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沈門之案
  她看著兩人,慢慢說道:“其實你剛才說的沒錯,小女子名叫沈念,京城人氏,家父諱字方甲。”

  這才第一句話,就讓林凡吃了一驚,他連忙打斷女子說道:“等等,你等等。你說的可是前任兵部尚書沈方甲?”

  沈念沒想到林凡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員竟然也知道自己父親的名字,要知道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了,以林凡的年紀和官職,按理說不應聽說過才對啊。

  她有些意外的點點頭,輕聲說道:“正是。你聽說過我父親?”

  林凡嚇了一大跳,沒想到真是那人。

  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沉聲說道:“我在家時曾偶聽家父提起過,原兵部尚書沈方甲,曾受陛下之命,瞞著滿朝文武,暗中與北方的滿真部族和談。隻是後來在談判將成之際,和約卻被府中小廝當成朝廷公文,無意中給公布了出去,引起朝野嘩然。陛下為了維護聲譽、平息眾怒,便將沈大人以裏通敵國的罪名問罪,沈氏滿門被判抄家問斬。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時應該是崇平六年。”

  傅天臨這時卻突然插口說道:“我大雲乃天朝上國,從無議和之事,為何要與滿真韃子議和?如此一來,豈非等同辱國,如何對得起祖宗?”

  其實這不僅是傅天臨的想法,其實也代表了天下百姓的想法。

  他出身江湖,並不懂國事,隻不過自本朝開國以來,萬邦來朝,從無和談之先例,百姓們心中都有一股天朝上邦的傲氣,自然不會理解朝廷為何議和的舉措。這也是為什麽當初和談一定要在暗中進行的原因。

  當著沈念的麵,其實傅天臨還有一句話沒說,就是沈方甲主持議和,便等於是國賊,殺了他也是罪有應得。

  林凡知道他的意思,向他解釋道:“先生此言差矣。朝廷議和之舉算不上錯,這麽多年來為了與滿真交戰,北疆軍費每年耗資何止百萬,然而卻難有成效。甚至至今滿真仍在步步蠶食我遼東,除此之外,還不時的突破邊防南下劫掠,這麽多年下來,國庫早就不堪重負了。

  “近些年來,朝廷每年的歲入才不過千萬兩白銀,可是其中近半的賦稅都要用來供養各地藩王、宗室,其餘的幾乎全部用在了北疆戰事之上,這導致了國庫實在是入不敷出。又加上連綿的天災,從崇平元年到崇平六年,關中和中原地區連續六年大旱,顆粒無收。而朝廷卻無力賑災,百姓餓殍遍野,甚至易子而食。崇平四年,自稱前朝皇室後裔的陳興隆在中原道聚眾造反,北方各地紛紛響應,朝廷卻連軍餉都難以籌集,致使官軍剿匪不利,連戰連敗。如今中原亂象漸生,國庫就更加空虛,難以為繼了。”

  “而之所以要與滿真議和,就是為了先暫時免去北方之憂,騰出手來收拾中原亂局,等到內部安穩,再一力對抗外敵。可惜朝野上下就是如同先生這般想法的人太多,民情洶洶,導致了和談之事功敗垂成。如今內憂外患的局麵已經形成,當真是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天下太平啊?”

  “唉,隻可惜了沈大人,坊間百姓也就罷了,可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知道與敵國議和這種事,單憑沈大人是做不了主的,他是奉聖命和談。可陛下愛惜自己的羽翼,為了平息民情和皇家聲譽,就隻好讓沈大人做了陛下的替罪羔羊。”

  聽到林凡為自己父親說話,沈念由衷感激的看了林凡一眼,算是謝謝他幫自己解圍。

  傅天臨也並非不知變通的一個人,如今知道了事情真相,就算是心底仍有不解,卻也知道不是說出來的時候。連忙對沈念說道:“對不起了,沈姑娘。剛才是我失禮了!”

