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總督
  時間已經入夜,臨時駐紮在麻城附近的官軍大營之中的中軍大帳內卻依然是燈火通明。大帳四周擺放的蠟燭燃燒著,即使有帷幕擋著,帳內依然經常有輕風微弗,燭火在清風的吹拂下不停的跳動。

  在火光的吸引下,不時的有蚊蟲為了追尋光明的源頭,飛向燭火,然後發出輕微的嗶啵一聲,在火焰中瞬間被燃燒殆盡。

  這便是飛蛾撲火,它們所能留在這世間的,除了那一瞬間的光亮和死後的一些焦糊味之外,別無其他;就連這些,也終將散去。或許,對於它們來說,也不在乎這些。

  帳內很安靜,除了偶爾的嗶啵聲之外,就隻有兩人的談話聲不時響起。

  大帳內,馬清澤已經向淮南道總督石秋鳴講過了永陽那邊的局勢。除此之外,也著重講了林凡的所做所為。

  石秋鳴聽的很認真,在馬清澤講述的時候,他很少插嘴,隻是偶爾點點頭,更多的時候是在沉思。

  聽完馬清澤對目前形勢的分析之後,他又看了一遍林凡的信,邁步走向了掛在帥案後麵的地圖。

  駐足在地圖之前,思考良久,他才笑著道:“根據斥候最新傳來的消息,賊寇主力現在依然集結在安州永陽附近,沒有南下的跡象。結合信上所述,可見永陽城目前還沒失守,他們成功的擋住了賊寇。”

  “永陽城內守軍加起來也隻有區區幾百人,僅憑這些人困守孤城,他就擋住了數萬賊寇,這個林凡可真是不簡單啊!”

  馬清澤詢問道:“部堂大人說的沒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林凡是個有本事的。可他如此的肆意妄為,卻是給咱們出了個大難題,咱們到底要如何做呢?”

  依照本朝官製,外放總督一般都會領著兵部尚書的虛銜,以方便總督能夠名正言順的轄製轄境內的大小軍頭們,因此馬清澤才會稱呼石秋鳴為部堂大人。

  馬清澤的話讓石秋鳴的神色也有些凝重,感慨道:“曆朝曆代以來,以下犯上,都是大亂之兆!”

  “如今世事紛亂,竟連最講究秩序的官場也出現了下克上的事情,看來這個亂世這次是真的要來了!”

  不過他隨即便釋然了:“這件事雖然來的突然,但也算不上意外。朝廷積重難返,賊寇作亂,除了江南各地還算安穩之外,天下其餘各道烽煙不止,誰能保證各地的官員全都盡職盡責、不畏生死?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早晚的事,咱們不是早就預料到了嗎?”

  石秋鳴的話讓馬清澤放鬆了許多,可他還是有些不解:“但是…!”

  石秋鳴笑著打斷他道:“沒什麽可但是的,隻是因為咱們原以為這件事會出現在遼東或者中原道等戰事緊急的地方,如何處置用不著自己去發愁,也就沒有想太多。”

  “可你卻怎麽也沒想到一向平穩的淮南道會突發戰事,而且發生了這樣的事,才會讓你一時有些失去了分寸。”

  麵對石秋鳴打趣的表情,馬清澤有些羞愧:“屬下身為總督府參軍,卻低估了這次災荒的嚴重性,部堂大人多次告誡,讓我不要掉以輕心,我依然沒有重視,才使得賊寇起事

  以來發展如此迅猛,形成了今天的局麵,是屬下失職。”

  石秋鳴搖搖頭,輕聲說道:“這不怪你,說起來就連我也沒想到事情會成今天這個樣子。淮南道一向安穩,從沒有大的戰事,使得整個淮南道官場從上到下都有著一股僥幸心理,認為現在雖然世道不平穩,可短期內不會有什麽大的變化。”

  “災荒之初,我曾給經撫使劉大人寫信,請他多關注此事,做好賑濟災民的準備,以免激起民變,可惜他並沒有聽我的。”

  “對此我也沒有辦法,我身為總督,不能幹涉地方政務。經撫使劉大人雖然官職上比我低半級,卻是地方政務主官,並不受我轄製,更無需聽令於我。”

  “反倒若是我對地方政務上指手畫腳會令其不滿,不但沒用,說不定還會起到反效果,所以在那封信沒有回音之後我也就隻能閉嘴,不再提這件事。”

  苦笑了一下,石秋鳴接著說道:“其實就連我一開始也抱著僥幸之心,認為事情不會像我想的那麽遭。”

  “可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短短時間之內,賊寇已成燎原之勢,若非這次在永陽截住了他們的南下之路,朝廷財賦重地的江南道一旦遭受兵災,後果不堪設想。”

  “到時候陛下怪罪下來,恐怕不是砍了我的這一個腦袋就能了事的,整個淮南道官場,都得有許多人丟掉官職或者性命!”

