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說服
  林凡點頭回應紀明嵐道“沒錯,正是如此!”

  他的這句話讓兩道在場所有人都不淡定了,紛紛咋舌不已。

  哪怕就是有周暢的書信,對於林凡的想法,紀明嵐也實在是不敢讚同。

  他苦笑道“大人這又是何必呢?眼下各路勤王兵馬已紛紛趕到,最多再過上個三五日,滿真大軍必然會不戰自退。”

  “我軍此時出戰,也隻不過是徒添傷亡而已,如此又有何意義呢?”

  林凡以手指地,臉色平靜道“這裏,就是咱們腳下現在站著的這塊地方,是我大雲朝的京師,是天下首要之地。豈能容他滿真大軍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從十月開始,滿真大軍入關已一月有餘。交戰數次,朝廷屢戰屢敗,至今一戰未勝。”

  “倘若是就讓他們這樣退走,朝廷失了顏麵不說,你我身為大雲軍中男兒,身負抵禦外侮之責。如此這般,你我還有何麵目去麵對天下百姓?”

  林凡的話並沒有說動於子承,他勸說道“林大人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身在軍伍,我又何嚐不想與滿真大軍大戰一場,揚我國威,洗我大雲軍中兒郎之恥?”

  “如果可以,哪怕就是豁出去我這條命去,我也要從滿真人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然而眼下軍中將士對滿真大軍多有畏懼之心,士氣、軍心皆不堪一戰。貿然出戰,隻是平白無故的讓兄弟們去送死,於國於民,都不是什麽好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乃是兵家大忌,不可不察,還望林大人三思而後行!”

  林凡反問道“將士畏戰,乃是朝廷連戰連敗之故。正因我軍敗的太多、勝的太少,才使得滿真軍威日盛,我軍士氣益衰。然我軍若一直畏敵不戰,豈會有得勝之日?”

  “我軍越是避戰,就越是會滋生軍中將士的畏敵之心。而我軍若是能有一場大勝,屆時軍中畏敵之心便會不解自消。”

  紀明嵐心中仍是不太認同林凡的說法,他說道“林大人所說,我們不是不知道。隻是如今京畿之地的滿真大軍超過十萬,我們三道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一萬五千人,而且對京城周邊的地形、地勢都不熟,兩軍實力對比太過懸殊,對我軍來說並非出戰良機。”

  “我軍完全可以尋找更好的時機與滿真人作戰,沒必要和十萬戰力強悍的滿真大軍硬碰硬,難以取勝不說,反倒還有全軍覆沒之危!”

  林凡反駁道“紀將軍何處此言?京畿之地是有十萬滿真大軍不假,可朝廷官軍也不是隻有我三道兵馬。”

  “除了我們這一萬五千人,京城裏還有不下十萬裝備精良的京營;北邊有遼東邊軍和鎮北鐵騎等數萬精銳,還有天下各地逐漸抵達的勤王兵馬。現如今,朝廷官軍的兵力加起來,早已是超過滿真大軍了。”

  “縱然官軍戰力比起滿真軍來是要差一些,但兵力優勢已足以彌補。如果不是如此,滿真大軍又怎會有退兵的打算?”

  “要真是如將軍所說,我軍與滿真大軍實力相差懸殊。那幹脆讓他們打下京城好了,我們又何必不遠千裏、辛辛苦苦的跑來勤王?”

  說完了氣話,林凡接著道“有了這麽多的兵馬配合,滿真大軍的兵力必然會被牽製大半,不能全力與我軍作戰。此戰我軍就算戰不能勝,隻要不成潰敗之勢,全軍而退也不算難,又何來全軍覆沒之說?”

  “至於將軍所說地形問題,我軍地形不熟,難道滿真大軍地形就熟了嗎?別忘了,他們入關可才一個多月,身在異國京師,他們麵臨的情形,隻會比我們更加嚴峻!”

  他的語氣越發的不善 “還有,我不明白紀將軍方才所說的良機到底是什麽?”

  “如今官軍實力已超過滿真軍,而滿真大軍劫掠京畿已久,在劫掠財富的同時,軍中思鄉之心漸起。”

  “再打下去,他們說不得就會被朝廷的各路大軍斷去退路。那時不但這些東西拿不走,說不定他們連命都要留下,故此人心思歸。人一旦有了錢就會變得惜命,這是連滿真大汗世鐸也無法控製和避免的。”

  “麵對思鄉心切、戰意消散大半的滿真大軍,紀將軍卻說這不是良機,不能一戰。那將軍所說的良機又是什麽?”

  “難道非要等滿真大軍大搖大擺的離開我大雲境內,返回關外之後,才是紀將軍所說的良機嗎?”

