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媽媽的反思
  小朋友是個特話多的孩子,常常叫人覺著煩,進入青春期之後不太聽話,於是我便多了些“嫌棄”,對她不著邊際的話常常不予回應,她看我沒反應就會幾遍的重複,直到我很煩躁的說她已經重複很多遍,她才會停下來。

  今早醒來,看到孩子香甜安靜地睡眠,突然覺得自己做得那麽不好!作為媽媽,怎麽可以這樣冷淡孩子?!

  每一個人都走過青春,那種叛逆和自以為是誰沒經曆過?而我的青春和她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的媽媽不是一直寬容、厚愛著我?而我如今卻用這樣默然的態度來對孩子,是多麽不合適!

  早上起來,我和顏悅色地和孩子交談,順著她的心思來做,孩子顯得很開心也很聽話。

  出門時候下起了雨,小朋友急急忙忙跑來坐車去學校,一路上也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耐心聽她所說,偶爾回應幾句,孩子高高興興地下車擠眉弄眼做鬼臉,然後去上學。

  是啊,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抵是要好好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因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確實不多,再有三年她就考大學了,高中三年要住校,隻有周末才可以回家一天,看看相依相偎的日子越來越少了,我該珍惜和孩子一起心無芥蒂的日子。

  前些天她上晚自習,早上分開,晚上睡覺前才回家,我一個人便百無聊賴,便練字、彈琴、看書來打發時間,現在學校不開晚自習,孩子便回家吃晚飯、寫作業,也常常不專心東搞西搞,看著心裏不高興,但想想能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她也不多了,還是讓孩子自由自在地長大吧。

  但沒有嚴格要求孩子的學習,這樣到底是溺愛、害了她,還是給她寬鬆幸福的童年更好一些?我有些不確定了。

  看著她興致勃勃地創建自己的文學社,策劃、組織等等一係列的活動,聽到她作為社長在招聘手下,學校廣播也搞得如火如荼,自己還在寫作,這些她自主喜歡的事情一直在堅持和動腦筋做好,我沒有阻攔也沒有鼓勵,隻是旁觀。

  就這樣順其自然地陪著孩子長大,我希望我的言傳身教給予孩子的是一個美好的基礎,希望她可以能夠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堅強豁達麵對生活的坎坷。

  以後的日子,我應該多多關注回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