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莫逆之交
  柳老爹一大早來到半仙柳文喜家,想讓他給算一卦,以定下柳仁章成親的日子。

  “文喜,在家嗎?”敲了半天門院子裏也沒有動靜,門也沒上鎖,柳老爹心裏嘀咕,這大清早的,文喜這一家人都去哪兒了?他推開門,徑直走了進去。

  柳文喜是瞎子,娶了個媳婦韓秋菊也是瞎子,閨女叫柳大愛,兒子叫柳小章,倆孩子都沒有上學。

  柳老爹進了堂屋,發現鍋碗瓢盆洗得幹幹淨淨,炕上的被褥也疊得整整齊齊,裏裏外外收拾地整潔有序,柳老爹不禁感歎,老話說的一點也不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愛還是個十歲出頭的孩子,就這麽懂事能幹。

  “喂,是文喜回來了嗎?”聽到有人喊,柳老爹從堂屋走到院子裏,隻見柳文庭正站在院牆邊上,這院牆是用黃泥壘的土牆,很矮,柳文庭的大半個身子都露在院牆之上。

  “德哥,是您啊,我還以為文喜回來了呢。”

  “文喜這一家子出門了?”

  “是這樣,德哥,大前天文喜帶著老婆孩子走丈人家了。”

  “這不年不節的,走啥丈人家?”

  “文喜丈人家辦喜事,他小舅子韓春竹結婚,就這麽一個小舅子能不上心嘛,去了整整兩天了,走前說好今天回來的,我正考慮吃過早飯去柳河灘轉一轉,也許碰巧能接著他們呢。”

  “文庭,這主意不錯,你趕緊吃飯,吃完飯咱倆一塊去柳河灘接應一下,這天寒地凍的,文喜一家人出行太不方便了。”

  柳老爹說完又走進堂屋,心想天這麽冷的天,給灶台燒把柴火,孩子們回來也暖和些,他從水缸裏舀了幾瓢水添到鍋裏,呼哧呼哧拉著風箱燒起火來。

  柳文喜比柳老爹小三歲,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柳文喜先天失明,柳老爹對他特別照顧,小的時候因為柳文喜被人欺負,他沒少跟人打架,柳文喜父母先後去世後,柳文喜快三十歲了還是光棍一條,他的父親柳銘祖臨終前緊緊拉著柳老爹的手不撒,眼睛圓睜著,嘴巴張著就是不咽最後一口氣,柳老爹明白老人家是放心不下柳文喜,他俯身貼著柳銘祖的耳邊鄭重說道,“銘祖叔,你放心走吧!我是柳氏族長,又是文喜的大哥,我會替你照顧好他,幫他娶妻生子,給你老柳家傳宗接代!”柳銘祖這才閉上眼睛,兩顆大滴的眼淚從他眼窩裏流出。

  後來,柳老爹出錢帶領眾鄉親們把柳文喜家的茅草屋推倒重建,有了新房,就開始給他張羅娶媳婦了,有人給柳文喜介紹了河西馬甸村的韓秋菊,秋菊也是從小失明,父親韓文柏對她特別寵愛,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就把她送到了黃縣一個教盲文的先生家裏學習盲文,秋菊到了出閣的年齡,上門提親的倒不少,但都高不成低不就,婚事就耽擱了下來,直到柳老爹上門為柳文喜保媒,韓文柏滿口答應,他了解柳老爹的為人,有他保媒,柳文喜的人品和能力都差不了,文喜與秋菊得以喜結連理,倆人成親後,日子過的雖不算富裕,但卻相敬如賓,甘之如飴,秋菊還教會文喜盲文,文喜從小就喜歡占卜術,秋菊托人買了盲文版的《周易》供他研究,文喜很快就精通了諸如批八字、六爻、摸骨等算術,並且十算九準,漸漸名聲鵲起,成了遠近聞名的‘柳半仙’,誰家辦紅白事,孩子走失、老人生病等都找他給算上一卦,甚至縣城的那些達官貴人都經常派人把柳文喜接到府上問事。

  鍋裏的水咕嘟咕嘟開了,柳老爹找來暖壺給灌滿開水,還不忘把炕上的被褥鋪好,把炕焐上。

  “哇,屋裏暖和多了。”伴著說話聲,柳文庭走了進來。

  “德哥,您對文喜可真好,比我這個堂哥要好多了。”

  “文庭,我隻是偶爾過來幫一下,你才是文喜家的大恩人,這些年多虧了你,裏裏外外你可沒少操心和賣力,走,咱倆現在就去柳河灘轉轉,文喜他們應該是吃過早飯就往家趕的。”

