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養孩子
  我好不容易將楊恭哄好睡著,就立刻去藥圃將玉照抓出來,狠狠打了一架。

  “嗬,你當神君比我久幾萬年,才三千回合就不行了?再來!”我心頭的火還沒全消。

  玉照略顯狼狽地扶正他的鬢,“很明顯我讓著你呢,差不多得了啊,再打我可還手了!”

  原本已經準備罷手的我立刻又覺得身上有勁了,“有本事來啊!打!”

  又是數千回合後,我倆都精疲力盡,話都懶得說,紛紛回府倒頭就睡。

  一覺醒來,我渾身酸疼,卻感覺懷裏熱乎乎的。

  睜眼一看,小楊恭不知何時鑽到我懷裏來了。

  小孩子的火氣很旺,抱在懷裏暖融融就像個小火爐。

  我回想起來,明明入睡之前,我倆是一人一頭各蓋一個小被窩的。

  估計是楊恭睡相不好。

  我一瞧窗外已經大亮,陽光明媚。

  我拾掇拾掇,很快起身。

  我才一起床,楊恭便醒了,一骨碌坐起來。

  圓溜溜的小眼睛直直看著我,閃閃發亮的。

  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我衝他說,“起來了就去洗漱,一會兒吃了早點,咱們就下山。”

  在長白雪山住一天也就罷了,肯定不能常住的。

  倒不是因為天冷或者別的,楊恭雖失了憶,體魄修為都還在,丟到雪坑裏埋上三天三夜也凍不著他。

  主要是因為這裏太過冷清,方圓十裏漫山遍野除了我和玉照兩個和一隻白貓之外,沒有任何活人。人太少不熱鬧,不利於小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已經打算好了,去凡間尋個太平些的國家,找個小鎮住著。

  既有人煙,也不會擔心戰火紛擾。

  到了年紀就讓他上學堂,跟著教書先生讀書寫字。

  按照正常的方式養大個男孩還不容易嗎?

  尋常人家怎麽養,我就怎麽養。

  十年而已,也很容易的!

  我心裏美滋滋的盤算著。

  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總會給我沉重一擊。

  頭天下山,楊恭便發起了燒,到了夜間額頭燒得滾燙,溫度怎麽都降不下來。

  這不是尋常的風寒或者頭疼腦熱,我尋了冰袋放他腦袋上,沒一會兒冰袋就融成了溫水,他的體溫半點沒降。

  我沒法子,強行將我自身的靈力倒灌進他體內,才成功控製住體溫,一折騰就是一天一夜。

  直到第三天,楊恭才清醒,又活蹦亂跳起來,成沒事人了。

  又過了半個月,沒有複發的跡象。

  我這才好不容易鬆了口氣。

  可是沒消停半個月呢,一天夜裏楊恭又燒起來,我足足輸了兩天的靈力,才又將他的體溫降下來。

  玉照看到這一幕嘖嘖稱奇,“這一個月一次,一次兩日,跟報時似的準。”

  我正值輸完兩日靈力的虛弱期,沒精神和他鬥嘴,隻有氣無力道,“知道你倒是多給我捎帶一些補靈力的丹藥啊,照他這個吸法,恐怕用不了十年,六界便要多出個開天辟地以來第一個沒靈力的神君了。”

  玉照道,“想要丹藥還不簡單,讓你的徒子徒孫定期進貢不就好了,時不時給他們賜個福,也費不了多少功夫。”

  我尋思著,玉照說得有理,照做了。

  玄光殿的小世界確實發展得如火如荼,徒子徒孫們看著爭氣而且聽話,比小世界外的那群家夥省心多了。

  一晃過去大半年。

  小楊恭平時很可愛,尤其過生辰那天,還特意跑來給我送了一束花。

  男子十六歲成年,楊恭顯然真實歲數不止十六歲的百倍,我按照成年倒推十年,隻作六歲算。

  至於生辰,也是閑來無事掐指尋了個黃道吉日隨便定的。

  七歲生辰那日,我特意出了趟遠門,騰雲橫跨半個國家,給他訂了一桌酒席,直接打包帶回來,詐說是我自己下廚做的。

  楊恭吃得特別開心,我看著也很開心的時候,他忽然認真地對我說,“姐姐,明天起下學以後,我幫你做飯。”

  我笑道,“不用,平時咱們也不吃這麽好。”

  “夫子說了,要認真對待喜歡之人。我喜歡姐姐,多關心你是應該的。姐姐每天都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一定很辛苦。”

  我笑容中出現一絲焦慮,楊恭不知道,這些年的吃食,其實一多半摻了我讓玉照給他煉的或者徒子徒孫上貢的丹藥,為了怕不符合小孩子口味,都是買了外麵的吃食拌著,廚房基本沒開過火。

  每次楊恭上學前下學後,我隻做出一副勤奮做飯的樣子,哪裏真的動過。

  他這一來,我準得露陷。

  於是我笑道,“認真對待,你就好好讀書,考個功名回來,到時候功成名就了買幾個侍女,就不必我親自做這些了。”

  小楊恭認真點頭,“我一定做到。”

  自此以後,楊恭念書刻苦了許多。

  原本就是極為聰明的孩子,平時隨便看兩眼也過目不忘,如今更是一日千裏。

  隻半個月後,先生便找上門,滿臉自己很伯樂發現了千裏駒的驚喜神色,說要將楊恭舉薦到府裏,直接參加童子試。

  我這才發覺,半個月的功夫,楊恭將尋常讀書人三年苦功才能讀透的書倒背如流,且字字詳實。

  要搬家去府裏,就搬唄。

  我一口答應先生的要求,當即收拾屋子,反正東西不多。

  到了凡間以後,我很注意地沒有再楊恭麵前用過仙術,他似乎也忘記了之前在勾羅館或者長白雪山的短暫經曆,我們隻當自己是尋常百姓那樣過。

  自然這次搬家,用的是馬車,一路跋山涉水的過去,又慢又久。

  楊恭看著我在馬車上隨著顛簸,搖搖晃晃地打盹,很是心疼地說,“日後我為官拜相,必讓姐姐坐上八駕馬車,想去哪都走平坦的官道。”

  我正被糟糕的路況顛得迷糊,隨口應著,“行啊,我等你。”

  哪兒能等到封侯拜相那日呢,十年過後,楊恭也就剛剛成年。而且那時他的記憶算是找回來了,還當什麽將相,直接回去當殿下享福就好了。

  事實卻發展得比我想象中快許多。

  到了州府以後,楊恭縣試、府試、院試竟是一路案首,十歲便當了秀才,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