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環球企業集團
  不知道是誰帶頭鼓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隨行的金盆縣電視台和日報社的記者們,馬上將鏡頭對準了劉勇和王永望。

  有一位記者拿著相機,哢嚓哢嚓的一個勁的猛烈拍照,將劉勇和王永望握手的這一幕拍攝下來。

  當天晚上,金盆縣的微信公眾號,電視台紛紛報道了這件事情。

  這個大好消息,一下子傳遍整個金盆縣,幾乎是家喻戶曉。

  對全縣的老百姓來說,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啊!

  “我沒有做夢吧!”

  “你沒有做夢,投資300億,建千億級的超級大工廠,劉總魄力十足啊!”

  “我們縣出來的牛人啊,這樣的手筆,真是罕見。”

  “我一定要進這家工廠,我一定要成為這家工廠的一員。”

  “”

  老百姓們一陣熱議,當地人的朋友圈幾乎刷屏,全在轉發和討論這件事情。

  而此刻,劉勇則在自己的老丈人家裏。

  聽說女兒和準女婿要回來,孟春利一下午都在廚房忙碌著,準備一桌非常豐盛的飯菜。

  李正楷開了一瓶茅台,興致很高,和劉勇一邊喝,一邊聊著。

  “小勇,你為家鄉又做了一件好事,大家都在稱讚呢,我的朋友圈全是這樣的消息。”

  “叔叔,反正我要建廠,在哪裏不是建呢,那就將工廠建設在家鄉吧。”

  李正楷豎起了大拇指,翁婿倆吃菜喝酒,聊天,一瓶茅台酒喝光了。

  讓劉勇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是,李正楷居然喝醉了,也許是今天太開心,他自己讓自己醉了。

  李長樂白了劉勇一眼。

  劉勇一臉的不好意思,連忙扶著自己的老丈人,“叔叔,我扶你去床上休息吧。”

  “不,我還能喝,樂樂,再開一瓶,我和小勇還要繼續喝。”

  李長樂推著李正楷往臥室走,“爸,你別喝了,都醉成這樣了。”

  “我沒有醉,誰說我醉了。”李正楷的聲音很大。

  劉勇連忙將李正楷扶進臥室,將他扶到床上躺好,脫了鞋子和外套,蓋上被子。

  李正楷一下子就呼呼大睡,睡得十分香甜,細看的話發現,他的嘴角都帶著高興的笑意,看樣子今天是真開心。

  晚上,劉勇沒有回去,孟春利收拾了一間臥室,換上的都是全新的被套和被子。

  次日一早,劉勇回自己老家。

  至於和金盆縣洽談具體的細節,簽訂正式的合同等事情,那就不用劉勇親自去操心了,一個電話吩咐邱陽,馬上會有人過來辦妥這些事情。

  環球大廈。

  劉勇回來了,李長樂也返校了,現在應該正在給學生們上課。

  他們周五上午回去,周日下午返回華海市。新能源第一座工廠的事情已經搞定了,收獲還算不錯。

  坐在老板椅上,劉勇腦海之中在想著這兩天的事情,一會兒之後,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邱陽推門進來,匯報道,“老板,一切搞定,這是簽好的合同原件。”

  劉勇接過這份合同,看了看之後,十分的滿意。

  “邱總,我們準備進入新能源領域,第一座工廠選址金盆縣,不久之後,工廠會動工進行建設。”

  “嗯,金盆縣方麵大約30天內對那塊地進行三通一平,也就意味著,30天之後我們可以開始開工建設。”

  兩人聊了一會兒之後,劉勇道,“我們的事業越做越大,公司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我準備成立環球企業集團。”

  邱陽馬上一臉專注的聽著,他知道這是大事情。

  劉勇道,“為了方便管理,我準備成立環球企業集團,下轄環球海運集團,環球半導體集團,環球科研中心,環球新能源集團等”

  劉勇說了自己的構想。

  邱陽一一記下來,環球海運集團將會進行改組,成為環球企業集團,環球海運集團隻是環球企業集團的一家子公司。

  毫無疑問,邱陽將擔任環球企業集團的總經理,副總經理分別是胡適軍、黃廣等人。

  很快,全公司召開的中、高層會議,宣布了劉勇的這一決定,然後開始改組,進行一係列的人事調動。

  不少的人高升,他們主要是平時表現出色,又加入公司比較早的人。

  如鄒海雲是在環球海運公司剛成立的時候加入的,當時他隻是一名普通員工。

  從普通員工,一路晉升,現在成立環球企業集團,他又晉升為環球海運集團集裝箱公司的副總經理。

  妥妥的環球企業集團的中層,年薪過百萬的那種。

  而他才僅僅26歲,大學畢業才4年而已,加入環球也才不到兩年,當然,環球公司成立也還不到兩年,還差兩、三個月。

  像他這樣的人,在環球企業集團不少。秉著內部提拔為主,引進人才為輔的原則,不少表現出色的人紛紛晉升。

  他們走上更高的崗位,幹勁更足,更加充滿工作的激情。

  試想,如果是你,工作一、兩年就成為一家大公司的中層,年薪過百萬,有房有車,你難道工作沒有幹勁嗎?

  邱陽等人的效率是很高的,大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集團的改組,環球企業集團正式成立。

  環球科研中心。

  實驗室之中,一個個看似有一點激動,黃廣、胡南、寧澤濤等人全部在這裏。

  試驗台上麵,一塊手機電池正在進行性能測試,這是實驗室條件下製造出來的第一塊石墨烯-鋁電池。

  它也是胡南帶領的技術團隊的科研成果,從項目立項,到第一塊電池,沒有用上一個月的時間,才二十幾天而已。

  這幾乎是一個奇跡!

  有的科研團隊,花費大量的資金,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時一、兩年,甚至兩、三年也未能攻克石墨烯-鋁電池的技術壁壘,而在這裏已經不存在什麽技術壁壘。

  一切要歸功於那塊外星電池,隨著研究的深入,胡南等人知道,應該叫它能量塊更加的合適。

  他們明白,這塊小小的能量塊能蘊含驚人的能量,隻是它現在已經沒有能量,隻能供大家進行科學研究。

  並不是依葫蘆畫瓢,僅僅隻是受到一些技術性的啟發,胡南等人製做出了第一塊石墨烯-鋁電池。

  現在正對它進行性能測試,大家激動,而又有一點緊張,包括黃廣、胡南等人在內。

  …………

  第三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