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商議(四更)
  一時之間,三人都成了汴京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

  殿試前一天,俞太師穿上自己的錦袍,坐著馬車進了宮門,一起進去的,還有慕王府的慕老王爺。

  前者,自然是為了科考之事。後者嘛,打著去宮裏陪陪皇兄的稱號,實際也是為了封地上的一些消息去的。

  禦書房。

  東慕國的聖上端坐在龍椅之上,飽經風霜的臉上已經是滿臉褶皺,但那雙睿智的雙眸透著淡淡的威嚴,頗有氣勢。

  在他旁邊站著的,是跟了聖上四十多年的心腹,木公公。

  俞太師和慕老王爺難得的沒有鬥嘴,站在下首,給老皇帝見禮。

  除此之外,偌大的禦書房,沒有其他人了。

  “行了,你們都一把年紀了,也別給朕行禮了,木公公,賜座。”

  “是!”木公公親自給兩人搬來了兩個椅子。

  “謝皇上。”

  “謝皇兄。”

  兩人分別落座。

  “今日請你們過來,是為了此次科考之事,俞愛卿,這次的封閉式閱卷很有成效,朕看過了前100名,有一半多的學子是出身寒門。”

  老皇帝的臉上,帶著笑容,對這個結果,可以說是很滿意了。

  俞太師聞言,點點頭,臉上同樣帶著笑意。

  “聖上英明,此次科考因為封閉閱卷,十個閱卷的官員在評級的時候,並無偏私,往年因能夠看到人名,難免有所偏頗,這也造成了寒門子弟少了點。”

  上位的老皇帝冷哼一聲,極為不讚同。

  “有所偏頗?那是偏頗了去了,往年這前一百名裏,能有二十個寒門子弟就不錯了,這也導致了如今朝堂之上幾乎都是世家子弟,反而被派到各縣去做縣令的寒門子弟,做的有聲有色,比京城這些拿著皇糧不幹事的人好的多。”

  俞太師臉不紅心不跳,淡定回應,“皇上說的是。”

  “這麽好的方法,倘若朕沒有讓皇弟去找你,你是不是還不拿出來?你的膽子可越來越大了。”

  老皇帝很是憂傷,陪伴自己四十幾年的伴讀,自從退居到府之後,對於朝堂上的事情,是完全撒手不管了,偏偏他還拿他沒辦法。

  他這個皇帝做的,簡直是憋屈。

  “嗬嗬,眼下也不晚,這不剛好聖上能用得上嘛,本次選拔出來的貧寒子弟,個個都是人才,難道聖上不滿意?”

  俞太師打著馬虎眼,惹來了對麵的慕老王爺不屑的白眼。

  “不晚?都火燒眉毛嘍!”慕老王爺適時地差了一句,暗中煽風點火。

  俞太師“”

  他冤枉,這主意還是自家孫女給出的,他原本也是毫無頭緒來著,不過這話不能說,畢竟自家孫女太過早慧,目前還擔不起如此大的功勞。

  俞太師幹笑兩聲,趕緊轉移話題,“聖上對於前幾名的考生,可是有了安排?”

  如今殿試還未開始,但幾人看到名單之時,便早已心中有數,不出意外的話,前三還是前三,隻不過這順序,到時候還得視情況而定。

  上首的老皇帝被他這一打岔,果斷轉了話題。

  “現在安排還尚早,老十,讓你去查的資料,可是帶來了?”

  老十,先皇的第十子,也是老來子,同樣也是當今聖上一母同胞的弟弟,便是慕老王爺。

  被點名的慕老王爺抖了抖身子,從長袍的衣袖裏,拿出來一疊厚厚的資料,遞到了案首。

  “皇兄請看,前100名學子的資料,都在這裏了,其中有十二人來自封地,他們的身份皇弟也查清了。

  俞太師的目光落到那一疊厚厚的資料上,有些心驚。

  從成績出來到今天,也才不過十日的功夫,這就被人給查了個底朝天?慕王府的鐵騎不是打仗用的嗎?怎的連消息都如此準確?

  老皇帝望著最上麵十二人的資料,大體翻了翻,臉色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凝重,頗有一番山雨欲來的架勢。

  眾人默然不說話,靜靜等著他看完。

  “砰!”

  禦前的案桌,被老皇帝重重的拍響,隨即木公公便跪了下來。

  俞太師和慕老王爺對視一眼,均站起來行禮。

  “聖上息怒!”

  “皇兄息怒!”

  “哼,這十二人隱藏的倒是深,倘若不去查,當真發現不了他們的異常,看看,這裏有個沈江,竟然還是夏侯流落在民間的私生子!”

  這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為了掌握京城的動向,竟然連自己的私生子都派過來了,也是難為他們了。

  慕老王爺笑嗬嗬,“皇兄息怒,既然已經查出來了,不用他便是。”

  俞太師卻不讚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既然這是各封地準備安插在朝廷之中的眼線,倘若不用他們,後續勢必會再次派人來,不如就將他們放在眼皮底下,有所防備之下,量他們也做不出什麽出格的事。”

  老皇帝若有所思,“太師說的對,走了一波說不定再來一波新的,不如就讓他們多蹦躂幾天,也可以讓他們傳遞一些假消息回去。”

  這些人以為自己在暗?錯了,是在明才對!掌握第一手消息的人,才是在暗!

  “那這十二人,要安排官職嗎?”

  “朝廷六部,打雜的空缺也不少,就放他們吧,俞愛卿,這事就交給你來安排,如何?”

  “老臣領旨。”

  俞太師暗自苦笑,自從接了主考官一職,後麵的事情接踵而至,他想休息一下都不行了。

  老皇帝放下手中的資料,看了看旁邊另一摞,略有欣慰。

  “老十,阿淵的官職,你可有什麽想法?”

  對慕淵的安排,也是這次讓慕老王爺進宮的一個原因。

  慕老王爺不在乎的揮揮手,著實沒把這件事當成大事。

  “皇兄讓他幹什麽就幹什麽唄,就算不缺人,他有了如今這個名頭,在家閑著也成。”

  再者,他那優秀的孫子也不是真的就閑著了,封地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一直是他在處理。

  老皇帝沉思片刻,視線落到了俞太師的身上。

  “俞愛卿,你有何看法?”

  俞太師右手捋了捋胡須,若有所思。

  “慕世子剛剛出仕,安排在何處都沒什麽問題,老臣覺得工部可行。”

  老皇帝的臉上閃過一絲意外,“工部,怎麽說?”

  “工部近幾年來沒什麽起色,也未曾引起世人的注意,慕世子高才,想必會有所成就。”

  工部作為六部最不受重視的部門,黨爭如此激烈之下,竟然無人要去爭奪,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它沒有任何起色。

  老皇帝點點頭,將這個建議放到了心裏。

  “時間不早了,你們也回府去吧。”

  ------題外話------

  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