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番外之進京
  寵夫(快穿)最新章節

  言景則沒什麽意外地考過了鄉試。

  此時他在南方,已經很有名氣,是公認的才子,也因此,主考官毫不意外地點他做了解元。

  衛淩修就沒有考過鄉試了,他到底還是有所欠缺。

  鄉試之後,言景則和衛淩修在府城住了一段時間,和其他舉人探討學問,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這一年九月,言景則和衛淩修兩人準備上京,參加明年春天的會試,順便也將衛淩修過繼到周家的事情辦妥——學政三年一任,周鬆已經先他們一步回了京城。

  原本,言景則是想晚點進京的。衛淩修還沒有考中舉人,鄉試又必須在原籍參加,若是他考中進士在京城圍觀,將來衛淩修參加鄉試,他們就要分開許久。

  但周鬆說了,因著周家祖籍就在京城附近,隻要將衛淩修過繼之事辦妥,衛淩修以後便能在京城附近參加科考。

  得知此事,言景則便帶著衛淩修北上了。

  他們出發的時候是九月。

  江南的九月雖說天已經涼下來了,但其實氣候正合適,過著特別舒爽,但一路北上,情況便不同起來。

  他們北上是與其他舉人一道的,大部分時候坐船,有些地方雇車,而越是往北,天氣越冷。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鵾雞晨鳴,鴻雁南飛……”一個舉人坐在船頭,對著河邊的山吟詩一首,然而剛說完,他就打了個噴嚏,立刻裹緊衣服躲進船艙裏去了。

  船上風大,衛淩修被風一吹,也歇了作詩的念頭。

  整條船上,也就言景則完全不受影響,他甚至還興致勃勃,去學了如何開船。

  “衛兄,言兄當真是……與眾不同!”一個姓王的舉人對衛淩修道。

  這王舉人三十多歲,年紀不算大,但也不算小,長得很是富態,不過一路往北,他就越來越不富態了。

  “言兄自然與常人不同。”李秀才……不,現在應該叫李舉人了,他對言景則,是非常推崇的,每天都會向人誇獎言景則,也順便告訴別人,他和言景則關係很好。

  “言哥的身體特別好。”衛淩修有點得意。

  這一路挺累人的,同行的舉人裏,甚至有人半路病倒,隻能找地方留下養病,言景則就不一樣了……這種時候,還有精神折騰他!

  衛淩修覺得自己快散架了。

  好在快到京城了!

  自打入冬,京城的天氣,就一天比一天冷。

  但某些酒樓裏,氣氛卻非常熱烈。

  來年春天便是春闈,眼下,幾乎全國各地那些才華橫溢的舉人,都匯聚到了京城。

  而在這些人裏,最有名的,是一個叫蔡少璋的舉人。

  蔡少璋大家族出生,七八歲的時候,就做出一首讓人驚歎的詩來,之後名氣更是一年比一年大。

  他之前就已經得了小三元,又得了解元,這次上京參加科考,那是衝著著會元和狀元去的!

  近來,他在京城,那叫一個風頭無兩,他出的詩集更是受到無數人的追捧。

  這日蔡少璋參加文會,又做出一首詩來,便有人誇他:“好詩!明年春闈,孔琳兄一定能金榜提名。”

  蔡少璋字孔琳,此時他聽到別人的恭維,臉上便露出矜持的笑容來。

  又有人道:“孔琳兄興許能六元及第。”

  “六元及第何等艱難,兄台高看了。”蔡少璋道,話雖然是這麽說的,麵上卻帶出些得意來。

  有人看不慣蔡少璋這樣子,突然道:“孔琳兄雖然才華橫溢,但恐怕比不過另一個人。”

  聽到這人的話,眾人都好奇起來,蔡少璋卻是眉頭一皺。

  那個說話的人道:“我上京趕考之時曾在江南一帶停留,得知有一個舉人名叫言景則,擁有過目不忘之能,一筆字更是堪比前朝大家。”

  江南離京城太遠,言景則雖說在江南已經有了些名氣,但在京城,知道他的人並不多。

  “說是過目不忘,很多人也就是短時間能記住些東西,過些日子便忘了,算不得什麽。”蔡少璋道。

  過目不忘之人,當然是有的,但在科舉中,不一定占便宜。

  因為大多這樣的人,都隻能短時間記住,過些日子就會忘記。

  然而雖然蔡少璋這麽說,還是有不少人吹捧起言景則來:“我也聽過此人的名字。”

  “據說他以前不學無術,十八歲才開始讀書,不過一年,就得了小三元!”

  “我看過他的字,當真是自歎弗如。”

  ……

  江南的舉人,大多聽過言景則的名字,之前不提,不過是因為都是讀書人,不願意誇別人而已。

  但現在蔡少璋風頭太盛,便有人抬出言景則來了。

  蔡少璋卻根本不信:“十八歲方才讀書認字,一年就中了小三元?真是可笑!”

  “孔琳兄,人外有人。”

  蔡少璋道:“是貓是虎,等我會過他再說!”

  言景則還沒入京,便已經有人惦記上他了,但他對此事一無所知。

  他們在船上之時,風很大,便總覺得冷,但最後一段路是坐車的,便暖和了,就是路上太過顛簸。

  言景則便把衛淩修抱在懷裏,讓衛淩修好受一些。

  他們兩人單獨雇了一輛車,這事兒別人本是不知曉的,然而路上稍作休息之時,王舉人趕著過來,撩起車簾……

  三人麵麵相覷,言景則淡定地鬆開衛淩修的手:“王兄,有事?”

