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138章

    是日,朝陽破開雲層一點一點升起,擠走最後一絲黑暗,染紅了半邊的天。

    蒼翠掩蓋著的烏山一隅,倏爾濃煙滾滾。

    隱蔽處的糧餉守衛聞得焚燒之味忽然驚醒,卻見後方衝天而起的火光蔓延過來,大驚失色,還未來得及調遣人手趕去撲火,就聽山腳下人喊馬嘶,號角響。

    “大軍攻上山了,所有人集合,隨我一起正麵迎敵!”奔襲而來的浪潮聲中,不知是誰聲嘶力竭高喝了一句。

    那聲音穿透林嶽,振聾發聵,驚起飛鳥成群。

    密林間簌簌聲響起,分散四周的叛軍還未反應過來,已經下意識跟隨著先行一步的人,向著山下合圍過去。

    半空中炸起一聲巨響,五萬大軍覷得信號一出,踏平了山腳的荊棘矮樹,高舉著長槍戰刀,破開了第一道天然的防線。

    兵戎相接,箭雨密布,聲聲呐喊仿佛撼動了山脈,震得腳下土石都開始顫抖。

    符敬源站在高嶺隱蔽之處,咬牙切齒看著山腳下的廝殺,差點沒嘔出一口鮮血。

    宋時瑾率領大軍一抵達荊州,他便立刻打定了主意,先行退守至烏山境內占據高地,將十萬餘兵馬化整為零,利用易守難攻的地勢,鉗製住宋時瑾的腳步。

    另外再組成幾十或百人一小隊的斥候,於敵軍側麵後方騷擾,待擾得對方人馬皆疲,引得宋時瑾自亂陣腳後,將其一擊即殺。

    可是事與願違,本來藏得好好的糧餉忽然起火,斷了補給之後,形勢徹底調轉。

    進攻來得如此突然且猛烈,沒有主帥排兵布陣,自己那些個士兵就與烏合之眾無異,一盤散沙如何抵擋得住攻退有序的金戈鐵馬。

    現下成了他們被圍,而宋時瑾隻需要等,饑餓疲憊下必然軍心渙散,屆時他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將自己殺的片甲不留。

    “是誰假傳的軍令!”符敬源陰惻惻地問道。

    罡風呼嘯,將他戰袍後的披風吹得獵獵作響,旁邊的士兵低下頭,沒有回答。

    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眼下情況又太亂,糧倉起火之後大部分的視線已經被吸引了過去,這時候有人蟄伏在隊伍中喊了一聲,誰能看得到。

    而且,那聲音可是像極了符敬源自己。

    符敬寒眼中凶戾難掩,恨恨看了一眼符敬源。

    會造成這般局麵,無非就是隊伍中出現了內奸,若被他知道是誰,定要將其抽筋剝皮,挫骨揚灰。

    “當初我就不讚成退守至烏山,若是正麵於他對敵,鹿死誰手還兩說!”

    符敬源重重吸了一口氣,厲聲罵道:“都現在了還廢什麽話,事後諸葛誰都會當。你若不讚成,當時怎麽不說。”

    符敬寒被他凝滿殺意的目光懾地一怔,“那你說,現在怎麽辦?”

    從逃跑那日起,他們就沒有了退路,若是真的被圍,隻能等死了。

    他二人雖戰功著作,可無非也就是仗著符家的威名。年紀輕輕的少年甫一入軍隊,自有人將功勳遞上,連獲幾場大勝之後,一路攀升至副帥。

    從未吃過敗仗的人,以為自己算無遺策,隻輕敵一條,便注定了他們的失敗。

    “走!”符敬源雙目赤紅,“我自會想辦法!”

    十萬大軍分成幾股交替推進,短短數日,已勢如破竹掃進了烏山內。

    亂作一團的叛軍隻在期間接到過一條死守的命令,便再沒有了主帥的消息,接連敗退之下,隻能慌不擇路逃竄。

    營帳之中,宋時瑾看著烏山地形圖,眼中寒芒忽現,下山的路已經被堵死,符家兄弟彈盡糧絕,藏匿於山脈之中,唯一的生機便是分水嶺下的暗河。

    

    而此時的盛京,儼然已經進入了風聲鶴唳之時。

    衛清妍重病,宋時瑾幾乎剿滅叛軍的消息一傳到衛崢耳中,他便察覺到了不好,當機立斷調動起了暗部人馬,一道接一道的密信由府中的暗道之中傳了出去。

    此後,接連幾日都有官員進言立儲,言談之中將宋時瑾誇到了天上,更有甚者稱二皇子無罪不當責,元德帝冷眼瞧著這些個漏網之魚,他們打著什麽主意,他是一清二楚。

    衛崢的動作越大,所暴露的東西也就越多,若不是有人將他重病的消息放了出去,這些人如何敢在這時候又跳出來。

    相較於前朝,後宮中倒是一片風平浪靜,連陳院使都日日呆在太醫院,查不出什麽。幕後之人隱藏頗深,皇帝不得不招來高正遠商議了一場大戲。

    是以,兩日後的早朝上,當向來保持沉默的高正遠提出立儲之言時,元德帝怒急攻心嘔了一口大鮮血,然後陷入了昏迷中。太醫院想盡了辦法,將能用的藥都用了上去,還是沒能讓皇帝好轉,偶有醒來,召了高黎與陳院使一同診治,又沉沉地睡了過去。

