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
  事實證明,華夏人沒有說謊,這部機器也沒什麽可以懷疑的,唯一的解釋就是東方人已經掌握了高性能小型計算機的實現方法,至少在公開層麵上已經超過了美國公司。

  這是一個大八卦,人們口耳相傳,很快就引起了各國的重視。一時間定貨量也驟增,買的人也很雜,貌似無害……

  為期五天的展覽華夏人隻待了三天,因為臨時接到了上麵的命令暫緩簽訂新的供貨合同。

  領隊就奇了怪了,怎麽在生意紅火的時候突然不做了,想破了腦袋也搞不清楚原因。

  這件事情直到後來才被揭示,原來美國人坐不住了,實地考察的結果是長久設計的多處理器工作站性能強勁,經過比較,和美國國內的一個華裔商人代理的機器驚人的相似,但是明顯比美國的東西要好,因為華夏人展示出的機器在一個機箱中至少集成了4到8顆cpu,而在美國本土剛上市的機器才集成了兩顆而已。

  華夏人現場提供的數據顯示這部“鼬鼠”工作站(姑且這麽叫吧,美國人很喜歡給他國產品起代號)的理論性能已經達到甚至超越ib公司提供的中、小型機,而且明顯看來成本低廉,實在是個很大的威脅。

  美國人在計算機技術方麵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持著比其他國家的領先的地位,深深忌諱泄漏技術機密,能夠出口到國外的東西要麽就是不一複製,要麽就是落後一到二代,冷戰時期尤為如此,就連歐洲和日本也很難得到最新的東西,更遑論蘇聯陣營了。

  蘇聯有自己的一套計算機體係,與世界幾乎格格不入,但是發展的也相當不慢,隻是在集成電路時代才逐漸落後,依附於蘇聯體係的東歐各國就不行了,老毛子吃肉他們隻能喝湯。

  因此華夏這一搖擺不定的大國居然展現出了計算機方麵的實力足以引起美帝的恐慌,一見識到“鼬鼠”工作站的性能,美國人就迫不及待的同華夏高層接觸,拋出了一係列的誘餌,用來防止“東方先進計算機技術擴散到不穩定地區引起世界局勢的失衡”。

  老美擬了份協議,大體內容就是華夏不把這種多處理器計算機技術出口到東歐及蘇聯,美國則提供共同合作研發世界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的機會作為補償。

  內容大抵如此,至於詳細條款就不是我等升鬥小民可以窺見的了,有興趣的同胞可以發揮想象猜猜看。

  隻是這樣一來,華夏方麵也就舉棋不定,華美關係正處於蜜月期,美國人的誘餌又很具有可操作性,前途看起來光明的很,因此就有了暫緩銷售的舉動。

  消息隻在小部分人當中傳遞,隻是這也足以引起震動。老美低聲下氣的求人是什麽概念?自打二戰以來還沒發生過這種事情,今天華夏人就做到了,當然倍有麵子。

  隻是老美開了價,下麵該怎麽走大家意見不一,有拒絕的,有同意的,還有準備陰人的,總之很亂,但大部分都準備接受這份協議,至少華夏方麵沒有損失任何東西,卻能得到不少。

  當然長久完全不知道這個,81年正是他們緊張的時候,所有的技術研發正在緊要關頭,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關被他們一一攻破,連帶著的專利也申請了不少,當然技術人員隻管工作,這些不對口的事情都是由張怡總監來做的。

  張怡感覺越來越喜歡這項工作了,雖然和這些大陸的老粗口味不對,不過幾乎是兩天一項專利的生成速度卻把她深深的震撼了,就算她以前在國外公司也沒見過這種陣勢。張怡現在在香港和內地來回穿梭,感覺完全不一樣,以她的眼光完全可以看到研發成功之後的巨大商機,這如何不讓她興奮。

  國外公司的研發團隊一樣拚命,但是目的不一樣,老外都是為了出人頭地、金錢美女(事業愛情?),說好聽點就是實現在我價值。

  至於長久他們很奇怪,長久算是個懶人,基本除了研發工作其他事情不管。團隊幾乎全憑著一股子狠勁支撐,那就是死也要把程控交換機搞出來。

  這點上張怡卻是明白,還定期組織參觀學習,到老區,到香港,幾廂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由不得這幫憤青們不努力。

  國家還很落後,列強還很凶殘,日後子孫們是不是有口飯吃,就看咱們這幫爺們是不是拚命了,這是研發團隊的共識。

  做學問可以閉門造車,搞研發卻得跟上形勢,隔三差五的得弄點最新資料,否則兩眼一抹黑,遲早得吃虧。這點上張怡還是做的比較好的,不但托人從香港帶了許多國際科技論文回來,還和國內的情報搜集機構保持聯絡,互通有無,也算是為國家做了貢獻。

  就81年這次決策,計算總局領導還和長久通了氣,旁敲側擊了一下,說是詢問長久的意思。畢竟長久是0521微機、工作站的主要研製人,現在卻沒個正式的名分,不清不楚的,領導心裏也掛念。

  雖然總局領導說得很隱約,沒提啥協議的事情,不過長久倒也能猜出個大概來。很簡單,再蠢的人虧吃多了也知道啥話能相信啥話就是個屁,運十不就是個鮮明的例子嗎?

