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困龍之策
  “恩師,圖已經畫出來了,弟子查閱了很多古籍,也動了腦筋,複原了威力巨大秦弩、也設計了您所說的連發弩,隻不過這種弩隻適宜短兵相接的時候,近距離作戰……”

  “好!不錯!有無樣品,為師看看?”

  諸葛亮慚愧道“還不完善……原本想著弟子滿意了之後,才給恩師看的!”

  “我看看!”

  諸葛亮隻好帶著王者榮來到試驗場地,叫人上了他發明的連弩和複原的秦弩。

  王者榮試了一下秦弩,根本拉不開……

  “恩師,這東西需要用手腳並用蹬一下才能拉開,不過射的遠……”

  諸葛亮叫身邊一個專門試射的馬弓手開始試射……這小子很麻利地後仰腳蹬拉弦抵於望山,望山後移,牙正位後牛複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懸刀,嗚的一聲,弩箭發出破空之聲射出,整套動作十分幹淨利落,一氣嗬成……

  “一個人負責添加弩箭,一個負責射出,就能做到連續發射;射手力盡,則與添加弩箭的人互換位置,繼續射擊……當然,這東西沉重,普通人反複拉開五六次,就力盡了……兩人互換也隻能堅持三輪……

  當然,等到快要短兵相接的時候,就該單人連弩手上了……

  單人連弩手身負刀劍,射完之後,就直接換刀砍殺……”

  諸葛亮示範了一下連弩,這東西射程不過五十步,有效殺傷距離也就三十步左右,不過勝在箭匣中可以裝弩箭十三枚,單兵連發武器近距離可穿透二重皮甲,已經是跟不錯了……

  王者榮試著發射了幾箭,還好,自己也能夠使用,那麽這世上大多數的戰卒都能使用,十分不錯……

  “恩師,如何改進?射箭殺敵,尚可,怎奈這東西那些機巧的零件,很容易損毀……

  而且做工繁複,大範圍配備不易……”

  王者榮仔細看了看,點點頭“很多複雜的卯榫,一個熟練木工要用很長時間去刻卯榫,其實完全可以用鋼片和鉚釘固定,還有你說的那些竹木結構技巧零件,當然容易損毀,可以用鋼鐵代替……”

  “鐵質地很脆,不適宜……銅還行,怎奈不多……”

  王者榮笑了……

  “接下來,為師教你們如何煉鐵,如何煉鋼吧……”

  山上的條件,要說用高爐焦炭煉熟鐵再滲碳煉鋼,完全沒有條件……不過小規模煉出一點熟鐵,經過滲碳鍛打,弄出一些彈性很好的鋼片和刀劍,還是不成問題的……

  土高爐也弄了不少,這玩意煉鋼純屬開玩笑,不過用這東西和一些礦石殘渣燒結形成成混渣鐵,很脆、很容易爆裂,可以鑄成一個腦袋大的彈頭,爆炸後很具有殺傷力……

  也可以鑄成香瓜大小的罐兒,裝入最近按照黃金比例配置的顆粒狀黑火¥藥,製成最原始的手……

  這些東西也不是王者榮想出來的,而是諸葛亮經過試製,慢慢想摸索出來的……

  山上正在如火如荼備荒備戰,山下劉表的仙丹,已經吃了七日……

  他驚奇地發現,自己的眼睛不幹不澀無異物磨的感覺了,晚上也看得清楚了,恢複了年輕時候的狀態,睡覺很踏實,不抽筋了,腰酸背疼乏力沒精神的症狀,也改善了不少!

  他覺得自己好像年輕了二十歲,精力充沛了許多……

  心下不由驚駭,山上這位,可真是不出世的神仙啊!說有仙丹,果真就有……

  年輕狀態來了,雄心壯誌也就起來了,劉表親自巡營,親自處理一些政務、軍務,開始抓起手上權力來!

  蔡瑁很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他不明白姐夫這是要幹什麽,是不放心自己呢還是不放心自己呢?

  他越想越覺得這老家夥開始懷疑自己了……

  自己雖然沒有想過要取劉表而代之,但私心還是有的,親外甥劉琮現在不過是個幾歲的孩子,而劉表眼看垂垂老矣……

  將後讓劉琮上位,無論如何自己還能掌控他,獨攬大權好不爽快……

  若是讓現在十幾歲的劉琦上位,再過幾年這小子行了冠禮,也就是個成人了,人家獨攬大權,又不是自己親外甥,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說不定就會被找個理由弄死……

  畢竟荊州北方,蔡家的勢力還是很大的,劉琦要坐得穩,勢必要弱化鏟除蔡家勢力……

  關係到身家性命,蔡瑁很早就想的很明白,不止的也算不晚……

  劉表現在這個狀態,難道是發現了自己的圖謀?

  蔡瑁這些日子過得有點膽戰心驚……

  不過,劉表對山上的策略,還是找來了蔡瑁、蒯越、蒯良等人商議對策!

  “山上已經開始練兵了!諸位以為我荊州該如何應對?

  雖然這是個小小的山寨,但某不以為這是疥癬之患!

  因為山上的人,果真有些本事手段,諸位想必也是了解的……”

  劉表此時說話中氣十足,一改以前那種垂垂老矣的模樣……

  “主公,區區一座小山,若是帶大軍去剿滅,顯得勞師動眾,恐為天下人恥笑;但若輕視之,山上的人又非等閑之輩,小規模征剿,隻恐有去無回,白白折兵損將……

  困龍之策,依舊可行,現在隻需掐斷往山上的物資供應,時日一長,他們要麽下山來戰,要麽就會降了……

  無論如何,於我們都是有利的……”

  這話是蔡瑁說的,他進過十日深思熟慮,覺得還是不戰僵持為妙!

  “山下駐紮的那些人可靠嗎?守得住嗎?”蒯越問一句。

  “主公……”

  “魏延善變,某不敢肯定此人的忠心,不過高扈是忠心不二的!”

  “某以為還是以操練為名,常更換將領和駐地,以免時間長了,我們的將領受人恩惠,起了二心!”

  “此言甚合吾意!”

  “以什麽名義限製物資上山?畢竟我們公子在山上,不宜完全撕破臉皮……”蒯良問一句。

  “就說北方曹賊勢大,不日就要南侵,荊州各方要籌備軍資,禁止囤積糧食、銅鐵、引火之物,卡住不讓這幾樣上山,不讓流民再上山……

  山上沒糧沒人,有多大的野心也得收起來了!”蔡瑁冷笑一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