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局長先生,為什麽不買程控的?”曹長久終於忍不住發話了,在他看來就算迫不得已進口也要買最先進的,象這樣買別人淘汰下來的還不如不買。

  “這位是?”領導有點奇怪,一路上這少年沒有說話,還以為他是虞博士的跟班。

  虞博士連忙介紹“這是我的合夥人,姓曹。”

  “小同誌啊,你可真會開玩笑,連日本人自己都沒有程控交換機,我們上哪買。”領導笑道。

  “那咱們就不能自己做程控交換機,非要買日本人的二手貨?”

  “這不挺新的嘛。”局長臉上有點掛不住,“我們也不是就要買日本舊貨,隻是一來便宜,二來我們可以用來研究仿製。”

  “那也沒必要買這種過時的型號仿製啊,直接跳到程控多好。”長久還是對此耿耿於懷。

  “小同誌,程控交換機目前隻有美國貝爾能提供,你知道程控交換機鬼子給我們開了多少錢。”

  “不知道。”這個長久很老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800美元一線,一部萬線局用程控交換機就得800多萬下去,這還不算安裝調試維護及零部件,總的算下來怎麽也得1000萬美元出頭。”領導似乎也是無可奈何,“程控交換機是新技術新產品,我們沒用過。這麽大的投資誰敢用新東西?再說了,一部局用交換機最多也就能覆蓋20平方公裏的麵積吧,你說我們怎麽買。”

  虞博士也有點動容“就算國內想買美國人也不會賣的,巴統裏就有這麽一條,對交換機技術禁運。”

  “這豈不是說,除非我們不想買最先進的,否則隻能任人宰割?”長久出離的怒了,夢中完全不是這個情況,他記得以前國內程控交換機完全是自主的啊,幾乎沒有外國廠商能在國內生存。

  為什麽現在是這個樣子,日後肯定發生了什麽事情。

  長久夢中曾經接過私活,當然不是研發交換機,而是給交換機寫軟件。他記得當時國內交換機市場很是紅火,幾乎沒有外國品牌,每線價格隻有三、四十美元。

  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市場,長久暗暗有了一點模糊的感覺。

  如果說長久現在的計劃是開拓市場,和那些大鱷們拚命的話,那進入通信市場研製交換機則是穩賺不賠的生意,那可是國家采購。

  長久自己也不懂程控交換機的行情,聽這位領導講似乎隻有美國人能做。但是不久之後肯定會普及,因為日本人能夠賣縱橫製交換機給國人說明他們也正在升級換代。

  79年的華夏電話很少,整個華夏都沒有6位以上的電話號碼。長久曾經要給北京打電話,還要跑到電報局,通話質量極差還會斷線,鬱悶的一b。

  “小同誌啊,飯要一口一口吃,哪能一步到位。躍進式的發展確實很吸引人,但是還要尊重科學規律啊。”領導看長久不作聲了,也就怎麽生氣了。

  長久也從思考中退出來了,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我的話說了重了。局長先生我有個請求,不知方不方便。”

  領導倒不在意“說,有什麽困難我們盡量幫忙。”國人對外籍人士還是很客氣的。

  “您這裏有沒有技術人員,特別是交換機技術人員,我想和他們交流一下。我也是學技術的,很想為國家的發展出一份力。”長久斟酌著詞語,生怕領導誤會。

  “這個沒問題,我們歡迎啊。”領導絲毫沒有懷疑的意思,直接和後麵跟班的交代了幾句,“要麽咱們開個會交流一下?”