  長久夢中的年代,運十很早就立項,雖然曆經坎坷但卻在80年成功試飛。大飛機一出世即引起了西方的關注,各種陰謀詭計艱難險阻紛至遝來,隻可惜華夏人從來不怕強硬的封堵,越封堵越出成績,卻往往總是栽在自己人的手下,看來善良是一種原罪。

  憤青們都知道,運十承載了太多的希望,列強自然看不下去,這個不同於壓製日本,日本是戰敗國,幾乎沒有自主權力,西方隻要一施壓就得屈服,所以日本發展的再快也得順著老美的意思來。

  華夏則不同,聰明才智壓製不住,封鎖效果甚微,反而愈挫愈猛,漸成氣候。因此列強們隻能智取,利用華夏焦急發展的心態和沒見過市麵的純真感情小涮了一把。

  沒想到華夏果然上鉤,毅然決然的停了自己隻差臨門一腳即可全功的項目轉而投入到與麥道公司虛無縹緲的合作中去,到最後隻是人財兩空。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長久隻從總局領導的隻言片語中就嗅出了陰謀的味道,不是他天生敏感抑或者驚才絕豔,而是教訓實在太沉重了,其過程與手段和運十之傷簡直如出一轍。

  隻不過同運十那種驚天動地動輒以十年計算的大項目比起來,這件事情的貓膩比較好容易看出來,因為計算機技術發展太快了,平均兩年一倍的速度足夠推翻任何已知的優勢,老美就是從這方麵著手的。

  拋出共同研製或交換技術的誘餌,先把你的技術推廣打斷,此為緩兵之計;再用類似產品鋪開市場,先下手為強,等你明白過來已然悔之晚矣,大麵積的從一個係統換到另一個係統成本實在大的驚人,因此失了先手就等於扔下了刀劍。

  美國人打的好算盤,工作站的製造技術並非高不可攀,以他們的研發力量短期內很有可能複製,就算複製失敗,以集成電路的發展規律,兩年之後又得重新洗牌,華夏的一切優勢自然煙消雲散,而手中緊握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老美自然輕鬆登頂,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此計的精髓就是一個“拖”字,如同牧象之人拿著個掛著香蕉的釣竿坐在大象身上,大象無論是緊追慢趕卻總是吃不到。

  長久想了一下,還是忍不住給總局領導寫了一份長信,詳細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並大膽的提出了一個預言,那就是如果國家準備停下了自己的研發,真正把和美國合作研製計算機技術當作一件正事來做的話,不出兩年國內計算機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必將崩潰,到時候再凝聚起來就難了。

  隻是這封長信寄出去之後,如同泥牛入海,杳無回音。長久倒也不在意,甚至惡意的想到這東西是不是真能傳達到上層手裏還未可知。

  至少自己撒下了種子,應該可以頑強的生長起來吧,長久心想,好像自己撒的都是野草的種子……

  反正不管怎麽說,日子照過,研發照樣進行,國家似乎也加大了微機產能,新建了不少隸屬於四機部的工廠,專門用於大規模工業化流水線生產微機的試驗,據報紙上說,用的還是國產設備。

  這點長久還是感覺到的,至少現在買0521微機不用總局領導批條子那麽艱難了,各種配件供應逐漸充足起來。計算總局甚至還不大不小的組織了幾次軟件交易會,據說還出了幾個成果,不過大多是一些小東西。

  81年的7月份,長久研究室已經成功實現了同800門級別的純數字程控交換機試運行,雖然沒出成品,線路容量比較低,但是卻證明了長久用電腦實現交換功能的理念是可行的,日後的發展目標隻是在這個係統的基礎上增加線路,實現更多的功能而已。

  到了這一步,長久算是輕鬆了許多,手下的兵們也都成長起來,頗有幾個家夥展現了大將之風,在各自的領域裏也能獨當一麵。

  這是長久最希望看到的,總不能什麽事情都是親曆親為,鐵人也會累死的。不過現在長久可不敢向外界公布已經出了階段性成果,老祖宗的智慧不是白給的,不出則以,出就要有突然性,讓對手猝不及防,一棍子打死。

  壓力減輕了,長久也有時間關注一下國內的狀況。福建那邊依然和日本人糾纏不清,一年多下來了,錢出了不少,人也挨個的出國培訓,可是東西卻連毛都不見一根,除了圖片發了一個又一個。

  華夏對日本人發出的質疑得到的總是一個回答美國方麵有壓力,我們正在協調,很快就有答複。

  隻是很快是多快,誰也不知道,反正主動權在人家手上,你也沒輒。

  打聽到了這個消息,長久笑了,連自己也分不清是苦笑還是那啥,不過還得忍,否則自己的東西還不成熟就出來,美國人肯定會有對策。隻要在巴統裏麵取消幾個禁運項目,自己的研發就得打水漂。

  想到這裏,長久又不禁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晚上就把萬門局用程控交換機給搞出來。

  ~~~~~~

  友情推薦沒用的吉吉《披著狼皮的羊》書號17524

  /htl/bookaboutht?bid=17524

  看看就行,別當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