  沈念搖搖頭表示不在意,這一種事情她經曆

  的太多了,即使到如今,提起父親,不明真相的人們往往還是咬牙切齒的痛罵。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難不成還能去對抗這全天下百姓的悠悠眾口不成。

  她痛恨的說道:“最可惡的就是狗皇帝,明明是他讓我父親主持議和。我父親豈能不知議和風險,弄不好可就是要遺臭萬年的,但聖命不可違,我父親不敢不從,隻能冒險而為之。可是當事情被泄露出去之後,狗皇帝卻為了摘幹淨自己,不僅殺了我父親,還將我沈氏抄家滅族,當真是可惡至極。”

  當著林凡這個朝廷命官的麵,沈念就敢大罵當今聖上,林凡不知是該說她膽大,還是該說她不把自己這個朝廷官員放在眼裏才好,從中也可見她對那人的痛恨。

  被無視身份的林凡隻好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輕聲歎道:“功出於上,過咎於下!當今天子為人可見一斑,實非家國之福啊!”

  林凡的話將沈念拉了回來,她不再沉浸往事,調侃林凡道:“你可是朝廷命官,敢這樣非議狗皇帝,要是讓別人知道了,你就是有一百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林凡可不敢在這個話題上深究,剛才說的那一句他就已經是乍著膽子了,哪還敢順著沈念的話往下說。這要真是傳了出去,他林氏一族幾百號人也得和沈家一樣人頭落地。

  他打了個哈哈,為了把這個話題遮掩過去,繼續問道:“既然沈府被抄家滅門,那姑娘是如何能夠逃出生天的呢?”

  說到這,沈念又是眼圈一紅,傷感道:“當年我父親和大哥被斬首示眾,我二哥因為還不滿十五歲,得以免死,被發配到甘州從軍,而我沈氏女眷則被充入教坊司。當年我隻有十三歲,卻因為擅長琴棋書畫被賣到揚州做瘦馬。”

  “在走到半路的時候,我被我父親的結義兄弟,還有他在江湖上的一些朋友救了下來。他們護著我從北邊一路往南逃,為了保護我,一個個的死在了官兵刀下。等到了淮南道的時候,就已經隻剩下了我自己了。你說,我是不是很沒用,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卻什麽也做不了!”

  說道最後,沈念的哭腔越發的明顯,有些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林凡歎了一口氣,拱手歉然說道:“抱歉,沈姑娘,是我不該問!”

  沈念擦了一下眼淚,勉力笑道:“這怎麽能怪你呢!你職責在身,要是換成我,我也得問。要不然你放走了我,卻連身份都不知道,豈不是很尷尬。況且,是你讓我知道了,這世上除了我之外,還有人認為我父親不是賣國賊,他並沒有做錯。我還要謝謝你呢!倒是我,說起這些往事的時候總有些控製不住自己,讓你們看笑話了。”

  林凡有些抱歉的說道:“事已至此,姑娘還是不要介懷往事的好。”

  林凡轉移話題道:“安州這個地方姑娘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不知沈姑娘接下來有何打算?”

  沈念想了一下,說道:“我打算先渡江南下,去江南道看看。至於再往後的,暫時還沒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林凡點點頭:“江南道現在還算太平,不失為一個好去處。不過姑娘既然決定南下,我知道姑娘手中還有一些從他出得來的文玩字畫,自然是用不到了,不如讓我替姑娘歸還給失主。還有三星鎮宋家雖然名聲不好,但多是因為宋氏名下布莊做生意以次充好之故,還算不上大奸大惡之徒,這次也算是讓他們得到教訓了,那五千兩銀子如果還沒用盡的話,我也替姑娘還回去,姑娘以為如何?”

  沈念掩嘴偷笑,說道:“大人直說是因為自己沒抓到人,再找不到東西的話在上麵那裏不好交代不就行了,何必這麽彎彎繞繞的呢?”

  被人當

  場拆穿心思,林凡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接著問道:“對了,沈姑娘,讓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薄柳鎮邱家庫房裏的那顆南海珍珠,姑娘是怎麽得手的?”

