧他長大的我,與他早有婚約雲雲。”

  婚約什麽的自然是楊恭諏的,但看他那架勢,對此倒是十分上心。

  許多人卻不以為然,我一路含辛茹苦供楊恭讀書最終等到他金榜題名的故事早已傳開,在坊間有了數個流傳版本。

  說什麽的都有。

  最流行的兩種說法,一說我是親姐,帶著年幼的弟弟一路考學,二說我是忠仆,帶著家道中落的公子一路上京。

  就是沒人覺得我和楊恭是一對。

  實在,我如今的年歲與楊恭差得有些大。

  我的樣貌始終未變,自楊恭還是小娃娃的時候什麽樣,如今還是什麽樣。

  在許多人看來,我倆是差了輩兒了。

  加之我多年雲英未嫁,被傳得人老珠黃,配不上如今炙手可熱的年輕狀元郎。

  尤其是那宰相府來的人。

  他們來找我的時間掐得特別準,眼瞅著楊恭被天子召見,前腳出門,後腳就來拜訪了。

  來訪的是相府夫人和她的婢女。

  夫人一進門,便開始打量我們目前京城暫住宅院的陳設,隻看了幾眼,便拿帕子掩嘴角。

  掩嘴角這個動作我熟,實則是貴女們委婉又禮貌表示鄙夷的舉動。

  隨後,又似笑非笑打量著我。

  我早已看了不知多少話本子,又在凡間住了這些年,如今這情形,她的來意我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