    衛崢與衛炎作為皇子,入宮侍疾乃是必須,當日衛崢便解了禁足,出入禁宮。

    勤政殿內湧動著濃濃的藥味,關了門窗之後,殿內昏暗一片。孫神醫正在給皇帝把脈,皇後坐在一旁的矮凳上,連著不眠不休守了兩日,麵上的憔悴連脂粉也蓋不住。

    “高神醫,皇上這究竟是怎麽了?什麽時候能醒來。”看著他把完脈,皇後麵帶憂色低聲問道。

    高黎看了一眼明黃色的帳幔,長長歎了口氣道:“皇上肝失疏泄,引氣鬱結,加之長期操勞國事,毀了身子,現下心脈衰弱,能不能醒尚且未知。”

    又是這般老生常談,皇後這幾日已經聽了太多。她失望地掩了掩泛紅的眼角,“還請高神醫務必盡全力。”

    “是,草民遵旨。”

    殿門吱呀一聲打開,衛崢衣著素淨緩步而入,看到皇後之時,低喚了聲:“母後,您去歇會吧。”

    皇後半闔著眼睛看了他一眼,揮開他去掩被的手,麵無表情道:“不用,本宮來做便可。”

    “母後這是何意?”衛崢蹙了蹙眉:“父皇重病,作為兒子,侍奉在側義不容辭,母後為何百般阻攔。”

    這種情形,近些日子已經發生過好幾次,每每二皇子想要接近皇帝,就會被她遣開。

    皇後倏地轉身,頭上的金鳳釵劃過一道亮光,“不是本宮阻攔你,你自己尚且帶病之身,若是再過了病氣,可擔當的起。”

    “母後!”衛崢咬牙看著她。

    皇後冷哼一聲:“來人,帶二皇子下去休息。”

    衛崢拂袖而去,皇後這才看著孫神醫道:“你先下去吧”

    孫神醫躬身應了聲是,臨出門時,又看到陳院使背著藥箱而來,兩人點頭示意,錯身各自而行。

    “如何?”

    陳院使收回手,不著痕跡向著皇後點頭,而後才道:“老臣醫術不精,萬望娘娘恕罪。”

    皇後扶了一下鬢上的釵子,歎息一聲:“便是連高黎都診不出來,本宮怎麽會為難你呢。”

    親自守著煎完藥的李玉奉著藥碗進了殿,皇後揮手屏退了陳院使之後,自然而然地接過藥碗,低垂著眼眸舀起一勺,吹至溫熱之後,動作異常溫柔地往皇帝嘴邊送去。

    漆黑的藥汁順著唇縫悉數流了出來,李玉低聲勸慰:“娘娘,您兩日未歇息了,還是奴才來吧。”

    皇後默歎一聲,將藥碗交給李玉:“如此,就勞煩公公了。”

    皇帝病重之後,宮裏頭的嬪妃便極少出來走動了,諾大的禁宮中,竟隻有紅牆金瓦的顏色還是鮮活。

    行至未央宮門外,皇後便屏退了宮人,獨自進了殿內。

    “母後恕罪,方才兒臣無狀了。”衛崢趕忙從椅子上起身,恭敬地說。

    皇後看著衛崢笑了笑:“無礙,若不如此,怎能讓她放下戒備。事情準備的怎麽樣了?”

    衛崢點頭,神色有些躊躇,“父皇是真的”

    皇後看著殿外透過來的光,“生死有命,便是萬歲,也無可避免這一天。”

    “兒臣多謝母後!”衛崢一喜,趕忙躬身道。

    “你隻要記得,你曾答應過本宮什麽便好。”

    衛崢藏在袖子裏的手掐進掌心,血絲沁出,麵上還是笑著:“符氏已經死了,母後還不放心嗎?”

    皇後挑眉看他,“不恨本宮?”

    衛崢搖頭,“兒臣反而要謝謝您,讓她解脫”

    “去吧,你還有很多事要做。”

    看著他的背影,皇後笑了笑,與虎謀皮,這虎是誰,當是要握在自己手中。

    日頭漸漸西斜,殘陽如血般鋪就在榮昌王府當中,初秋的涼風瑟瑟卷起滿地落葉。

    顧懷瑜端著茶盞坐在廊下,神情有些許恍惚。這般紅的太陽,一如當年

    頭頂上的瓦片傳來一聲響動,顧懷瑜一把捏緊了茶杯,沒有抬頭,隻是淡聲道:“來了嗎?”

    綠枝驀地閃身出現,點頭回道:“已經到了後門巷口。”

    顧懷瑜勾了勾唇角,看著盞中熱氣氤氳而上,將她的麵容逐漸遮擋得模糊,隨後,她曼聲道:“通知大哥準備好,甕中捉鱉!”

    綠枝咧嘴冷冷一笑,抽出腰間的軟劍,這是第一次,她身帶殺氣:“小姐,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記得留活口。”

    “是。”

    掃灑的奴仆在中午之時顧懷瑜便放了他們半日的假,連不會武功的紅玉,都被她暫且安置到了二房。

    整個院子裏異常地安靜,就隻剩下了顧懷瑜與綠枝二人。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