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股權質押再回購?
  “回購?真的值得嗎……”

  吳超群似乎被李炎等人說活絡了心思,凝眉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

  一旁的吳建勇見自己兄弟似乎真有意要聽李炎的回購,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但是李炎卻看到了希望,明白自己這是沒白費口舌。

  “我想回購啊……可是……你能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嗎?”吳超群衝著李炎忽然問了一句。

  “額?問題?”

  吳超群衝李炎攤開雙手,兩手空空的晃了晃說道:“看見了嗎?沒錢!你能幫我解決資金的問題,我倒真願意現在回購千禾味頁了!”

  李炎咧著嘴嗬嗬笑了兩聲,吳超群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臉上露出的不悅的表情。人往往可以接受自己嘲諷自己,但是根本無法接受別人嘲諷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麽可以自嘲,無法接受群嘲的原因。

  所有人都以為李炎在嘲諷吳超群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李炎在計劃讓吳超群回購千禾味頁的時候,自己就已經幫他想好了資金來源問題。因為李炎明白,千禾味頁今天肯定是掏不出什麽錢的。自己不能給人家提問題,還要給人家提出怎麽解決問題!

  就在吳超群額頭上即將浮現出黑線的時候,李炎說道:“我其實已經幫吳總想好如何融資的問題了。”

  “哦?”吳超群一愣,李炎說道:“質押,股權質押!”

  吳超群抿了抿嘴,下意識舔了舔自己並不幹澀的嘴唇。而在一旁邊吳建勇卻急忙哼了一聲說道:“吳總!我想說兩句!”

  吳超群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後就見吳建勇歪頭衝著李炎瞅了兩眼說道:“李炎,你想讓我哥質押股權?你難道不知道隨著市場水位的下降,資本市場的股票質押風險加速浮出水麵,並且成為製約目前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枷鎖了嗎?我們之前就係統測算和梳理過當前股票市場的質押風險!”

  “那你們,有沒有從中尋找可能的投資機會?”李炎衝吳建勇問了一句。

  股權質押,本質就是雙方以股權為擔保的一種“質押式債務融資”,是股東向提供資金的質權人通過場內質押,場外質押的方式融資。

  一質押的方式從而融入資金,當然也要支付利息費用。

  “我有一個朋友,融出資金以後天天盯著市場。畢竟股權質押需要劃定警戒線和平倉線。質押股市值達到警戒線,就要求股東補倉了!直至平倉線下還未解決的,資金出借人有權強行平倉。隻要股價進一步下跌,控製權就可能易主了。”吳超群說完這話後輕輕歎了口氣。

  這種情況很常見,股票質押是把雙刃劍。雖然可以股無股不押,股東可以頻繁質押。但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質押資金融入與解押資金流出的缺口變大等情況。大盤連續走低,質押資產質量連續下滑很多上市公司營收增速連續四個季度下滑,淨利潤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下滑,經營現金流淨額處於低位。

  “股權質押的潛在平倉風險你知道有多大嗎?”李月亭衝著李炎凝眉問道。

  李炎一點頭,一副了然於胸的摸樣衝著李炎說道:“我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其實以參考市值做過一番衡量,質押股目前都在三個區間。從警戒線上到平倉線下的比例為來看基本都是均衡狀態,有危險的占比四十左右,平衡線上的接近百分之十五。而高枕無憂的有百分之四十五。這主要是看股價,看市場表現。畢竟平倉線和警戒線之間是平倉風險的核心區域,總體來看風險分布較為均衡。”

  吳超群歪頭看了眼李月清和李月亭,似乎在詢問他們倆人李炎是否說的靠譜。

  二人皺了皺眉頭之後,李月清最終微微點了點頭。

  李炎這時候繼續說道:“目前平倉線以上與警戒線以上的觸線壓力不大。但是隻有部分高質押比例和質押股市值縮水的容易爆發質押風險。”

  吳建勇很了一聲說道:“你說的確實是事實,但是我不得不說股票質押目前變的已經不再安全了。警戒線上的參考市值規模已經逆轉下降,總體看平倉風險不斷累積。警戒線與平倉線間規模已經超過了去年總體情況。我們看到的是平倉規模顯著上升,特別是今年!上升幅度明顯……”

  從一開始,吳建勇就根本不願意讓吳超群回購,現在李炎竟然跑過來讓吳超群質押股權融資回購,這在吳建勇的眼裏:完全就是嘬死的行為!

  李炎似乎沒想到吳建勇竟然這麽懂行,一歪頭瞅了眼刀建鑫。自己來之前就已經和刀建鑫溝通過了,有些過分精致的數據問題由他來解釋。

  永遠不要以外行的身份領導內行辦具體事情的道理,李炎非常清楚。

  “風險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兩個領域,質押股在市場三塊區間中的板塊分布較為均衡,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質押次數比例目前看就是一比一比一!創業板整體距離平倉線最近。目前有平倉風險的板塊中,中小板占比最大。而行業分布中的情況是平倉線和預警線之間,目前市值最高的是房地產行業、其次為交通運輸、化工。而值得一提的是休閑服務的質押比例最高。其次為鋼鐵、機械設備。平倉線下,被平倉的質押股中,計算機市值最高是後麵休閑服務的兩倍。”

  李炎在旁邊繼續說道:“我研究過食品飲料的情況對比計算機行業來說,二者質押的情況屬於質押比例最高的,比如剛剛跌停的海天和錦記!”

