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刁難
  杜子山想了一下“現在中原道是回不去了,但淮南道也待不住。要不然林凡肯定不會放過咱們,會想辦法把咱們全部吃掉。為今之計,就隻有去山東道!”

  知道眾人可能有人不太理解他的想法,他向大家解釋道“山東道民風彪悍,有尚武之風。在那裏,哪怕是普通百姓,也是極好的兵源。”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山東自古多響馬。每逢亂世,山東道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盜匪,與朝廷對抗。曆朝曆代以來,都是如此。”

  “而近些年來,山東道雖說大小山頭不少,卻都是小打小鬧,沒什麽成氣候的。而這種情況,也正是咱們的機會。”

  他掃視眾人“這次咱們是敗了,但我還有你們。隻要你們都還在,那我就不算一敗塗地。”

  “你們都是帶過兵的人,有了你們,咱們很快就可以再拉出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出來,甚至人數可以更多。到那時,不管是誰,都奈何不了咱們了!”

  “就是這下就苦了你們,從今往後,就都要跟著我落草為寇了!”

  既然杜子山心裏已經有了想法,又指出了下一步的出路,眾人也就放心了。

  副將笑罵道“去他娘的,老子們反賊都當過了,還在乎是不是要當土匪?隻要讓我們跟著將軍,你說去哪咱就去哪!”

  “就是,去他娘的。既然將軍說去山東,那咱們就去山東,我們到哪都跟著將軍!”眾人也都附和道。

  杜子山心裏有些感動,不知不覺間就濕了眼角。

  他收斂情緒,向眾人輕笑道“那你們就做好跟著我吃苦的準備吧,到時候誰要是後悔了,可別怪我今天沒提醒你們。往後誰要是到我麵前抱怨,那我可就要踢你的屁股了!”

  “哈哈哈!”杜子山難得的一句玩笑話逗的眾人一起大笑。

  不提杜子山帶著手下的將領們趕赴山東,尋求出路。這時候,林凡這邊也忙的不可開交。

  這一戰林凡麾下申州各營損傷不小,急需補充人手,否則會對戰力造成較大影響。

  等李青山回到大營之後,林凡就讓他負責對降兵的篩選之事。

  在李青山的組織下,官軍開始對大營裏的降兵們進行登記造冊,又從中擇其最精銳的補入申州各營,補足人員缺損。

  尤其是幾百匹戰馬和近四百人的騎兵,更是被林凡打包全收,將他們全都納入到自己的麾下。

  而他的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光州軍兵和地方官府的不滿。

  光州軍兵這邊還好說,畢竟他們也暫歸林凡節製,沒有敢於林凡爭搶的底氣。

  再說他們是見識過申州各營的厲害的,也明白申州方麵為了維持戰力,對於兵源的補充一定極為重視。

  而且光州的將領為了吃空餉,他們對於補充兵力並不是那麽熱切。所以在林凡讓出一部分軍功給他們之後,他們便任由申州方麵先去選人。

  其實在張奇等人看來,申州各營先把精銳挑走也不一定是壞事。

  精銳們往往心高氣傲,而這也就意味著難纏。如果將那些精銳編入光州各營,萬一他們以後要是因為被克扣糧餉對

  上司不滿鬧將起來,光州方麵未必鎮的住。

  既然如此,還不如讓申州那邊直接把那些難纏鬼都給挑走。那對光州方麵來說,反倒是省心了。

  他們這邊隻要稍微補充一些好欺負的,讓軍隊看起來有個樣子,外表看上去能唬人就挺好。

  相對光州軍兵而言,光州地方官府可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在麵對地方官府的時候,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林凡的官職不頂用了。光州知州和同知都比他官大,他一個外州的通判,可嚇不住當地的那些官吏。

  還有就是這次雖然打了個不小的勝仗,但申州各營一樣要忍受地方文官們的輕視和怠慢。

  地方文官們對武官的那份趾高氣揚,讓陳方舒這樣的好脾氣都恨得牙癢癢。

  要不是林凡有舉人功名和通判的身份,恐怕就連他也少不了要受這份窩囊氣。

  不過申州方麵畢竟是客軍,又是前來救援光州的。所以地方官府雖是對他們有偏見,但比起光州軍兵來說,態度上還是好了許多。

  地方官府對林凡最不滿的地方,還是覺得他吃相太難看。

  林凡不僅要走了賊營裏所有的騎兵和馬匹,還讓人幾乎把營中任何用的上的軍械以及糧草給養,全都劃到了自己這邊。

  這麽大的一塊肉,光州上下都盯著呢。林凡卻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把肉全都塞進自己嘴裏,連口湯都不給他們留,這讓他們如何能忍。

