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周暢
  有總督大人的親兵在前帶路,來到官軍大營的林凡並沒有被人為難,很快就被人請了進去。

  在隊正的帶領下,他經過了重重哨所,才終於來到了周暢的中軍帥帳之前。

  在隊正進去通報過以後,並沒有讓林凡久等,不過片刻,便有人通知他可以入內了。

  當林凡邁步走進營帳的時候,中原道總督周暢已經在裏麵等著了。

  周暢這時正在埋頭處理一些公文,而且營帳裏並沒有其他人在,這給了林凡可以暗中打量的機會。

  這位總督大人從外表看上去比自己的父親林汝賢的年紀還要再小一些,但他的一舉一動中都透露出來一種說不出來的威嚴與沉穩。

  據林凡所知,周暢雖然是科舉出仕,但父祖都是軍伍出身,所以他是正兒八經的將門子弟。

  由於家學淵源,周暢從小便對行軍打仗不陌生,更是跟著一幫將種子弟一塊廝混的長大的,對軍中的各種門路是一清二楚。

  原本以他的家世出身,想要在軍中謀個前途是不難的。隻要老老實實不惹事,安心的跟著家中長輩混一些軍功,用不了幾年就能混上一個將軍的頭銜當當。

  隻是他的父祖感於本朝文貴武賤的風氣和自身遭遇,便不願再讓其直接從軍,走自己的老路,受人白眼。

  又見其天資聰慧,是一塊讀書的好材料,這才讓他走了科舉的路子。

  而他也沒有辜負父祖的期望,年紀輕輕就中了二甲進士,得以步入官場。

  因為出身的關係,周暢此人文武雙全,對軍伍之事更是極為熟稔。

  比起那些沒讀過幾本兵書就敢出來領兵打仗的文官來說,他可以說得上是朝中少有的幹練之人。

  所以出仕以後的周暢很快就在官場上嶄露頭角,以文官的身份投入軍伍。

  近些年來,在朝廷各處的戰場上,幾乎都曾出現過他的身影。

  經過一段時間的曆練,他屢立戰功;加上家裏的幫襯扶持,他的官也就越做越大。

  本朝是重文輕武不假,但對於沙場出身,能夠領兵打仗的武職文官,一般還真沒有人願意招惹。

  官場上的那些道道,人家門清!

  對這種人,你罵不一定罵的過,打就更不用說了,那些養尊處優的文官老爺們隻有挨打的份。

  所以像周暢這種文武都吃得開的人,大家就隻有羨慕。

  一直以來,周暢的仕途可以說是順風順水,用平步青雲來形容並不為過,年紀輕輕官位便已是朝廷重臣。

  在一年多以前,中原道前任總督葉世文因剿匪不利被問罪下獄之後,朝廷就派才剛剛四十出頭的周暢出京,接替葉世文。

  於是周暢就掛著兵部尚書的虛銜,坐上了中原道總督的位子,成為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本朝開國三百年,這樣的例子都是不多見的,可謂是真正的年輕有為。

  由於常年練武的原因,周暢的體型看起來比起一般的文官要雄壯許多。

  如今他雖已是中年,但這副隱藏在官袍之下的身體裏所蘊藏的力量,卻絕對不可小覷。

  等林凡來到的周暢近前,他也終於處理好了手中的那份公文。

  周暢寫好了最後一個字,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正好與林凡四目相對。

  林凡連忙上前行禮:“下官申州通判林凡,見過部堂大人!”

  周暢看上去比林凡還要激動,他從座位上站起來,前行幾步抓住林凡的手腕,將他攙起。

  同時他爽朗笑道:“林大人來了,不用如此客氣,快請坐!”

  他的這份熱絡讓林凡有些吃不消,兩人的身份地位天差地別,按理說周暢用不著對林凡如此這樣才對啊!

  於是林凡誠惶誠恐道:“部堂莫要折煞下官了,下官萬萬擔不起部堂如此禮遇!”

  周暢笑道:“林大人過謙了!雖說你我之前並無交集,可是從永陽之戰時起,我便開始關注你了!”

  “以區區數百老弱之兵,就能抵住數萬賊軍十餘天的進攻,力保城池不失。這般英雄豪傑,就是如何禮遇都為過!”

  “如果不是林大人將張豐兒賊軍死死拖住,讓朝廷能夠一舉將其殲滅,淮南道和江南道恐怕也就難以再像眼下這般安穩。”

  “到時陳興隆與張豐兒遙相呼應,陳州戰事也不能這麽快結束,甚至還會有更大的變數。而後林大人又在光州堵住了杜子山部的南下,徹底絕了陳興隆的退路,這才把陳興隆逼入死路。”

  “說起來本官還是要對林大人說聲感謝的,你可是幫了本官的大忙了!”