  林凡的這一番話,可以說是極為的不客氣。他平日裏脾氣極好,軍中許多的普通士卒,隻要膽子大一些,都可以跟他有說有笑的開玩笑,林凡也從不生氣。

  因此他很少這樣不留情麵的當麵駁斥別人,很多時候,就算林凡心中對人有所不滿,言辭也不會如此直接。多少會給人留有一些餘地,不會讓人太過難堪。

  尤其是在官場之上,大家要的就是一個麵子上過得去。

  今天你讓人沒麵子,要是有人懷恨在心,明天讓人抓住機會,那要的可就是你的命了!

  這次他能當麵說出這些,可見林凡心中對紀明嵐他們畏敵怯戰態度的不滿已到了一定程度了,讓他都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火氣。

  要不然就算是看在周暢的麵子上,他也不會這樣對紀明嵐不留情麵。

  紀明嵐氣到臉色通紅,身軀都在微微發抖。可周暢畢竟交代過他要協助林凡,而林凡又是文官,紀明嵐也不敢得罪於他。

  平複了一下心情,紀明嵐才說道“我紀明嵐在戰場上廝混了二十多年了,打了這麽多年仗,我也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這些年身上留下的那些傷疤,數都數不過來。”

  “林大人說的沒錯,目前滿真軍北撤在即,人心浮動,對我軍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但就算如此,以滿真大軍戰力之強,我軍若出戰,勝負實在難料。”

  “我剛才所言,雖是避戰之論,但也是為了大局著想,絕非是為了一己私利。”

  “我的想法是,現在天下各道還不太平,滿真大軍威脅雖大,可說到底才是我大雲朝的肘腋之患,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亂才是朝廷真正的心腹大患。與其無謂的將大軍折損在這裏,不如把兵馬留下來平定各地的內亂。”

  “等到日後內亂平定,國力恢複,再集中天下兵力與滿真決戰不遲。滿真畢竟國小民窮,我大雲朝廷隻

  要緩過氣來,滅掉他是早晚的事!”

  解釋過這些,此時紀明嵐的火氣也被逼起“隻是若林大人當真要戰,我紀明嵐和中原道官軍也願意舍命陪君子,大不了就死在戰場上,免得被人瞧不起!”

  有了紀明嵐的這句話,林凡放心了一些。他是周暢的部將,林凡就算信不過他,也願意相信周暢既然讓自己找他,就不會坑自己。

  至於紀明嵐所說的道理,林凡不是不明白,攘外安內的次序他也很清楚。

  但紀明嵐忘了一點,那就是滿真是否會給大雲朝廷緩過來的機會。

  如今滿真國勢蒸蒸日上,大雲則日暮西山,國力在逐漸衰微。

  此消彼長之下,如果把林凡換作是滿真大汗世鐸,他就一定會選擇把大雲給一點一點的拖死,直到耗盡大雲的最後一絲元氣。

  還有就是朝廷想要平定內部的各處亂局並不像紀明嵐說的那麽簡單,最起碼目前看起來還遙遙無期。

  難道說大雲境內的亂局還要持續十年乃至更久,那與滿真的戰事也就要一直拖下去?即使是朝廷願意,滿真那邊也未必能同意啊!

  這一仗即使今日不打,來日也是要打。隻是現在打不打的決定權在朝廷手裏,要是等以後再打,那可就不好說了!

  隻是這些林凡心中想的再多,可他又如何能夠明說?

  他隻能順著紀明嵐的話道“紀將軍放心,如果要死的話,我一定會死在將軍前麵!”

  說服了紀明嵐,林凡又看向於子承“於將軍又怎麽說?”

  於子承沉默半晌,他還是搖頭道“不同於中原道的兵強馬壯,山東道近些年要安穩許多,所以兵馬人數並不多。”

  “我這裏的六千精銳,就已是山東道的近半家底了。如果要是把他們都折損在了這裏,我在總督大人那裏沒辦法交代!”

  “所以我不能冒這個險,請林大人恕我無法答應!”

  於子承的態度並不讓林凡意外,與滿真大軍開戰風險極高。朝廷裏這麽多人都打了敗仗,其中不乏沙場名將。

  而於子承與林凡今日不過才第一次見麵,他憑什麽相信林凡就能打敗滿真大軍呢?

  林凡沉思片刻,又說道“兩位將軍,明日戰事,由我部率先出戰。”

  “但在開戰之前,還請兩位將軍率部為我部壓陣!”

  “而至於兩位及麾下將士是否出戰,全由兩位將軍自主決定!”

  “若是我軍敗了,兩位大可領兵回營。而我軍若是萬一能夠抗衡住滿真大軍,甚至取得一些勝勢,讓兩位覺得這一仗還是有的打的話,再由兩位將軍權衡是否出兵與我部配合作戰。兩位以為如何?”

  林凡的話說的情真意切,而且對紀明嵐和於子承來說這個條件可以說極為寬厚了。

  所有的風險都讓林凡和淮南道官軍承擔了,他們隻需要看情況再決定是否出戰就可以了。

  兩人相視一眼,像是達成了某種默契。他們齊齊向林凡拱手道“我等全憑林大人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