  因此在戰時一直未露麵的光州官府,等戰事一結束便大搖大擺的派人來到了大營。美其名曰接收降兵和清點物資。

  按照本朝舊例,地方官府是有這個權力的。但光州地方這次幹的事,就有些不地道了。

  因為在官軍第一次與杜子山交鋒之後,林凡就已經派張奇押送了不少戰俘交給光州地方官府。

  安寧他們也是如此,他們同樣把伏擊賊軍援兵一戰中獲得的兩千降兵交給了地方。

  固然這是因為營中不方便管理這麽多降兵所致。

  但從某方麵來說,讓地方官府看管降兵,也等於是讓地方參與到這次的戰事中來,這可以說是林凡白送給地方官府的一筆軍功。

  既不用自己冒著風險上陣殺敵,又能白得一大筆軍功。光州城裏的那些文官老爺們自然不會拒絕,他們收的是心安理得。

  可如今戰事完結,地方官府卻並不滿意已經得到的那些好處,還想要從林凡手中再分一杯羹。

  光州城派來的官員們雖然對申州方麵不像對張奇他們那樣頤指氣使,但卻也少不了處處為難。

  關於這一點,李青山他們這些軍中書吏最有體會。

  在對各種物資的清點過程中中,地方官員們總能找出各種理由來一次次的駁回書吏們的清查結果。不是這裏的清單對不上,就是那裏的賬簿有問題,需要打回重理。

  而這其中大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得小事,根本無關大局。

  更何況這裏麵的許多問題,本來就是正常的損耗,甚至都算不上是問題。

  可地方官員們偏偏就是拿住不放,口中滿是一些“國家大事,

  豈能兒戲”一類的冠冕堂皇的話,逼著李青山他們回去重新清查和整理。

  可這些瑣事都不大,卻偏偏處理起來極為麻煩。很多時候,李青山他們都要把已經解決好的那些問題再推到重來,費心費力不說,做的更是無用功。

  就這樣幾次三番之後,在新遞上去的清單又一次被駁回之後,李青山的頭都要氣的炸了。

  他抱著被打回的清單和賬冊,到主帥營帳裏去找到林凡。

  李青山氣道“大人,他們這也太過分了吧!如此吹毛求疵,耗時費力不說,關鍵是白白耽誤大家的時間,你是他們這不是折騰人嗎?書吏們現在都有了怨言了,大人要是再不想辦法,我可就壓不住了!”

  林凡抬頭望了眼正在揉眉心的李青山,見他滿臉愁苦,看來是被折騰的不輕。

  輕笑一聲,林凡說道“把你懷裏的那些東西給我看一下?”

  李青山有些不明所以,但見林凡要,還是把東西遞給了他,同時說道“這不是我們不願意幹活,而是我們已經前前後後查了好幾遍了,裏麵沒什麽大的問題,隻是在很小的地方可能有些細微的出入。這要是再重新查一邊,那大家今天夜裏就都別想睡覺了!”。

  接過這些清單賬冊,林凡隻是隨意的掀開翻了幾頁,然後隻見他拿起一旁的毛筆,在賬冊上抹去了幾行。

  然後他便又合上賬冊,並隨手把它丟還給李青山“好了,你再把這個拿給他們就可以了!”

  “這就好了?”見林凡這麽快就弄好了,這讓李青山有些犯嘀咕。

  這不是他不相信林凡,而是自家大人實在是顯得太過輕描淡寫了。

  翻開賬冊,李青山找到林凡剛才改動的那一頁。當他看到被林凡抹去的那些內容時,他神情一震,吃驚道“這是!”

  這賬冊裏麵的所有東西,他都已經前後清查過好幾遍了,他清楚的記得這裏原來都寫著什麽。

  “經清查,從賊營裏共查得現銀一萬三千七百七十兩,另有大雲寶鈔七百萬貫,糧草三千五百石。”

  這些錢糧的來源李青山也很清楚,大多都是賊軍劫掠而來,充當軍餉和軍糧的。

  其實除了這些,營中本來還有兩萬多兩的銀票的,隻是杜子山走的時候全都給帶走了。這樣一來,對於那些銀票,李青山他們也無緣得見,因此也就無法將其計算在內。

  至於那七百萬貫的寶鈔,從數量上看起來是挺嚇人的。但大雲開國三百年,經過曆年加印,寶鈔發行過濫,到如今寶鈔的實際價值早已不足上麵刊印的數額千分之一。

  而且寶鈔雖是朝廷發行,可貶價的實在太厲害,市麵上的商鋪大多不認,隻收銅錢和銀子。除非官府或者權貴倚仗權勢強買強賣,否則就是再多的寶鈔拿在手裏,你也花不出去。

  不止民間如此,朝廷也是一樣。朝廷嚴令各地官府在收稅時不準百姓以寶鈔充抵,隻收現銀。

  其實說白了,朝廷之所以發行寶鈔,就是為了斂天下之財而已。

  所以這些記在賬上的寶鈔隻能說多它不多、少它不少,算算聊勝於無。估計也正因為如此,杜子山這才懶得帶走,把這些寶鈔留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