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我是人間山水郎
  第二天一早,豁牙老頭看著神采不同尋常的陸壓,笑道:“你小子運氣奇佳,還未如凡人武夫一樣鍛體煉力,便能引來靈氣,恭喜你正式踏上修道之路,感覺如何?”

  陸壓喜滋滋的道:“非常好,從昨晚到現在興奮的沒有睡覺,居然精神的很。”

  豁牙老頭哈哈大笑道:“沒見識的小鬼,這才幹開始啊,以後的妙處更大的很咧!”

  豁牙老頭又正色的對陸壓說道:“凡事都講究個循序漸進。那咱們就要按正統修煉步驟去一步一步的走了,你先要修煉凡人武夫的鍛體練力之法,而武道之靈氣修煉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

  修煉之道,分幾種方法,有修持即修性持命。達到控製精神肉體的目的,詠讀經文,冥想等。

  有煉氣即持久鍛煉導引和呼吸,融匯天地的精氣於一身,煉氣,聚氣,養氣在意念上能和神明達到溝通。有雲遊即通過雲遊天下,尋找天下之靈氣,尋訪仙蹤進行修行,有齋戒即通過齋戒保持身心的潔淨和虔誠的問道之心。

  所以,今天收拾一下,明天咱們就出門,雲遊天下,尋訪名山大川,各地洞天福地,做個人間山水郎,尋找各種大道機緣。”

  陸壓點頭稱好,想想頭次要出遠門,少年臉上露出憧憬之色。

  這一白天,陸壓出奇的忙。

  先是去小六子家給他父母背柴挑水,然後作別。

  又去鎮上幾處欠了人情的人家幫著幹點活,說了些話。

  再去城隍廟,拜了拜那金身有些剝落的城隍爺。

  然後就去地裏挖了滿滿一筐的紅薯。

  看著地裏裝不下了的紅薯,有些可惜。

  又去後山,把父母墳前清理了一下,又呆坐了好一會,喃喃的說了好些的話。

  今天的九印九式練的格外輕鬆,一下子竟然走過了六式,讓少年興奮不已。

  其實,自從那把鏽劍被豁牙老頭從大劍峰召喚了出來,整個小鎮的風水發生了些變化,

  平常之人感應不出來,進入至仙鏡陸壓卻能感受到小院裏的靈氣濃鬱了不少,晚上很黑的空中,漂浮著非常多的小亮點,忽閃忽閃的。

  晚上,陸壓把所有要帶的東西都放在床邊,生怕明天會有遺漏,然後,坐在小床上,看著窗外皎潔的月光,托著胖胖的腮幫子,沉默不語。

  第二天一早,豁牙老頭和陸壓一起吃過早飯後,便看看陸壓背著鼓鼓囊囊的一大包的行李哭笑不得。

  “小胖子,你是要把家整個搬走嗎?這裏都是啥東西啊,這麽一大包。再說了,你咋還是穿著這一身破衣服啊,放著好好的仙家衣服不穿?”

  陸壓拍了拍大包袱,自豪的說:“這裏可都是我的寶貝呢,哪能不帶著。那麽好的衣服,我穿著跋山涉水的不舒服啊,這身衣服穿著舒服。”

  豁牙老頭簡直快被這個小土包子氣死了,他板著臉,逼著小胖子把那套仙家衣服穿上,至於包裹裏的東西,那是死活沒辦法讓小胖子丟下了。

  豁牙老頭隻好讓他把那一大包的紅薯和雜物,都放進乾坤袋裏,隻留些日常用品在外麵,說這樣,能保持紅薯放多久都不壞,小胖子這才笑眯眯的照著辦了。

  豁牙老頭看著穿著新衣,背著小筐不倫不類,又怎麽呆著都不得勁的少年,搖頭苦笑,隻好教小胖子念了句咒語,將衣服變成平時穿的破衣服的模樣,少年這才神情自然了許多。

  豁牙老頭把自己的本體------那把鏽劍用破布裹了起來,往肩上一扛,向遠方一指,意氣風發的大笑道:“走起。”

  一老一小,兩個人大踏步的走出小院,小胖子陸壓扭頭看了看熟悉的小鎮,暗暗說道:“爹娘,我要去天下看看,去尋訪一下傳說中的仙山神水,回頭,我再回來講給你們聽。”

  兩人迎著朝陽而去。

  朝陽發出紅色的光暈,將天邊彩雲鑲上了紅邊,也將大小兩個身影映襯得煞是好看。風輕輕的吹,雲慢慢的走。少年要去這天下,去這人間認認真真的去看看嘍。

  ---------

  天璿洲,南唐國,

  國家很富裕,但卻不好戰。

  舉國皆愛美人與美酒,詩歌與樂舞。

  這一切,都因為南唐有個全天下聞名的風流君王拓跋玉。

  這位天子,號稱琴,棋,書,畫,詩,

  酒,歌。舞八絕,自稱八絕山人。

  世人皆說這位君主什麽都像就是不像皇帝。

  整個南唐國能有如今的富裕安定,基本和這位皇帝沒多大關係。主要是老皇帝的底子打的好,再有就是老皇帝的弟弟,也就是現在的賢王拓跋山河的施政有關。

  今日朝會,儀事之時,朝臣們都提到了關於大順帝國要征討南唐的消息,人心惶惶。

  看著大臣們你言我語,戰戰兢兢的樣子,站在眾臣首位,身材高大,麵容清逸的拓跋山河有些煩躁。

  這些大臣,平時阿諛拍馬,知道天子喜歡風雅之事,便全都是隻談些風花雪夜的事,而國政也隻是報喜不報憂。偏偏拓跋玉就喜歡這樣。

  拓跋山河看了看高高在上,自己那風流倜儻,俊美非常的侄子。

  唐君拓跋玉並沒有像群臣那樣慌張,而是饒有興趣的看著下麵各抒己見的眾臣。看著看著,他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所有大臣一下都不敢言語了,不解的盯著自己的君王。

  拓跋玉揮了揮袖子,笑道:“沒事沒事,朕隻是想到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故而發笑。你們接著說你們的。”

  群臣對這位君王的性情非常熟悉,所以,也不感到如何憋屈。

  “陛下”忽然,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拓跋玉向下一看,原來是禦史大夫曾子宋。

  拓跋玉問道:“愛卿有事要奏?”

  曾子宋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說道:“陛下,臣以為既然那大順國對我國存有野心,那就不可不防,所以,今年的選美之事是不是停一停。”

  一聽這話,拓跋玉頗為不快,用指頭敲了敲龍椅,盯著曾子宋道:“大順國就放了個風聲,咱們就要停了選美,我大唐是不是也太窩囊了?”

  曾子宋知道天子生氣了,周邊交好的大臣一個勁給老大夫使眼色,讓老大夫別再說了。

  但老大夫今天已經覺得不吐不快了,沉聲道:“大順尚武,我大唐喜文,本就等於臥於虎榻之旁,危險之極。這次,既然那大順已經方言天下,則更是隨時會有戰事,如果現在不多做準備,到時,我大唐危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