  吳超群沉吟了片刻之後,衝著李炎說道:“難為你記下了這麽多的數據,但是我了解的就是股票質押爆倉的債務危機情況。不是沒有上市公司質押股權後被外部人低價接盤了上市公司控製權。況且今年初至今,我聽說有不少大股東股權轉讓完成。”

  李炎在旁邊嗯了一聲說道:“這個我也了解,接盤方大致有三類分別是國資國企、金融資本和互聯網獨角獸。而此種收購目前最大的特殊點是價格極其便宜,甚至可免費獲得上市公司控製權,而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國資接盤!但是千禾味頁您也擔心被國資接了你的股權嗎?”

  說完這話,李炎盯著吳超群似乎想得到他的回饋。

  吳超群想了想說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缺錢,融資就會被提到日程上來。這個時候在關注融資方麵的信息也猶未為晚了!其實我個人更關注的是對於千禾味頁來說,哪種融資方式成本和風險最小!哪種融資方式錢最容易拿到!哪種融資方式錢最容易花!畢竟我控製的是千禾味頁這家企業,李炎你控製的是資本!我想的主要問題是融資後財務風險、公司控製權的喪失等情況該如何處理!”

  李炎明白,現在一說到融資很多企業家們就頭痛。不論是通過債券融資的方式找到銀行貸款,還是股權融資的方式找到外部投資者通過將一部分股份轉讓來獲取企業的發展資金,這種種情況中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弊端。

  前者債券融資最大的特點就是銀行有錢但是不好拿,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商業銀行出於保護自己資產安全考慮,貸款給民營企業的時候,除了正常抵押之外,還需要企業家簽署一個無限責任擔保合同。這就意味著如果企業破產,企業家必須用自己資產還債,他們很可能會賠的傾家蕩產,無疑是加大了民營企業的財務風險!

  千禾味頁最害怕的,想來也就是這些問題。

  吳超群緩緩說道:“股權融資的特點就是錢拿到了公司控製權也相應被削弱了。”

  李炎想了想說道:“其實不用想的那麽辛苦,如果一個公司進行股權融資,首先要進行淨資產核算,假設淨資產……我給你一個億吧,那設置總股份為一億股,每股價格也就是一塊錢。咱通過簡單的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外部投資者,假如定向對某一個投資者發行一千萬股份,投資者將相應資金投入企業那可就是占百分之十的股份,如果說千禾味頁股東的總股份占百分之九十。投資者應該向企業投入多少資金呢?

  其實答案如果是一千萬元。那以一千萬元資金的投入算,占比百分之十的股份,那麽企業融資基本上就失敗了。”

  吳超群似乎有點小迷糊,一時間沒算過來。

  “這麽說吧……首先我們要知道在企業成長階段股權融資最成功的是要實現溢價融資對嗎?”李炎問道。

  吳超群等人幾乎同時輕輕點了點頭。就聽李炎繼續說道:“在早期一般溢價兩到三倍的投入,相應的千禾味頁股價1元1股。但是對投資者增發的股份就是兩到三元一股,千禾味頁要占百分之十的股份就需要投足2千萬到3千萬元。在快速增長階段就是一些人重點投資階段,一般溢價如果是五到八倍。那麽在PE投資階段一般溢價十到十五倍了,這個時候千禾味頁要占百分之十的股份,那就需要投入一兩個億了。”

  “這是我們上市時候的溢價,和質押有什麽關係?!”吳建勇皺著眉頭衝李炎問了一句。

  李炎微微一笑,成竹在胸般說道:“投資人之所以願意以溢價的方式入股企業,一定是被企業家所講的故事吸引,對企業的未來產生了美好的憧憬。為了保護自己投入資金的安全,投資者在以溢價方式人股的同時,會向企業家索要與其股份比例並不相稱的控製權!比如董事會席位、累積投票權等。其中最常見的是一票否決權和對賭協議。而且投資人把錢給你之後,就會要求你的企業快速發展,以實現投資人“快速增值、快速回報、快速推出“的投資目的。”

  吳建勇聽李炎所答非所問的時候,耐不住性子的咳嗽了一聲。而一旁的吳超群隨手遞給吳建勇一根香煙,其中的意思很明顯:耐住性子!

  “一旦投資人決定將錢投人企業,這個企業就不再是企業家一個人的了,而是大家的。”李炎笑了,看著眾人目光略顯茫然的摸樣說道:“倒推一下,成功股權融資的標誌是:在不多喪失控製權的前提下,獲取盡可能大的溢價倍數。而為了幫助千禾味頁在股權融資過程中達到更多的溢價倍數,同時能規避財務風險。股權結構設計和股權激勵方案是幫助千禾味頁更多掌握公司控製權的不二方法,同時也是股權激勵的最好時機、股權融資的最好的方式!”

  “哼,說的輕翹!”吳建勇顯然並不買賬,不屑的嘀咕而來一句之後歪頭看吳超群沒說話,而且微微眯著眼睛似若有所思。

  吳建勇沒給李炎說話的機會,沉聲說道:“我們峨眉有一家剛被評為高成長性企業的上市公司,一轉眼就能大廈將傾搖搖欲墜!當時董事長直接就飛到海外去了,通過互聯網媒體最後喊的那句話你一定猜不到是什麽!”

  李炎想了想之後,搖了搖頭苦笑道:“我還真猜不到。”

  吳超群在旁邊悠悠道:“他說……我會回來的!然而現在,那個董事長“回來”依舊遙遙無期,但是他的上市公司已經快死得連“殼”都不剩了。”

  點了點頭的李炎,先是表示理解之後又說道:“其實,這似乎不是因為別人吧?這麽快由盛轉衰相比完全是因為他自己。很多時候上市公司們本身站得不穩,外麵還沒刮風,自己就已經搖晃了,但滑稽的是一般人都不會認為這搖晃是因為根基不穩,反倒覺得是風口上的順勢而為,於是紛紛成為了資本熱錢競相追逐的對象……但千禾味頁我了解到的並不是這樣,對嗎?吳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