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鵬城的冬天二十攝氏度
  2006年,鵬城,冬。

  前段時間,聽人說過一個段子。

  說是冬天了,十二月,宜報團取暖,問各個省市溫度多少。

  首都零下八度,四川二度,江西一度,寧夏零下十七度,內蒙零下二十三度。

  一個比一個冷。

  問,海南多少度?

  嗯,三十一度。

  講段子的人笑著說:“海南能不能尊重一下冬天?”

  ……

  聽到這個段子的時候,林誠會心一笑。

  雖然沒有上過大學,高中畢業就在家裏跟著爺爺和爸爸種蘋果樹。

  但是,那還依稀殘留的中學地理知識告訴他,什麽緯度帶,溫度帶,像是中國的南部,一些熱帶城市,年平均溫度都是二十度以上。

  這些知識,都是存在於書本和理性記憶裏麵。

  直到今年,跟著老爸坐車到南方賣蘋果,林誠才是真切感受到。

  從內陸黃土高原開始,出發的時候,穿著還是棉衣棉襖,然後一路向南,棉衣棉褲一件件地脫下來,到了廣東省,已經剩下短袖和短褲了。

  也是幸好有常年在南北往返跑的貨車司機的提醒,否則的話,接下來,要麽他們穿著秋衣秋褲,像是個瘋子一樣在外麵跑,要麽就得臨時買一套,又是一項支出。

  嗶嗶!

  車長超過六米,總質量超過12000kg的重型貨車下了高速,前方的路標就顯示:距離鵬城還剩下6km。

  林誠坐在副駕駛座窗口,看著外麵不斷距離公路幾十米遠外的一些建設整齊的房屋。

  似乎,都是一些新修建的房子,是那種整齊的二層平房。

  在“距離鵬城還剩下6km”的標示處,一道紅色橫幅忽然從眼前飄過:“恭賀鵬城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林誠看到那橫幅,眼神微微一動,忙是扭頭往後看向那越來越遠去的紅色橫條。

  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常師傅,這個無農村無農民城市是什麽意思?”

  旁邊坐著的老爸林山也是看到了周圍飄過的橫條,奇怪問道。

  “你們以前沒有看新聞嗎?”

  開車的司機老常笑著說道,“這都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八幾年的時候,鵬城這裏還隻是一個小漁村,這些年國家改革,大力支持這裏的發展。到前年,04年的時候,所有鵬城地區的縣村,都撤掉了,劃進了城區範圍。這裏所有農村戶口的當地居民,都全部轉成了城市戶口。”

  “都成了城市戶口?”

  林山的臉上露出一些驚訝。

  他可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雖然說,所有農村人都向往城市的生活。

  但是農村戶口有農村戶口的好處,至少,有自己的地。

  沒了地,沒了生活來源,幸福生活怎麽能有保障?

  老常扭頭看了一眼他:“我給你說,照現在這樣的政策局勢,以後鵬城絕對是個大城市,據說是要對標北京上海那樣級別的。別看現在,這裏到處都是工地,農民的地也都被收走了,我給你說,等過了十年,鵬城徹底發展起來了,那城市戶口,絕對值錢了!”

  “是嗎?”

  林山有些不相信。

  “別不信,我給你說,這就是機遇,知道不?”

  老常說道,“這樣的城市,正在發展階段,又是臨海,又是國家支持,以後發展絕對差不了。現在留在這裏,吃點苦,以後,是享福的時候!你這娃,要我說,有機會,還是要多去城市裏麵看看!現在這些城市發展機會多,還這麽年輕,老是呆在鄉下,多沒前途?”

  老常說著,看了看旁邊的林誠。

  老爹林山嘿嘿笑了笑。

  也沒多想。

  農村娃去成立,那要是的本錢。

  沒本錢,哪是你們這些沒錢沒關係的農村娃能呆下去的?

  別看這司機在那裏說的多風光,也沒看到他讓自己的兒子女兒過來呀?

  說到底,還是心裏沒底啊!

  “誠,你想去城裏嗎?”

  老爹林山扭頭看著林誠問道。

  “我不曉得。”

  林誠撓撓頭。

  高中畢業就回家跟著家人種地,每天起早貪黑地忙著,哪裏有功夫想著要去城裏。

  “當然要去啊!”

  旁邊的司機又在說著,“我給你說,你們那裏的城市,發展潛力不大,就這鵬城,沿海,空氣好,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不說其他,就這空氣,杠杠的。我給你說,孩子你就在這裏呆下去,找個活,認真幹,以後發達了,把你爸媽爺奶都接到這裏享清福,多孝順!呆村裏,種蘋果,就一輩子出不去了!”

  聽著他的話,父子倆都是嘿嘿笑著。

  沒太當真。

  老常見父子倆這表情,也沒再多說什麽,貨車進城,看著周圍的城市風貌,他充分發揮導遊的作用,開始給父子倆介紹周圍鵬城的那些建築風景。

  “看到那沒有,那座正在修建的地基,據說要建四五百米的高樓,要是建成了,是鵬城,甚至整個廣東地區最高的樓了!”

  “鵬城證券交易所,每天的股票金融交易,都是上億的!”

  “那是鵬城的地標風景,你們父子倆之後有時間可以去玩玩,不過,就是花費貴!”

  ……

  沿途大多都是正在修建的地基和板樓。

  還有各種口號標語。

  坐在窗邊林誠瞪大了眼睛,打量著周圍,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城市的氣象。

  四五百米高的樓,交易額達到上億的交易所,還有各種各樣名字在鄉村裏麵絕對沒有聽過的百貨店,數碼店……

  前兩年上高中的時候,曾經在南方上過大學的語文老師就曾經在班上,給班裏的同學描繪過南方一些正在發展崛起的城市的麵貌。那個時候,林誠清楚地記得,班上每一個同學都在認真地聽著,那些隻在電視裏麵聽到過的字眼,那些據說每月拿到上千甚至上萬塊工資的精英階層,聽得每一個人都是心馳向往。

  不過,高考結束,學的最好的那一撥裏麵,隻有一個考上南方大學的,羨慕了所有班上的同學。

  林誠自己,可能天生不是學習的料,上學倒是認真,但是卻與大學失之交臂。

  似乎記得,班上那個唯一一個考上南方大學的同學,就是在廣東這邊,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鵬城。

  隻是高考之後,大雁紛飛,家裏沒閑錢裝電話,就很少有聯係了。

  說實話,高考結束,明白自己以後要走的路,林誠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來到南方,來到鵬城。

  往年,村裏種的蘋果,都是直接賣給外地來的果客,雖然說中間會被賺差價,但是也省了很多事情。

  今年,家裏的蘋果罕見地大豐收,再加上這幾年,蘋果價格漲得比較喜人,所以,幹脆今年,家裏商量了一下,就直接自己包了一輛大貨車,拉了整整一貨車的蘋果來南方這邊賣。

  貨車司機老常對於南方的情況比較熟。

  原本,他們是想要去廣州,但是據說那邊的市場都被南來北往的果客們包圓了,倒是這邊最近正被國家大力發展的鵬城,很可能是一個很大的供貨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