  沈念疑惑道:“什麽南海珍珠,我不知道,更沒有拿過。我在邱家也隻是拿了幾幅字畫而已,並沒有去過什麽庫房,更沒有見過什麽珍珠。”

  林凡吃驚道:“姑娘說的可是真的?”

  見到沈念點頭,林凡仔細回想了一下在邱家一些的細節,明白過來邱澤那老東西到底想要幹什麽了。而此時一旁見多識廣的傅天臨也有些想明白了,站在旁邊笑而不語,玩味的看著林凡。

  林凡笑了一下,說道:“原來如此,沒想到邱澤這老王八蛋跟老子玩這套。”

  沈念有些好奇的問道:“這珍珠到底是怎麽回事,大人又明白了什麽?”

  理了一下思路,林凡對沈念說道:“既然邱宅庫房沒有被盜,那所謂的南海珍珠丟失就更是無稽之談了。那邱澤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傅天臨兩人不接他的話茬,林凡隻好自問自答說道:“其中關節並不難想通,紮根在薄柳鎮上的邱家雖看起來家大業大,但其實資產大多都要歸於安州本地世族邱氏,真正屬於邱澤一家老小的其實沒有多少。邱澤說是邱氏宗族在永陽的主事人,但其實地位比主脈的家奴也高不了多少。而這顆價值不菲的南海珍珠可謂是邱澤的心頭肉,平日裏也舍不得示人,如今定然是被邱氏嫡係一脈的貴人給看上了,向他索取。要是放在以往,邱澤哪怕是再舍不得卻也不敢不給,隻不過你的出現給了他機會。”

  沈念疑惑道:“我?”

  “沒錯!正當邱澤沒有辦法之際,你出現了。邱宅被盜,他索性順水推舟,假稱珍珠丟失,給咱們演了這出監守自盜的好戲,用以掩人耳目。你可別忘了俠盜傅天臨在江湖上名聲赫赫,從來沒有失手過,將失竊之事推到你身上,可謂是萬無一失,就連邱氏主脈縱然有所懷疑,卻也不能去找傅天臨查實,找不到理由去怪罪他。”

  “可是他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你這個傅天臨是個冒牌貨,反倒留下了馬腳,落在了我的手上,才讓我弄明白了這件事,你說如果是讓他知道了這件事會不會氣的吐血三升。哈哈哈!”

  說到最後,林凡忍不住調侃了沈念幾句,哈哈大笑。

  沈念嗔怪的白了他一眼,說道:“去死!”

  林凡好不容易止住笑意,看到沈念想要殺死自己的眼神,捂住嘴說道:“好了,好了,我不笑了,說正事,說正事,噗嗤!”

  見到沈念的額頭隱隱有青筋暴起,感覺到寒意的林凡連忙正色說道:“姑娘將剩下的那些東西存放於何處,可否告知地點?”

  壓下羞怒,沈念柔聲說道:“文玩字畫雖價值不菲,卻不好出手,所以大多也還在,不過那些小額銀票大多被我散發給平陽渡附近的難民了,從宋家偷的那五千兩麵值太大,倒還留著。一會兒我把地址給你,你自己去搜也就是了!說來這次我本意是幫難民籌一些錢糧,其實也沒幫上什麽忙,反倒鬧出了這麽大的亂子。我也確實是無顏再在這裏待下去了。”

  林凡安慰說道:“時事如此,怪不得姑娘,姑娘不必自責。”

  他猶豫了一下,又接著說道:“姑娘既然決定南下,不妨直接從安州這邊往南走。渡江之後便是江州,我家就在江州楚城縣江源鎮,那裏也在救濟難民,姑娘可以去看一下,隻需報上我的名字,定可以為姑娘暫尋一安居之所。”

  沈念聽到江州楚城有些愕然,好像有些若有所思,她突然抬頭問道:“大人可是出身於江州林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