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值得不值得?
  孩子他爸是博士,我們從一無所有一直打拚,所以一直在盡全力拚搏,生活似乎都在寄希望於明天。

  談了四年戀愛、結婚11年,都是聚少離多,都在湊乎著過日子,都在等一切完好那一天。顧不上停下腳步看看生活本身,顧不上思考人生其實每一天都應該好好過,不應該為了那未知的未來而陪上今天。

  直到該讀的書都讀完,一切應該安頓下來安心過日子了,他走了。

  而我們一直一直都沒有像正常人一樣享受市井生活,好像都沒有過柴米油鹽的煙火人生,一直像上滿發條的鍾,不停地走。就連我一直希望我們有時間時候,一起沿著南湖走一圈這樣小小的願望都沒有實現。

  所以,我覺得人生不應該為了一個未知的未來陪上任何一段人生應該擁有的時光,比如家長們給小孩子報無數興趣班和補習班,孩子便沒有時間玩,他們的童年樂趣就被剝奪。我覺得不值得。

  隻要孩子不頹廢,三觀正常,性格、人格健全,能健康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況且,未來的世界需要怎樣的人才,還說不定。

  我還認為:一個健康的心理和身體,始終更重要一些。

  一個人,我覺得人生走到哪一個階段,就應該安心於那一個階段的天性,任何剝奪天性的行為——無論出於什麽目的,有著怎樣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不人道的。

  中國人尤其這樣,生存壓力導致的對孩子滅絕人道的摧殘,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感同身受,但他們卻也成為自己討厭的幫凶。

  很多時候,孩子看似不合“規矩”的要求,我雖然不會及時滿足,但我會延遲設法滿足,我以為:她在她這個成長階段就應該享受她所渴望的任何不違背人性、道德的事情。

  過了這個階段,你給她,她就不需要了。正如,我們小時候對零食充滿癡迷,但是長大的我們對零食卻是嗤之以鼻。而當時沒有得到滿足的心裏的虧空卻一直如影隨形一生。

  豆小孩小學時候,癡迷於漫畫,買了一書櫃的漫畫,當寶一樣存起來。

  上初中對玄幻小說很是癡迷,又是一大堆書的買。

  上高中又開始splay,花費更大了,我明裏暗裏支持,我希望她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隻要她不頹廢、不走歪路,該上的學在認真上,該有的教養都有,她的興趣愛好不應該為了學習而犧牲掉。

  當豆小孩說道自己癡迷漫畫、玄幻的少年時光是那麽幼稚時,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