  林凡苦笑道:“當時在永陽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援軍要是再遲來半天,城池恐怕就守不住了!”

  周暢不以為意道:“這不重要,在那種情況下,能夠下定決心堅守城池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已是豁出性命去了,誰也不能苛求林大人更多。林大人更不必妄自菲薄,我大雲年輕一代的官員裏,能做到林大人這般的,可找不出幾個。”

  “似林大人這等的英雄氣概,本官可是佩服的緊啊!”

  明白了周暢為何會對自己如何客氣,這人林凡心裏放鬆了許多。

  不過他也不敢真把周暢的客氣話當真,連忙道:“部堂大人謬讚了,下官愧不敢當!”

  周暢是真的很喜歡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勝不驕敗不餒,就算是當初被下獄也沒聽說過他有什麽怨言。

  今日終於得見,周暢興致頗高:“剛才我聽說有一支官軍攔住了陳興隆的去路,我第一個猜的就是你。最近這些日子,進入中原道的官軍也就是你們了!”

  “為了證實這個猜想,我才派人去請,果不其然,真把你給請來了,哈哈!”

  周暢的態度讓林凡有些羞愧,他這次雖說是與陳興隆狹路相逢,並非有意為之,可畢竟有搶功之嫌。

  為了

  今天,中原道官軍已經與陳興隆他們打了一年多了,到頭來卻被半路殺出來的林凡給摘了桃子。

  不用說林凡也知道,就在這座大營裏,就有不少人會對他不滿。

  他歉然道:“這次搶了部堂大人和中原道官軍的功勞,下官心裏著實過意不去。我…”

  周暢打斷他道:“這不怪你,你不必如此。要怪也隻能怪我們作戰不利,讓陳興隆給跑了出來。”

  “我們反而還是要謝謝你才對,要不是你將他們攔下,真讓陳興隆給突圍逃走,以他在天下賊軍中的威望和號召力,後果不堪設想。果真如此的話,那朝廷這一年多以來的努力,也就付諸東流了!”

  “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我這個中原道總督!”

  周暢這般大度,讓林凡更加的無地自容了:“陳興隆已是籠中困獸,況且中原道大軍就在陳興隆的身後不遠,就算沒有我們,陳興隆也是逃不掉的。我們隻是恰巧堵在了賊軍逃跑的路上而已,委實是不敢居功!”

  周暢哈哈大笑:“那為何堵在賊軍前麵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你們?”

  “這可不是幸運二字就能說清楚的,中原道戰事進行至今一年有餘,你們是唯一一支願意主動進入中原道協助作戰的官軍。陳興隆最後遇到你們,也許這就是天意吧!”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今天誅滅陳興隆的是其他人,這功勞我還不願意讓呢!但讓給你們,我心甘情願!”

  林凡仍在猶疑:“可這中原道將士…”

  周暢看出了他在擔心什麽:“這個你大可以放心,此戰雖然收尾時出了一些意外,然而陳興隆終究是死在了中原道的地麵上,朝廷是不會少了那些軍中將士們的封賞的。”

  “那部堂大人你?”林凡又問道。中原道其他將士還好說,總歸是會有一份封賞。然而對於主帥周暢來說,那影響可就大了,這等於是到手的頭功飛了!

  周暢大笑道:“我你就更不用擔心了,我如今已是一道總督,位列封疆,是朝廷的從一品大員。”

  “這次又剿滅陳興隆賊軍,為朝廷除一心腹大患。論功勞,滿朝文武還有誰能比我的更大?”

  “可對我來說,功勞太大未必是好事。陳興隆匪患平定以後,朝廷必然要論功行賞。我已是一品,你說朝廷應該如何封賞才能與我的功勞相匹配?”

  不等林凡回答,他便已是自問自答道:“無外乎給我加一個三公三孤的虛銜外加封爵。”

  林凡聽出周暢的語氣中對這些並不太看重,他有些好奇的問道:“三公三孤是天大的榮銜,自陛下登基以來,朝中能或此殊榮者不過二三,無一不是年高德劭的朝廷重臣。”

  “而本朝封爵者更是可以獲得食邑和封地,還可以世襲罔替、與國同休。怎麽部堂大人看上去對此頗有些不以為然?”

  周暢道:“你說的不錯,這兩種封賞對任何一個朝臣來說都可謂是榮寵至極,是無數人可求而不可及的。但對我來說,卻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