  這些話讓馬清澤冷汗直冒,以前石秋鳴並沒有跟他說過這些,獨自一人承受著壓力。這時的馬清澤突然對那個從未謀麵的林凡有了一些感激,正是他的作為使得事情沒有向著最糟糕的情況發展下去。

  石秋鳴似乎是知道馬清澤現在在想什麽,對於這些他反而是看的最開的。

  他輕聲笑道:“好了,過去的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了,那就不去說他,你也不要多想!咱們還是說回剛才的話題。”

  剛才的一番話讓馬清澤明白了石秋鳴對於這個林凡是有一些欣賞的,但他還不明白石秋鳴到底是什麽意思,於是他說道:“請部堂大人明示!”

  石秋鳴道:“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分清是非對錯的,就拿這件事來說,站在各自的立場上,這件事你們誰都沒錯!”

  “那個林凡殺了貪生怕死、想要逃跑的田無缺是為了守城,你惱怒於她則是因為他壞了規矩。在他看來,不殺田無缺永陽城肯定守不住;可在你看來永陽城能不能守住沒那麽重要,官場上的穩定才是大局,而官場規矩一旦被打破,會生出大亂子。”

  “我也知道你在一開始的時候想說什麽,無非就是懲治林凡,以儆效尤;讓其他人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但你仔細想一想,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這樣做還真的有用嗎?你殺了他容易,可你讓天下人怎麽想?”

  “在天下人的眼中,可不會管你什麽大局為重,他們隻知道一個拚死保護百姓的好官,因為殺了一個貪生怕死的狗官,就這樣死了,到時候可就是滾滾罵名鋪麵而來。說不定還會被某些有名望的大儒寫進書裏去,紙筆如刀,可謂是殺人誅心。”

  “咱們這樣的

  讀書人,讀了這麽多年聖賢書,不就是為的一個生前身後名,這樣你真的受得了?”

  “況且,亂世來臨,這樣的事情隻會越來越多,你今天殺了這一個,明天還會有下一個,你殺的過來嗎?”

  馬清澤神色黯然,他雖然沒有石秋鳴想的深,可也未嚐不知道這些。

  他無計可施,隻能問道:“那依部堂大人來看,咱們應該如何做呢?”

  “什麽都不做!”

  “啊!”馬清澤有些意外,啊了一聲,疑惑的看向石秋鳴。

  石秋鳴笑道:“世人都謂我石秋鳴雖然實心用事,但為人太過圓滑,官場上誰都不得罪。所以作為老首輔的門生,才能在老首輔因罪革職之後在朝中並沒有受到太多攻訐,依然能夠混的風生水起,得陛下信任,出鎮封疆。”

  “哈哈,這次我就繼續圓滑一次。等這次戰事結束之後,你可以將林凡拿下,但不要審問,更不能用刑。隻要把這件事匯集成檔,然後原原本本的匯到兵部和刑部那邊就可以了,具體該如何處理,就交給他們那些京官老爺們頭疼去吧!”

  “好主意,部堂英明!”馬清澤眼神一亮,俯身稱是。

  “好了,關於這件事就先說到這吧!接下來還是回到戰事上來。”石秋鳴正色道。

  “這個叫林凡的人一記無理手,雖然給咱們出了個難題,但守住了永陽城,也開始讓局勢朝著有利於朝廷的方向發展。”

  “如今,賊寇的南下之路已經被切斷,張豐兒等賊人看似聲勢浩大,但已成困獸之鬥,隻要朝廷大軍一到,定然作鳥獸散。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全殲賊寇。”

  “擊敗甚至擊潰賊寇並不難,難得是不讓一人漏網。尤其是張豐兒等賊寇中的主要人物,一旦讓他們給逃了出去,這幾萬人就會變成無數的小股匪盜。”

  “到時候這些賊寇星散各地,就會落地生根、占山為王,變成一個遍地盜匪的局麵,那才是天大的麻煩。”

  “那時候官府要想再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些賊寇,可就難如登天了,而這也是我這些天來一直所擔心的。”

  “可現在這個林凡給了咱們一個將他們這些賊寇一網打盡的機會,這些賊寇如今集結在永陽附近,進退維穀,隻要咱們安排得當,完全可以聚而殲之。”

  石秋鳴忽然停頓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麽,之後才緩緩道:“雖然信中沒有明說,但我想這個林凡之所以死死地把賊寇拖在這裏,心中未必沒有這個打算。”

  馬清澤有些不相信:“身處險地,此人真能如此冷靜?再說了,要真如此,以身作餌,此人的魄力也未免太大了吧?”

  石秋鳴笑道:“這件事是真是假誰知道呢?而且也不重要。但天下之大,英雄遍地、豪傑無數,清澤,咱們雖身處高位,可也不能小覷了天下人啊!”

  稍稍敲打了馬清澤一下之後,石秋鳴不等他說話,就接著道:“軍情為重,多拖一刻便多一分變數,你去把他們都喊過來吧,商量一下接下來到底要怎麽做才最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