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與其說大李與曹長久在這裏上課,還不如說是義務教學。

  曹長久自不待言,大李自己就組裝過一部微電腦,裏麵的道道都摸的門清。虞博士帶來的croe微電腦是以英特爾公司的8085為cpu,隻不過是8080的升級版,無論是指令還是什麽都沒變。

  這croe微電腦貌似比大李他們組裝的計算機還簡單,因為8085集成了一些外圍電路,省了不少的第三方芯片。

  大李往裏麵瞄了一眼就心中大定,這也沒有什麽嘛,和自己的土炮大同小異,編程序什麽的更是手到擒來,於是就自告奮勇的擔當起教學的任務。

  虞博士當然是求之不得,他一個人打理這些本就忙不過來,正懊悔沒有從美國請個教授來,巴不得有個人幫他一把。

  現在他已經完全從撈一把就走到心態走了出來,一種莫明其妙的成就感在心中孳生。畢竟有了比較高的目標,虞有澄忙的有滋有味,仿佛又回到當初創業的時候,心中充滿了夢想。

  不同的是,當初創業的心情是有點衝著錢,浮躁的很。經過了一係列的打擊之後,虞有澄心態成熟了很多,為了富強華夏而創業,讓祖國的技術不再落後才是他現在的夢想。

  將教學任務交給了大李之後,虞有澄無事一身輕,動用了自己的關係,開始積極運作下一期香港培訓班和曹長久的出國事宜。

  曹長久不用考慮這些,他把自己關在招待所裏,苦苦思考該寫點什麽軟件出口賺錢。

  現在是1979年,最火的微型電腦是蘋果的appleii,這是一個平台。其它還有很多使用異種處理器的電腦,不過都不成氣候。pc機要在1981年才能出來,現在不用考慮。

  既然要做軟件賺錢,當然就要揀市場最大的做,如果明知蘋果會火卻放著不做,豈不是傻逼。

  曹長久自己也想過自己做pc,卻是好不容易才抑製住這個誘人的想法,pc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如果不是ib這個老牌大公司來做,其它人貿然發布還真說不定能不能成功。

  曹長久算了一筆帳,就算自己先於ib發布pc,就算市場大獲成功,但是在五年之內總歸是小公司。

  ib就是因為眼紅蘋果機的火熱才撞入了個人計算機的市場,老牌計算機公司發力果然不同凡響,先進的技術,開放的標準,得當的市場宣傳策略,品牌,都造就了pc的輝煌。

  如果長久發布了微型計算機,該怎麽樣麵對ib這個大鱷?和它競爭嗎?

  不可能,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和蘋果一樣,依靠性能苟延殘喘。沒有資本,不要說廣告宣傳,光微處理器的產能就能把自己拖死。

  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搭便車,靠著那些大豬們拱開那扇門,自己這頭小豬搶占別人看不到的製高點,借此為後麵的發力做準備。

  曹長久製定了一個計劃,既然以軟件為主,那就以1981年為分水嶺。ib於1981年發布pc機,勢不可擋,在這之前蘋果機則是實際上的市場標準。

  1981年之前,曹長久決定在蘋果機上做一些商業軟件,畢竟蘋果機的發家就是因為製表計算軟件的大熱賣。

  現代商業辦公越來越依賴自動化,蘋果機則順應了這個趨勢,沒有那個財務總監看了屏幕上如流水一般自動計算的景象而不動心的。

  曆史上一般將蘋果機的熱賣描述的很誇張,其實開拓市場的艱難沒有什麽人知道,即使是如蘋果機這樣的低端價格,對家庭來講依然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這也是虞博士自己的家庭電腦夢破滅的原因,他看錯了市場,當時買計算機的都是商業公司、大學、政府、研究機構等等,迎合這些商業用戶的口味是長久主要的研究方向。

  初期以蘋果機平台發布軟件積累資金和和技術人才儲備,積攢人氣,打出品牌。後期則利用這些資源,借著ib機的東風一舉突入火爆的pc機市場,這才是王道。

  計劃書寫到這個地步,曹長久停筆又看了一遍,沒發現什麽漏洞,以這樣發展,順利的話至少自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國際上大抵如此,可是國內的怎麽辦?自己的意願並不是替老外打工,讓他們占領市場標準,而是強國啊。

  一流的公司做標準,國家也是這樣,老黃牛式的發展策略要不得,緊跟國外走有好處,至少不會迷失方向。

  但是在長久看來哪有方向可言,你隻要掌握了市場,你就是方向,英特爾的東西那麽垃圾,可是誰也幹不過他,兼容是個大棒,可以敲死任何想要挑戰的人。

  z80就是一個例子,當年集成電路的創始人費根因為不滿英特爾公司的待遇憤而出走,自己創辦了zilog公司,開發出了z80處理器,驚才絕豔的設計,與8085兼容,性能卻更高,市場大熱,將老東家英特爾打的在地上亂爬。年紀大點的大概都記得z80處理器,學校授課基本上全是以它為藍本,它是當時的主流。

  可是費根畢竟隻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技術人員,他看到了英特爾係列處理器的缺點,根本不適合繼續發展,於是決定研發新的架構,那就是z8000。

  這是高技術的悲哀,沒有了兼容性,zilog公司開發的z8000型16位處理器就是一塊垃圾,哪怕它性能再好,隻不過是一塊速度快一點的垃圾。

  zilog公司為此付出了代價,賠的把褲子都當了,隻能依靠z80吃老本,最後消失了。

  曹長久有鑒於此,才不敢貿然和pc競爭,人們直知道一流公司做標準,可是卻很少有人聽到過後麵的話,那就是如果你想害一個人,那就讓他去創造市場新標準!

  沒有了戰爭,國家之間的競爭看似風平浪靜,其中之險惡卻無與倫比,除非站在科技的最高端,否則二流國家隻能處處吃憋。

  計算機技術是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根本,曹長久是堅決不願跟在西方的後麵的,以前大型計算機時代落後倒也罷了,微處理器時代剛開始,曹長久又適逢其會,斷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好市場落入他人之手,隻是應該怎麽辦呢?

  曹長久越想越覺得氣悶,恨不得仰天長嘯,英特那雄奈爾快點實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