  “不用了,我就是想學習一下,不用那麽興師動眾了,嗬嗬。”

  “那好,小李,你帶這位小同誌去技術科。”領導直接安排,“我和虞先生就在辦公室,你完了之後來找我們就行了。”

  “謝謝局長了。”

  ~~~~~~~~

  原來上海電報局也在計劃體製下承接了研製交換機的任務,主攻方向是各種接口電路和中繼電路。

  和技術人員討論了一陣之後,饒是長久有電路的理解基礎也是聽的頭大,畢竟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大不相同。

  不過原理長久倒是聽懂了,交換機的功能無非是將兩個用戶的線路連接起來用來通話,隻不過以前步進製的是人工接線(就是人們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拿著插頭插來插去的那種),縱橫製的是用繼電器接線(稍微機械化了一點)。

  至於程控交換技術,電報局的技術人員也是所知不詳,隻知道那是由計算機控製的,先進的不得了。

  廢話,長久暗罵,再二都知道程控交換機是計算機控製的,還技術人員呢。

  沒有辦法,長久隻好帶了一肚子的術語和想象返回了。

  長久找到了虞博士,兩人吃了飯回到了旅館。

  “你不會真的想做交換機吧,那東西可不是買幾個零件就能裝配起來的。”虞博士有點看不懂長久。

  “沒事,我不是自不量力的人,隻是看了這一領域的利潤有點心動而已。”長久笑道。

  “那就好,我們現在還沒那麽多資金去燒,隻能一步步來。”虞博士點點頭。

  “我們是沒資金,但是國家有。”長久笑的很詭異。

  “你什麽意思?”

  “迎合市場,國家有需要,我們就向國家要錢唄。”

  “???”

  “待我再想想,想到了再告訴你。”

  “……”

  曹長久正打的如意算盤,如果說79年之前國家是高積累的發展政策,那麽改革開放之後就是高速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意味著基礎建設,當前的通信設備肯定不適合發展了。

  長久印象最深的90年代關鍵字就是群體性突破,那可是一個瘋狂的年代。

  改革開放,國外交換機廠家如同問道了血腥味的鯊魚,紛紛湧入了華夏市場,利用國內那些所謂的經濟學家的幼稚心理,以高昂的價格以近乎傾銷的方式把各種各樣的程控交換機賣給華夏。

  當時的華夏通信係統裏的設備可謂是萬國牌,有四個字說得好——“七國八製”。

  就是說係統裏至少有七八個國家的交換機設備,n種製式並存,這大大的增加了係統的複雜性。

  更有甚者,日本人還妄圖控製華夏的通信市場,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打壓其它廠家。

  混亂的市場讓華夏當局苦惱不堪,曾經有一次還因為這些的原因造成了京滬通信斷了24小時。日本人還特別的有心機,主機賣的便宜,配件則漫天要價,你還不得不買。

  因此華夏的有識之士開始反思這樣的政策到底該不該繼續。

  自從89年之後,國外的交換機設備完全進不來,打擊了大部分奉行以市場換技術的人。

  一些廠家鑒於交換機市場的巨額利潤,或合資或私營,都參與到了研發當中來,最著名的就是04機了。

  當時有一個論斷很有市場,那就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隻要將市場開放給國外資本家,技術也就跟著進來了。

  可是現實擊碎了他們的美夢,封鎖如故,而且變本加厲。

  91年,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鄔江興主持研製出了hjd04(簡稱04機)萬門數字程控交換機,從而一舉打破了“中國人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換機的預言”。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給予了hjd04高度評價“04機送來的是一股清風。”

  這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萬門程控是一道坎,隻有國外才能研製,04機的出現立即引起了行業地震,其從研製成功到產業化更是快的驚人,全軍的通信網絡全部換用了04機。

  95年之後更是出現了一批私營廠家,研製成功大中型程控交換機,出現了“群體性突破”,比較成功的有巨龍、大唐、華為、中興和金鵬。

  當年“巨大金中華”五朵金花逼得中國交換機市場上的外國廠商紛紛退出,根本競爭不過,原來300~500美元一線的局用程控交換機賣到了98年50美元一線的白菜價。

  曹長久空有能看到未來的能力,卻受窘於資金無法進入,真是人生憾事,不由得打起了歪主意。

  虞博士哪裏想到長久有這麽些個花花腸子,他還在擔心兩個人的事業該怎麽繼續下去,目前的資金完全是靠著賣微機在撐,幸好國內的需求也是蠻大的,近乎200台的微機銷售出去了,也有了上百萬的利潤。

  ~~~~~~

  朋友的書,《網遊之極品盜賊》,歡迎大家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