  一路上柳老爹與柳文庭深一句淺一句地嘮著家常,柳文庭由衷地佩服柳老爹,他說德哥呀,文喜前世是做了多少善事,這輩子才有幸結識您,如果沒有您,他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呀,您可是文喜的大貴人。當然您對村裏有難的家庭都很照顧,比如對柳老財,說到柳文華,柳文庭先四周看了看,確認沒人偷聽後,才壓低聲音繼續說,好多鄉親尤其咱柳氏宗親都知道文華老哥是個大善人,但大家都不敢和他往來,更不用說幫忙了,我和文喜都知道德哥您一直在暗中幫助文華老哥,不說遠的,就說上個月吧,縣裏工作組來村裏蹲點,工作組的人都住在柳家大院,卻不清楚您和柳文華的關係,他們一心按照柳魁章的吩咐,狠整柳文華,天天讓柳文華掃大街,掏糞坑,更出格的是讓柳文華帶著白帽子到處遊街,為此您跟工作組組長邵正平吵了起來,您說的話大家夥都聽見了,有理、有力,當然禮節沒控製好,您當眾踹了邵正平一腳,最後呢,工作組在雙流村沒待上兩天,就灰溜溜地跑回了縣城,為啥?邵正平被您從柳家大院趕出來後,他以為拍他馬屁的人會很多,會搶著往家請他們,結果呢?他們到處吃閉門羹,包括張祿,他孫子張世寶可是柳魁章眼前的大紅人,張祿不知道拉攏工作組對他孫子有多重要?可張祿硬是放出狠話,說村長不歡迎的人俺張家決不收留,通過這件事啊,鄉親們都對您暗豎大拇指,對張祿老爺子也很稱讚,雙柳村的人都知道隻要有您在,咱雙柳村的天就不會塌下來,您就是咱雙柳村的定海神針

  柳老爹心不在焉地聽著,也不言語,雙流村所有柳姓人家本來就是同根同源,村裏祠堂的家譜上把一代一代的分支都寫得清清楚楚,自己是多年的族長,自然一呼百應,村裏的王姓、張姓都是外來戶,人口也很少,在膠東,像雙柳村這種宗族意識這麽強的村莊應該說是鳳毛麟角,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先逃到天津,後又從天津來到柳家大院隱居過一段時間,期間寫下雜言詩《去國行》,“前路蓬山一萬重,掉頭不顧吾其東”還為村口的牌樓題了字,他離開柳家大院後去了青島,從青島遠渡日本避難,梁啟超離開柳家大院時曾對弟子柳衍祖感歎,“雙柳村的百年古柳,庇蔭著柳氏子孫根深葉茂,長盛不衰,柳家大院一脈相承,剛毅悲慈不失古風,在北方尤其在海派文化浸染的膠東,能有如此古村落,實屬罕見。”

  柳老爹一邊走一邊想著心事,一直沒搭理柳文庭,柳文庭看到柳老爹無精打采的樣子,也沒了說話的興致,他這才想起柳老爹最討厭背後亂嚼舌根的人,他為剛才的冒失有些後悔,為了打破尷尬,他故作輕鬆地問柳老爹,“德哥,文喜這位半仙能算到咱哥倆來接他一家子嗎?”

  柳老爹聽後哈哈大笑,雖沒說話,這哈哈一笑,柳文庭剛才的擔心和尷尬一下子全沒了。

  “救命,救命啊!”柳河灘方向突然傳來女人尖叫的救命聲,還隱約聽見孩子的哭喊聲,柳老爹和柳文庭幾乎同時喊了聲不好,拔腿就向柳河灘跑去,柳老爹一出樹林隔著河灘遠遠看見秋菊跪在冰麵上,還有兩個驚慌失措的孩子,柳老爹健步如飛,眨眼間就跑到了河邊,大聲喊道,“弟妹,不要怕,趴在原地千萬別動,大愛,你帶小章先到岸上去,我這就跳河救你爹。”

  大愛見到柳老爹就像見到救星一樣,哭著說道,“伯父,我爹掉進冰窟窿有一陣子了,你可要救他呀!”

  柳老爹沒再說話,他救人心切,棉衣也沒顧得上脫就撲通一聲跳進了冰窟窿,柳文喜就浮在冰下麵,已凍得沒了知覺,這時柳文庭也趕過來了,他讓大愛把秋菊領到岸上,自己跪在窟窿沿,柳老爹雙手把柳文喜托到冰麵上,柳文庭雙手接過柳文喜,然後伸手去拉柳老爹,“文庭,你這樣拉我,不單救不了我,搞不好連你也會掉下來,我自己能上岸,你先把文喜抱到岸上。”柳文庭隻好抱著文喜上了岸,柳老爹雙手摁著窟窿邊一使勁,冰麵塌下一大塊,人也掉了下去,柳老爹身材魁梧,再加上棉衣棉褲全是水,又加重了很多,冰麵根本撐不住他的重量,柳文庭在岸邊急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秋菊一邊繼續大喊救命,一邊讓大愛跑回村子喊人,柳老爹一看這樣不行,就改變了策略,他在水中脫掉棉褲棉襖,用雙拳擊打冰麵,窟窿越來越大,大概這樣向岸邊遊了十幾米,到了水淺的地方,能落下腳了,雙肘按住冰麵,雙腳一使勁竄出了水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