  王舉人尷尬一笑:“無事。”他就是突然想不起以前看過的一本書上的內容了,於是想來問問言景則,沒想到竟然遇到了這種事情……

  他就說這一路,言景則和衛淩修兩個人好得有點過分……

  衛淩修突然被人撞到,下馬車去旁邊茶棚休息的時候,就很不自在,看到王舉人遮遮掩掩地看著自己,更是尷尬,就隻去和李舉人說話。

  至於言景則……他跟開茶棚的人家借了廚房,打算做點吃的。

  廚房裏傳來香味,言景則做飯的速度飛快……王舉人湊到衛淩修身邊問道:“衛兄,你是如何討言兄歡心的?”

  衛淩修臉色一變。

  王舉人又道:“不知道言兄看不看得上我……”

  衛淩修一腳踩在了王舉人的腳上。

  言景則才看不上這個胖子!

  聽到了王舉人的話的李舉人:“……”王兄,你說這話之前,最好先照照鏡子。

  “衛兄恕罪……我這不是希望能跟言兄日夜探討學問麽……”王舉人道,要是他身邊有個人能隨時給他解答問題就好了!

  衛淩修加重了腳上的力道。

  王舉人:“……”他錯了!

  王舉人確實錯了。

  之前那一路,他找言景則問問題,言景則一直有問必答,可自從那日之後,言景則就不理他了……

  沒想到言景則這麽大的塊頭,竟然懼內!

  眾人到了京城,便分開了。

  這些舉人家境不同,有錢的能住好的客棧,普通一點的就隻能借住百姓家裏,甚至住到寺廟裏去了。

  至於衛淩修和言景則,周鬆提前為他們準備了一個一進的小院子,正好給他們住。

  周鬆準備的房子並不大,裏麵房間也不多,但那院子可不小,裏麵還種了不少花草。

  衛淩修一來就愛上了,言景則也挺喜歡這房子。

  就開始指揮周鬆送他的下人做事。

  瞧見院子的角落裏放著一堆柴火,他還躍躍欲試,最後沒忍住去劈柴了。

  衛淩修:“……言哥,這柴,讓下人劈就行了。”周鬆給他們準備的下人是一家人,一對三十來歲的中年夫妻並他們的兩子一女。

  那中年男人,還是很能幹力氣活的。

  “我練練身體。”言景則道,這一路上一直趕路,他都沒機會鍛煉身體,偶爾想練也就隻是把衛淩修拋起來再接住……總覺得有點不適應!

  行吧……衛淩修不攔著了。

  言景則劈柴總比扔他好!

  他小時候都沒有被人拋起再接住過,沒想到長大了竟然還能感受一把,一開始的時候,他都被嚇到了!

  偏偏還不能叫……船上隔音不好!

  他真的太難了!

  衛淩修找不到事情做,幹脆就找來紙張,準備畫言景則。

  他近來非常喜歡畫畫,一路上畫了不知道多少個言景則。

  衛淩修畫得非常專心,畫完了,還題詩一首:“春山漠漠淡煙橫,陰壑丁丁伐木聲。”

  放下筆,衛淩修對自己格外滿意,拿起來就給言景則看:“你看我畫得好不好?”

  “一塌糊塗!”一個聲音突然道。

  衛淩修一愣,這才發現竟然有人在旁邊看著自己。

  那是幾個二三十歲的文人,走在最前麵的,是個年紀不大,身材高挑的男人,此時一把拿住他的畫,便道:“此畫簡直是稚童所作,至於字……這便是堪比前朝大家的字?”

  說話的人,正是蔡少璋。

  他得知言景則來了京城的事情之後,就專門帶了人來找言景則,想要會一會言景則。

  院子的門開著,下人正在打掃,也就一個弱冠男子在作畫……蔡少璋自然覺得,這人就是言景則。

  而他看過這人的字畫之後……

  說實話此人的畫,雖說沒什麽技巧,但飽含感情,將那劈柴的男人畫得極有神韻。

  但也僅此而已,這樣的畫,他十來歲便能作了!

  至於那字,雖說還行,但也很普通,至少他的字,就比這人的字好!

  “你是誰?”衛淩修皺眉。

  “蔡少璋。”蔡少璋道:“你應該聽過我的名字。”

  “沒聽過。”衛淩修道:“把畫還給我。”

  “這等畫作,我都羞於給人看。”蔡少璋放開手,鄙夷道:“你還真是……名不副實!”

  結果,他剛說完,肩膀上就被重重地一拍,整個人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蔡少璋抬起頭來,就見那之前在劈柴的身材高大的下人,此時站在他身邊,正麵色不善地看著自己,還道:“你才一塌糊塗!”

  言景則瞪了蔡少璋一眼,又看向衛淩修:“淩修,你不用管這眼瘸之人!你畫得極好,我很喜歡。”

  他家淩修在自己家裏畫畫玩兒,用得著別人評價?這人實在讓人生厭。

  蔡少璋被人“打”了一下,頓時怒了,對著衛淩修道:“言景則,你就這樣,任由你家下人打我?”

  跟著蔡少璋一起來的人裏,其實還有對蔡少璋不滿的,但此時卻也覺得“言景則”做得不對。

  蔡少璋再怎麽樣也是個讀書人,怎麽能縱容下人這般對他?

  “你說誰是下人?”衛淩修怒道。

  言景則也道:“你是不是弄錯了?我才是言景則。”

  蔡少璋等人:“……”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第二更打滾求營養液